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俁+趙彥
[摘 要]管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高校學生宿舍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建立文明、衛(wèi)生、安全的學生宿舍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深入分析管理學基本理論,結合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實際,探究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新體系,對提高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效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等學校;管理學;學生宿舍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182-02
管理學一門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guī)律及其應用的科學。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高校學生宿舍是當今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娛樂、休息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進行德育實踐教育的重要基地。[1]學生宿舍管理是當今高校開展學生工作的重要途徑。維護學生宿舍生活秩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進宿舍,充分發(fā)揮學生宿舍是學生工作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
一、高校學生宿舍管理體系的概念以及管理現(xiàn)狀[2] [3] [4]
1.宿舍文化管理體系是指輔導員在宿舍管理中及學生在宿舍生活中,以宿舍為載體反映和傳播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的總和。它既包括校園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師生的價值觀念、群體心態(tài)、校園輿論等。
現(xiàn)階段,多數(shù)高校將宿舍文化管理停留在活動、表彰、獎勵的層面,并沒有深層次把握宿舍文化的真實內涵而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真正的宿舍文化管理應以宿舍成員共同的價值觀為核心,圍繞宿舍成員的價值準則、群體意識、行為規(guī)范、公共行為和學習生活習慣開展管理活動。
2.宿舍衛(wèi)生管理體系是輔導員在宿舍管理中,對學生宿舍進行制度性約束,通過制度化、規(guī)范化管理,實現(xiàn)學生宿舍衛(wèi)生標準化建設,從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集體觀念。目前,各高校投入大量精力抓宿舍衛(wèi)生建設,但是大學生宿舍內務衛(wèi)生差幾乎成為了困擾各高校宿舍衛(wèi)生管理建設的長期問題。
現(xiàn)階段,高校宿舍衛(wèi)生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制度、校院兩級學生組織共管制度、宿舍衛(wèi)生評比制度、流動紅旗管理制度、免檢寢室制度等的實施,仍然不能徹底解決學生宿舍衛(wèi)生管理存在的問題,無法真正建立宿舍衛(wèi)生管理的長效機制。
3.宿舍安全管理體系是指輔導員在宿舍管理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財產安全、人身安全、飲食安全、疾病安全、突發(fā)性打架事件、人際交往安全、網絡安全等多方面進行管理,確保大學生在宿舍中健康的休息、成長和學習,為學生在校園內的成長成才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學生宿舍安全管理體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由于影響學生宿舍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穩(wěn)定的,所以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問題仍然是高校應該長期關注的首要問題。
二、基于管理學理論的高校學生宿舍管理體系構建
筆者結合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實際,將管理學原理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系統(tǒng)理論
1.系統(tǒng)原理是現(xiàn)代管理的一個最基本的理論。高校輔導員在從事管理工作時,要清楚宿舍管理效能的發(fā)揮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簡單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個部分功能的總和。全方位地分析多個變量因素及其內在聯(lián)系,并制訂針對不同宿舍的管理目標與管理方案,應成為每一個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
2.能級原理是指由于學生之間、學生宿舍之間存在著差異,為了實施有效的管理,必須在宿舍管理中建立一個合理的能級管理結構,并按一定的制度和要求,將不同學生宿舍置于相應的能級結構中。按照宿舍系統(tǒng)中各要素的特性把學生宿舍劃分為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樓層宿舍、班級宿舍、黨員宿舍、干部宿舍、貧困生宿舍、特長生宿舍、差生宿舍、優(yōu)秀生宿舍10個能級結構,并按照宿舍管理標準,將管理的對象置于相應的等級中進行管理。
3.責任原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應該建立一套或者幾套管理監(jiān)督班子。必須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明確相關部門和個人應承擔的相應責任,以實現(xiàn)高效的管理。例如學生處標準化宿舍驗收、校級學生會抽檢、院級學生會常規(guī)檢查、輔導員、班主任、班長、寢室長、值日生負責制等。注意在管理過程中,各班子職責界限要清楚、內容要具體,出現(xiàn)問題及時落實到責任人并及時整改。
(二)動態(tài)理論
1.動態(tài)原理。動態(tài)是指管理的對象、目標都是在發(fā)展變化的,不能一成不變地看待它們。特別是作為學生宿舍管理對象的學生,其自身及其生活環(huán)境時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學生宿舍的安全只是暫時的,其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隱患,要將其看作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密切關注跟蹤,采用具有彈性的工作方法。
2.權變原理。權變原理是指管理者根據(jù)組織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來確定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以實現(xiàn)有效管理。學生宿舍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的、復雜性的、具有一定規(guī)律又存在突發(fā)因素的工作。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學生宿舍管理中應根據(jù)學生自身內部、外部情況的變化,注意及時調節(jié),保持充分的彈性,有效地實現(xiàn)權變管理,從而解決學生宿舍管理中的種種突發(fā)問題。
(三)激勵理論
1.激勵原理是對被管理者物質或者精神上的欲望給予滿足,從而強化其要獲得滿足就必須付出努力的心理動機,從而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在宿舍管理中,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激勵尤為重要,對表現(xiàn)好的個人或集體要在精神上或物質上給予正獎勵,樹立典型,引領示范,鼓舞士氣;對表現(xiàn)不好的給予負激勵,及時處理并設立底線,以儆效尤。
2.競爭原理是指在宿舍管理中引用競爭機制,通過客觀、公平、合理的競爭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同時要強化協(xié)作機制,避免過度競爭引發(fā)的不良后果。例如:在宿舍管理的三大體系內可以適應性地規(guī)劃、組織一些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活動,以此來引導學生良性競爭,不斷追求新高度,尋求宿舍管理的真諦。
(四)目標理論
1.目標原理是指在宿舍管理中既要給整體宿舍制定目標,又要給宿舍中的每一個學生設定目標。目標要具有引導作用、動力作用和支柱作用。有目標的組織和個人才有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集體的目標和個人的目標一致時才有責任感和歸屬感。例如輔導員在學生宿舍文化、衛(wèi)生、安全管理中要對班級、宿舍中不同類別的學生通過討論設定不同的發(fā)展目標,并且使得其方向趨于一致,向整個宿舍管理體系的總目標靠攏,這樣才能建立宿舍管理長效機制。
2.效益原理是指輔導員在宿舍管理中要把實現(xiàn)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為目標的一項管理原理。例如輔導員在宿舍衛(wèi)生和安全管理體系中,在考慮管理目標和方法的同時,一定要將效益最大化作為制訂方案和策略的前提,要以盡量少的人力投入、時間投入、資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宿舍衛(wèi)生、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
(五)人本理論
人本理論就是以人為本的原理。[5]輔導員在宿舍管理中要一切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權利為根本,要以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出發(fā)點,力求實現(xiàn)學生在宿舍的全面、自由、健康發(fā)展。要將傳統(tǒng)的說教式管理方式向服務式管理方式轉變,在宿舍制度管理的同時給予學生必要的人文關懷,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調動學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宿舍為家,積極、主動的維護好宿舍秩序,這實質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三、基于管理學理論的宿舍管理新體系
綜上所述,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其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學生教育的成功與否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6]輔導員等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將系統(tǒng)論的觀念貫穿于宿舍管理三大體系之中,以人本原理為核心,以目標原理、激勵原理為方法,在文化管理體系中傾向于應用競爭原理,在衛(wèi)生管理體系中傾向于應用能級、責任、動態(tài)原理,在安全管理體系中傾向于應用責任、動態(tài)、權變原理,建立多維度,橫向、縱向交錯的具有科學行、客觀性、合理性、實際性的宿舍管理新體系。
另外,將管理學理論應用到宿舍管理體系當中,把學生宿舍文化、衛(wèi)生、安全管理的特點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國家、學校的管理政策,細化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在提升管理者的認識水平、管理能力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在宿舍的思想認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生活習慣、安全意識的養(yǎng)成。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德章.關于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學生宿舍管理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3(29):220-221.
[2] 李媛,李樹茂.論輔導員與高校宿舍管理[J].科協(xié)論壇,2010(4下):182.
[3] 支俊敏,趙金玉.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2(7):127-128.
[4] 王明,王周瑜,謝振榮.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反思[J].宜春學院學報,2011(1):80-81.
[5] 陳勇.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管理學原理及其管理特點[J].太原大學學報,2013(3):114-117.
[6] 劉學燕.從管理學角度探析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J].理論觀察,2011(5):131-132.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