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玲玲
摘 要:閱讀作為最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在新媒體、新技術的影響下存在去書本化與多樣化的趨勢。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碎片化、目的功利性、活動單一性等問題,因此,應探索民辦高校閱讀行為引導和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關鍵詞:民辦高校;碎片化閱讀;閱讀長效機制
一、前言
閱讀作為最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影響不可忽視。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挖掘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長效機制的構建和學業(yè)成就的取得提供有效方法。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現狀
筆者通過對民辦高校大學生關于如何進行閱讀相關話題的訪談發(fā)現,學生閱讀的目的有增強文化修養(yǎng)、提升專業(yè)知識水平、調節(jié)心情等。高校學生的閱讀行為和中學時期相比發(fā)生了數量、時間、媒介等多方面變化。高校學生的閱讀方式越來越數字碎片化,數字化碎片閱讀有傷眼、信息不真實、印象不深刻等劣勢。影響學生閱讀行為的原因包含學校閱讀資源、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自身心態(tài)等。學生們期待閱讀交流會、學術報告、閱讀課等活動。學生認為理想的圖書館應具備環(huán)境好、圖書資源豐富、圖書分類科學具體、WiFi全覆蓋等條件。
筆者根據大學生閱讀行為影響因素設計調查問卷,開展正式問卷施測和分析。在10所民辦本科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學生中隨機選取調查對象,總計發(fā)放問卷1800份,有效問卷共1729份,問卷有效率為96.1%。最后利用SPSS 19.0對問卷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系統(tǒng)化閱讀和大學生學業(yè)成就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碎片化閱讀和大學生學業(yè)成就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科學的閱讀管理和大學生學業(yè)成就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
三、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問題與相關對策
1.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問題
(1)閱讀過程的碎片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宿舍網絡健全,手機上網成普遍現象,數字閱讀越來越成為閱讀的主要方式,因此導致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利用率逐年下滑。碎片化閱讀對能力培養(yǎng)無疑起到消極作用。
(2)閱讀目的的功利性。調查顯示,高校圖書館中小說書庫借閱量常居榜首,專業(yè)書籍借閱量有較大波動,如英語四六級、造價師、考研類書籍在某一階段借閱量突增,說明大學生選擇在考試前突擊閱讀,閱讀功利性太強。
(3)閱讀活動的單一性。大學生閱讀活動局限于與身邊好友交流、按照老師所列書單進行閱讀交流等傳統(tǒng)方式。雖然民辦高校經常舉辦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但大家參與的熱情普遍不高,高校推出的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利用率也普遍偏低。
2.解決民辦高校大學生閱讀問題的相關對策
(1)構建立體化的民辦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機制。圖書館每年定期舉辦讀書節(jié)活動,內容包括讀書征文、演講比賽、讀書王評選等;設立經典閱讀日,開展讀者沙龍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創(chuàng)新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推廣方式,完善圖書查詢下載功能,以便學生及時了解圖書館新書動態(tài)和借閱信息,隨時隨地開展圖書閱讀活動。
(2)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寢室為單位,營造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把書本當做生活的必需品。鼓勵授課教師和輔導員為學生列書單,鼓勵學生多進行經典閱讀,多讀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書籍。鼓勵并引導學生通過慕課平臺、網易云課堂自主學習,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自覺提升自身的素質。
(3)加強閱讀硬件服務設施建設。實現校園WiFi全覆蓋,為學生隨時隨地查閱資料、撰寫論文提供便利。同時在技術上把控好上網時間,明確網址。突破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IP限制,實現通過PC手機圖書館預約系統(tǒng)來預約圖書館座位,有效改善占座現象,幫助學校合理分配閱讀資源。
參考文獻:
[1]畢素清.“讀圖時代”大學生的閱讀傾向和心理——兼談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素養(yǎng)員對讀者的閱讀指導[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6).
[2]段 瑩.當代大學生閱讀狀況分析與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3).
[3]付 梅,劉 娟,葛明貴.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的轉變與大學生閱讀[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