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6~7歲的孩子接受起來往往覺得枯燥無味。根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規(guī)律和喜愛生動事物的年齡特點,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內容,能夠突破重難點,拓展學生思維,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增效減負
數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嚴密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是它最基本的特點,正是它的這一特點使很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認為,小學生處于認知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主要靠形象思維,而低年級學生的表現(xiàn)更加明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時候主要靠形象思維,圖文并茂、聲形一體的電教媒體能激活低年級數學課堂,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學生易于接受。下面我從三方面談談如何巧用電教媒體激活低年級數學教學。
一、合理利用電教媒體,激趣導入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和生理特征,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只有讓孩子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求知欲。合理利用電教媒體,能很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課堂氣氛,及時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外拉回課內。比如,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我設計了這樣的開場白: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又愛動腦筋,今天,老師帶來許多智慧星。這些智慧星里還藏著一些秘密呢,你想知道嗎?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時候五角星上出現(xiàn)1~10個數,接著請學生繼續(xù)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著哪些數并且揭示課題,這樣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的沖動,對新課產生了興趣。
又如,在學習“小小商店”時,我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一個小商店的情境,在商店里擺了許多玩具和文具,并標了價格。孩子們平時經常去超市,玩具更是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利用熟悉的場景,我問學生:如果你去了這個商店,你想買哪兩樣玩具?買這兩件玩具要怎么付錢呢?學生一聽可以自主購物,興趣高漲,紛紛舉手,馬上選好了玩具并算出了價錢,告訴大家怎么付錢,學生在購物中自然也提高了計算能力和靈活使用人民幣的能力。數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利用電教媒體可以營造一個很好的情境,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
二、運用電教媒體,破疑解難
利用多媒體,對重點內容、難點恰當展示,可化簡為易,變靜為動,使抽象問題直觀化。如,在教學“認識物體”時,數物體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不能直觀地數出下面幾層中隱藏的小正方體。這時,我利用電教媒體制作了特效,在數小正方體的時候,先數上面一層,然后將上面一層移走,再接著往下數。這樣學生在數的時候就直觀感知過,理解了之后就容易數正確了。電教媒體能幫助教學將靜態(tài)的圖形物體動態(tài)化,培養(yǎng)低年級孩子的形象思維,將教學重難點簡易化,使孩子學起來更輕松,知識獲得更扎實有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學習“5以內的加法”時,課本上的情境圖是這樣的:左邊有3個學生,右邊又來了2個學生,他們一起澆花。出示這個情境時,我是分兩步演示的:先出示3個學生澆花,讓學生根據圖意說一個數學信息,再接著讓另外2個學生走來,讓學生完整地說出圖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3人和2人合起來是5人。由于將靜態(tài)的圖片動態(tài)化,再配上同步童聲配音,學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思維被激活了。教學時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控制電教媒體的播放,使課件發(fā)揮更好的作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能突出重點畫面,生動形象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鞏固教學
口算是低年級數學的重要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要建立在熟練的基礎上。而單一枯燥的口算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少部分學生會因口算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把口算穿插到游戲教學中,就能把學生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進行口算練習設計時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火車鉆山洞,每算對一題口算火車就能前進一節(jié),最后成功鉆出山洞。又如將口算放入鞭炮中,讓孩子根據圖中的鞭炮來口算,其余孩子判斷對錯,口算正確,其余孩子發(fā)出“啪”的聲音,算錯就發(fā)出“嗤”的聲音。有時候再配上各種輕柔的背景音樂,可愛的卡通形象,從而把枯燥的口算練習變得有趣,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口算能力。作為教師,只有了解孩子們的心理需求,教學時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的“認識物體”這個單元時,我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設計了一個魔盒,魔盒中能變出各種不同類型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讓學生先猜測物體再搶答它們的名稱。在運用課件的過程中,學習氣氛特別濃郁,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心理學家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的作用,而這種高度的作用正是巧用電教媒體帶來的。
四、運用電教媒體,增效減負
新授課結束后,如果學生興趣依舊,我認為運用靈活的電教手段,由淺入深地進行鞏固練習是很好的方法,這樣能逐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應用題教學中,發(fā)揮投影的作用能增大練習密度,使得一題多變、一圖多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練習密度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增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練得更主動有效,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作業(yè)負擔自然減輕了。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巧用電教媒體,能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中彌漫著濃厚的數學學習氛圍,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專心致志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數學學習能力,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每個孩子都能學有價值的數學。
參考文獻:
盧紅梅.數學多媒體教學反思[J].考試周刊,2011.
作者簡介:景麗慧(1987—),女,漢族,江蘇丹陽人,本科,就職于丹陽市匡亞明小學,小學二級教師,數學教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