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從容
【摘要】設定終身體育目標的意義在于實現(xiàn)對大學生的終身教育。這也就意味著大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如何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以踐行終身體育目標。
【關鍵詞】終身體育 大學 體育教學 改革
將終身體育目標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不僅有助于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更有助于大學生的長久發(fā)展。尤其是在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師更應該正確看待終身體育目標,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與體育教學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習慣的教學課程,以提高大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一、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教師只是片面的認為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獲得相應的學分即可。而且多數(shù)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并不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這只會使得很多學生喪失學習體育的興趣,更無法落實終身體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體育課程時間的限制
目前大多數(shù)大學會在前兩個學期安排體育課程。而且每周的體育時間也并不充足??梢?,大學對于體育課程的安排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獲得足夠的學分,從而順利畢業(yè)。但是這并不符合終身體育教學的目標,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實現(xiàn)大學終身體育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1.轉變教學理念
實現(xiàn)大學體育的終身體育目標,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教師、學校管理人員的教學理念,使其充分認識到終身體育目標的優(yōu)勢。終身體育目標的設定是為了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因而大學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時,應該重視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教師應當明白體育教學是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
在實際的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重視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樹立為學生終身體育和健康生活服務的思想,從終身體育的角度來確定學校體育的目標與任務以及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另外,學校還應該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角度出發(f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指導,重新認識終身體育,并做到體育教學體系的目標整體化、結構合理化、時限終身化、管理科學化、活動社會化。此外,學校更應該考慮到體育教學與其它工作的銜接,以保證終身體育目標與體育教學的統(tǒng)一性、整體性。
2.重視體育課程開發(fā)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將終身體育教學和身體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新舊傳統(tǒng)教學體系的融合、課堂內外的融合。另外,體育教師還應該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調整教學內容。
如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多采用一些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體育健康服務的體育活動。另外,體育教師還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使其能夠積極投入到體育教學中。例如某大學在對一年級學生的體育教學中,主要是以自然班的形式實行體育基礎課,并以50米、中長跑、健美操、初級長拳第三路、籃球、排球為主要教學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體育教師還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理念和“健康第一”思想的教育和引導。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主要是以興趣為出發(fā)點成立班級,開展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網(wǎng)球、健美操、太極拳、散打搏擊等體育項目的教學。此外,添加了游泳、太極等體育課程,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傊?,體育教師應該重視選擇具有終身體育教學意義的體育課程,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踐行終身體育。
3.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
在落實終身體育理念時,教師還應該重視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使其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體育水平。尤其是體育課堂的形式多樣化,采用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測試方法并不適應現(xiàn)代體育課堂體系。因而體育教師應該結合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建科學、全面的評價標準。
首先,體育教師應該明白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完善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在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評價標準,應該重視從質和量的角度出發(fā)。如學生的運動量、知識存儲量等。其次,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在課堂上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摒棄以分數(shù)為單一評價標準的方式。況且現(xiàn)代教育體系強調的是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結合。因而,體育教師應該制定全面的評價標準。如將早操、課外活動和課外團隊訓練納入成績考核。或者是將集體評價與個體評價相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傊瑸榱颂岣呓K身體育教學的成效,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4.增強體育教學的連續(xù)性
終身體育目標的落實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要增強大學體育的連續(xù)性,大學體育教學不能僅限于大一和大二兩個學期。這樣極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長期鍛煉的目標。
一般來說,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課只是在前兩個學期開展必修課,而后兩個學期則成為選修課。并且學生每周只有一節(jié)體育課的時間。為了實現(xiàn)大學體育的連續(xù)性,高??梢酝ㄟ^改革體育教學體系。如實行體育俱樂部制,無論開設還是不開設體育課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俱樂部為他們提供的課程學習和活動。這樣會促使很多學生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俱樂部,從而在四年的時間內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另外,俱樂部的課程設置也可以完全突破原有的體育課程形式,可以將晨練、訓練、競賽、活動的指導、輔導、講座等均納入課程范疇,以增強體育課程的靈活性。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終身體育目標下,大學體育教學進行改革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的需求為最終目的,創(chuàng)新大學體育教學體系。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體育教師更應該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逐漸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玉容.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6,09:41-42.
[2]王林淳.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08:65-66.
[3]黃凱.淺談終身體育目標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亞太教育,2015,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