王建村
[摘 要]當前,作文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個負擔,因而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fā),盡可能在減負的同時給學生增趣。結合實踐,習作前讓學生體驗個夠,習作指導中讓學生說個夠,習作后的講評中讓學生展示個夠,這樣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習作教學 三夠 輕松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9-083
相對而言,習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負擔。新課標中要求每學期訓練八篇習作,量不多,談不上負擔,更不需要減負;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無話可說比簡單抄寫難多了,他們每次磨蹭半天,才擠出幾行字,那絕對是個心理負擔。習作本來量就少,減無可減,因此對學生進行減負,最好的方法是增趣。
一、習作前讓學生體驗個夠
習作一直強調寫生活,而學生的作文往往空洞蒼白。對于生活中的事,由于年齡原因,學生們根本沒有什么深刻印象。因此,如果僅僅強調讓學生寫生活,他們往往無話可寫。最好的方法還是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與學生一起去體驗,在體驗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
比如《我的建議》這篇習作中,我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情景,結果學生去過的地方很多,但是留下具體印象的卻很少。于是我就讓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在校園里尋找一個地方,然后帶上紙筆去觀察、記錄。而我則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四周有什么景物,其中有什么景物特別引人注意等。這樣,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及時觀察、及時記載,習作時也就有話可說了。習作教學,如果僅僅強調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情景,那只是生活作文,最好的方法還是教師去創(chuàng)設條件,比如“護蛋”,教師可提醒學生在過程中要留意什么,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正的生態(tài)作文。
體驗就是感受,前提是要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只有學生自己想說了、想寫了,那么無論多么難,他們都不會當作負擔,而是當作興趣來完成。況且,學生親身經(jīng)歷、親身感知的事情,寫起來更有味道,讀起來更有韻味。不過,教師也要注意,體驗不是萬能的,它不能代替教師的指導,如果教師純粹是“放羊”,最終結果學生的體驗也是“散亂”的,是無法成文的。
二、在習作指導中讓學生說個夠
教師在習作指導課中,需要引導學生說,不停地說。這里的說,可以是師生對話,可以是同桌交流,還可以是小組探討;可以問答,可以誦讀,可以爭辯……形式可以多樣,關鍵是讓學生多說,即便課堂亂一點也不要緊。因為學生只有在思維碰撞中才能產(chǎn)生靈感,也只有引導學生多說,他們才能筆如泉涌,妙筆生花。
比如今年開學第一天就大雪蓋地,因此第一篇習作,我就讓學生寫《開學第一天》。學生交流時,都比較興奮,說得也很具體,如教師和家長一起掃雪、學生課間砸雪球等。我根據(jù)學生的興奮點,步步設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如砸雪球,我問了幾個問題:“誰和誰砸的?雪是哪里的?怎樣滾成球的?砸是誰先動手的?具體過程怎樣?結果怎樣?”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開口說,說給同桌聽,說給老師聽。說完成后,學生的作文也初步成型了。
說也是表達的一種形式,很多時候,說與寫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引導學生說的時候,一方面需要做個傾聽者,認真傾聽,并及時給予應和,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傾聽中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В⒈M可能圍繞文本主題,圍繞習作主題進行,要多鼓勵,多用提示性的語言,如:“那你是怎么做的呢?當時情形怎樣?周邊環(huán)境怎樣?”這些鼓勵能為下一步的創(chuàng)作做好鋪墊。
三、在寫作講評中讓學生展示個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光談減負,不去增趣,結果還是一樣。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做減法,更需要做加法,通過各種展示,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展示可以有小組展示、班級展示,還有教師點評展示、墻壁乃至學校櫥窗展示,或者是班報、??故荆蚴枪膭顚W生投稿。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自信心,想方設法讓學生展示個夠。這樣,所謂的負擔將不再成為負擔。
比如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總喜歡在班級里改,改到一些好句子時,我就大聲在班級里讀幾遍。另外,還把這些好句子以一個五分的成績計入習作總分,這樣算下來,學生的習作大多超過一百分;而我每改一篇,總大聲報一下分數(shù),每一個高分都能引起學生的一陣驚嘆,而小作者心里更是美美的。我還允許學生修改,修改后的好句子、好詞語照樣加分,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更濃了。
其實,在作文教學的整個流程中,教師真正花工夫的不是批改,而是搭建平臺給學生展示,想盡辦法給學生展示。如有可能,教師還可以結合新媒體進行展示,比如學校網(wǎng)站、班級QQ群、微信群乃至家長群,都可以展示。家里有條件的,還要鼓勵家長給孩子開通少兒博客,鼓勵學生讓生活留痕。這很重要。
總而言之,只要學生有興趣,一切負擔都不成為負擔,對于習作同樣如此?!叭龎颉闭f到底,就是把舞臺還給學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把習作當成游戲,當作一種雅趣來培養(yǎng)。這樣學生的作文會越寫越精彩。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