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 金莉莉
摘要: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從合作學習的內涵和理論依據出發(fā),對初中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科學 合作學習 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fā)人的智力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大面積提高學生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
那么,在科學課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
一、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把握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
合作學習在總體上是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的。所謂合作學習是指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二、切實轉變教師角色,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搭建合作學習平臺中的作用
(一)教師是傾聽者、激勵者、引導者
為了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得實效,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傾聽者。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當遇到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見時,要善于吸取其合理正確的內容,及時補充修正自己的認識。
(二)教師是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
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還應是一個組織者,教師要適當、適時地組織合作小組按照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開展學習,關注合作的進程,了解各組合作交流的情況,及時點撥,適時調控,這也是防止小組合作學習走過場的重要保證。
三、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教師在合作學習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情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與學生之間構建起民主的、對話的、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激發(fā)學生,以公正的評價激勵學生,以靈活的教學機制組織學生……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活潑的教育局面,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四、提升合作學習教學中的教師技能,保證合作學習有效地進行
(一)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谐浞终{動學生合作的興趣,學生才有積極參加合作的愿望,才能在合作學習中取得良好效果。合作興趣是合作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反映,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引導學生學會討論
在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技能的指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和討論。首先,要培養(yǎng)小組成員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在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小組里是無法進行有效合作學習的。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修正和保留意見。
(三)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友善互助
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方式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思考、多參與、多發(fā)言,保證他們更好地融入小組的討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歧視,要以朋友式的關愛去幫助他們,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ブ?、互幫、團結、共同提高,這也正是合作學習的本質。
(四)引導學生學習合作技巧
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技巧。只有讓學生學會合作技巧,才能正常開展好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在合作學習開展前教給學生正確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如交流時傾聽的技巧,詢問不明白問題的技巧,思考的技巧,自信表達自己觀點的技巧等。教師也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開展中滲透合作學習的技巧,做到“潤物細無聲”。
(五)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良好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就是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培養(yǎng)學生新的學習方式應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在首要位置。
五、講究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使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性
(一)設立有效的合作小組
1.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小組分組學習
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初中生學習基礎、學習態(tài)度能力、興趣愛好、特長等存在一定差異,這就決定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盡量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能夠取長補短,即小組成員是異質的。
2.在平時學生自主學習中,開展一幫一活動
作為一門綜合學科,各班都有一定數量后進生,這些學生基礎差,學習又缺乏自覺性。課外如果不經常關心他們、督促他們,學習自覺性就更差。從而在平時學習中又形式了一幫一的討論類型,這是對合作學習分組的有效補充和完善。
(二)選擇時機合理采用合作學習
開展合作學習,并不是任何內容,任何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內容簡單一目了然,如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教學可讓學生自主學習。像知識密集的內容,有時更需要教師精講,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做好樣板示范。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對以下幾種教學情景可采用合作學習。
1.當分組實驗學生個人操作時間不足時
科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為了更好地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往往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地完成大量實驗,獲取每一個數據,課堂教學時間會明顯不足,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2.在處理疑難問題和模糊問題時
①一些重要原理、規(guī)律的理解及應用。
②當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或問題解決的策略出現多樣化時。
③當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僅靠個人的思考不夠全面時。
3.當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解決探究性問題時
教師要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與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到社會生活中去實踐探究,此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外小組合作完成探究性問題。比如,調查家里或學校的電路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用電的地方并提出解決辦法;探究哈哈鏡為何能成各式各樣奇怪的像;調查分析各種洗滌劑、實用油、農藥、 廢電池液等對生物的影響;探究塑料大棚生產反季節(jié)蔬菜的原理;從科學、技術和社會多個角度分析噪音污染的來源和提出解決方法,等等。
(三)運用優(yōu)化評價,鼓勵合作
可采用對每組表現進行累計積分,按周、月評比優(yōu)勝小組,這樣在以團隊為整體的激勵性活動中,帶動全體同學積極參與,鼓勵為自己團隊集體榮譽而出力。這樣既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又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
總之,合作學習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理論為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