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HSK5級考試是許多外國學生來華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大多數漢語學習者過多地關注聽力和閱讀題的訓練,認為寫作訓練無足輕重。事實上,考生寫作題的丟分情況并不比其他題型少見。本文主要分析了HSK5級的寫作題型,論述了學生在HSK5級寫作中的常見問題以及教學策略,希望為學生應考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HSK5級考試;對外漢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H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 163 -02
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相對于其他技能教學而言起步較晚,且沒有成熟的系統(tǒng)理論基礎,基本上依賴于對外漢語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這導致漢語學習者在寫作技能方面基礎薄弱。加之漢語寫作綜合了漢字書寫、詞匯選擇(近義詞辨析及運用)、組詞造句、語篇銜接等諸多基礎技能應用,是漢語寫作教學輸出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亟需不斷擴充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而漢語水平考試(HSK)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準化考試,能直接、準確地反映學習者的漢語水平,是考量其漢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若能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勢必將推動整個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發(fā)展。
一、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概況
在對外漢語寫作教學這一大方向上,相關的著作主要有《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羅青松 2002)、《對外漢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究》(李曉琪 2006)等。在寫作教學方法方面,唐曙霞(2003)和姜山(2010)提出要把過程教學法應用到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改進寫作技能的能力。閆婧(2007)將結果法和過程法進行了對比,其分析支撐了過程法優(yōu)于結果法的觀點。在寫作教學的原則與模式方面,孫荔(2011)認為應該從聽說讀寫、漸進性、實用性等原則出發(fā),探尋科學有效的對外漢語寫作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策略方面,張琦(2010)把中級水平的留學生寫作策略分為寫前、寫中和寫后三步,強調寫作策略應該貫穿于整個寫作過程。彭婷(2010)提出要在寫作過程中正確利用圖式理論,不斷完善漢語學習者的認知結構。
關于HSK寫作教學的研究,則大部分傾向于先分析作文偏誤,再提出解決方案,例如,標點偏誤分析(陸躍偉 2010)、漢字偏誤分析(任淑娟 2013)、詞匯偏誤分析(王芳 2012)、篇章偏誤分析(何立榮 1999)等。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細化到HSK作文中的知識點的教學研究。
就現有研究來看,針對HSK寫作教學的研究并沒有很好地形成一個整體系統(tǒng),而部分指導書籍也只是教學習者如何應對考試,這使得對外漢語教師處于茫然狀態(tài)下,因此,這一部分空白點亟需我們填補和解決。
二、HSK5級寫作題型分析
新漢語水平考試HSK5級的寫作部分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約為40分鐘,共10題,分為完成句子和寫短文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的題目要求考生將所給詞匯整理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共8道題。例如:
91.良好的 她 教育 受過
她受過良好的教育。
在第一部分的題目中,考點主要是圍繞漢語語法制定的,包括特殊謂語句、比較句、把字句、被字句、定語、狀語語序以及補語。
第二部分的第一題要求考生根據所給的五個詞語寫一段80字的短文。需要注意的是,所給詞語必須全部使用,但使用順序不作要求。作文評分以內容完整,語段連貫,準確使用所給的詞語較為清楚地表達一件事或者個人想法為標準。
第二部分的第二題要求考試根據所給圖片寫一段與之相關的80字短文,文體不限。
第二部分例題如下:
99.請結合下列詞語(要全部使用),寫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
元旦、放松、禮物、表演、善良
100.請結合這張圖片寫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
根據《新HSK考試大綱》,通過HSK四級的考生可以用漢語就較廣泛領域的話題進行談論,比較流利地與漢語為母語者進行交流;通過HSK五級的考生可以閱讀漢語報刊雜志,欣賞漢語影視節(jié)目,用漢語進行較為完整的演講。由此可見,常用(非口語)詞匯和漢語語句組織能力是HSK5級寫作中較為重視的部分。
三、學生在HSK5級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一)漢語詞匯掌握不夠。
HSK4級要求掌握1200個詞匯,而HSK5級則要求掌握2500個詞匯,詞匯量的積累對于漢語寫作而言就像是建造房屋的材料,縱使構想再完美,材料的匱乏和使用不當也會造成無法逾越的障礙。
HSK5級寫作中的詞匯是作為句子或短文整體中的部分而出現的,一旦有一個詞匯沒掌握,那么很有可能會影響答案的正誤。例如:
出版 這本書 什么時候 是 的
這本書是什么時候出版的?
考生如果不知道“出版”的詞義,將“出版”視為形容詞,便可能回答“這本書什么時候是出版的?”這樣一來,即使對其他詞匯再熟悉,也是徒勞。
除此之外,漢語的同音詞和同義詞相較于其他語言而言更多,比如“報復-抱負”和“哀愁-憂愁”。當考生將所給詞語的意思理解成同音詞的意思,就會使語句不通順,甚至讓整篇作文偏離主題。
(二)語法基礎不扎實。
漢語語法是對外漢語教學中較難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教學重點。在HSK5級考試中,考生來自各個國家,而每個國家之間都會產生不同的語法問題。因為在第二語言習得中,學生難免會存在母語負遷移現象。例如我們常見的留學生語序錯誤——我學習漢語在中國。(我在中國學習漢語。)而離合詞的使用對于考生而言也是一個易錯點,如,我今天要見面朋友。(我今天要和朋友見面。)
在篇章方面,考生常常犯主語重復(或偷換主語)的錯誤,致使行文不緊湊、不簡潔。例如:
我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朋友。她小的時候(她的)家很窮,但是她學習努力,(她的)成績很好。由于(她的)努力,她長大后(她)考上了北京大學。
以上內容都是圍繞“我”的朋友展開的,用第三人稱代詞“她”固然毋庸置疑,但是過度使用讓文章顯得過于拖沓,且表意不精確。括號內的內容其實都是多余的。
漢語語法涵蓋的范圍很多,考生出現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如何將語法系統(tǒng)地從實用層面上教授給學生,這是每位對外漢語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思維方式單一。
漢語寫作是一個相對思維獨立的過程,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容易產生思維定勢,用母語進行構思,再將構思所得直譯成漢語用來填充作文內容。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用母語思維轉換而成的作文經常是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順,甚至讓讀者無法理解寫作者的中心思想。單一的母語思維方式易造成偏誤的累加,并且在修辭方面也會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
HSK5級第二部分的第二題更是需要思維方式的活躍和多樣,因為僅僅80字的表達空間,很難只憑一張圖片就寫出出彩的作文。日常的資料收集、觀察積累以及讀圖能力都成為了HSK5級寫作的重要因素。
(四)口語傾向嚴重。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免會發(fā)現幾個口語能力突出,但寫作能力欠佳的學生,這是因為口語和寫作是大相徑庭的。我們要求學生在漢語寫作時使用書面語,可是一些平常和老師侃侃而談的學生只有用口語才能夠表達得更充實、生動,面對書面語的要求便會語塞。漢語口語課通常是對外漢語課程中一個舉足輕重的部分,因為學生的日常交際基本依賴于漢語口語能力,但漢語教師在授課時并不會將教學重點放在書面語上,這就造成了HSK考生作文口語傾向嚴重的問題。
四、基于HSK5級考試的寫作教學策略
(一)鞏固字詞訓練。
HSK5級考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字詞量,但是他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也在字詞上。字詞訓練旨在幫助預測學生會有哪些字出現書寫問題,或者哪些詞語容易產生偏誤。
字詞訓練的第一步應該是抄寫和聽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只有經常書寫,才能加深印象,不至于腦中有字詞,提筆就忘記。教師在這一部分的訓練中應該引導學生將腦中的話語都轉換成漢字,以考察常用易錯字的掌握情況。
字詞訓練的第二步是詞語選擇和填空。選擇的目的在于辨析詞義,而此時也正是教師教授詞語搭配和同義詞、近義詞的黃金時間。填空的目的在于鞏固新詞語以及幫助學生簡練表達。一般而言,填空處的前后文都會對填空處的內容進行隱性描述,學生應該準確定位此描述,并且選用最恰當的詞語概括。教師可以先進行解釋詞語的練習,進而翻轉為根據詞義說出詞語。
(二)加強句法訓練。
當學生已經掌握所需的詞匯量,接下來就應該加強句法訓練了。句法訓練包括句子結構和語句順序的訓練,學生應使用詞語寫出正確的句子,并且熟悉常用句型和句型轉換。
句法訓練的第一步是模仿造句。此舉旨在增強學生對句型句式的熟悉程度,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與運用常用句型。教師應當給出符合生活實際的句子,并且突出關鍵詞,示范聚合詞語的替代,進而指導學生模仿例句進行造句。
句法訓練的第二步是擴展句子。教師給出一個短語(或者詞語),學生依據所給內容完成句子。這不僅是詞語的填充,而且是句意的充實。然后教師適量增加所給短語(或詞語),將句意框定在一定范圍以內,學生進行補充完善。
句法訓練的第三步是句式轉換。教師先單獨講解各個句式,再加以聯系(例如“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轉換),讓學生了解漢語表達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句法訓練的第四步是修改病句。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句子方面的問題,但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此時教師列出學生病句,并讓他們思考和修改,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自己錯誤的理解和糾正。
(三)增加語段訓練。
語段(句群)由前后連貫共同表示一個中心意思的幾個句子組成。如果一段話缺乏必要的邏輯關系,則會給人以前言不搭后語的印象,從而影響寫作得分。
語段訓練的第一步在于介紹句際關系的類型。句際關系包括并列、順承、解說、選擇、遞進、條件、假設、因果、目的、轉折等。教師可以把關聯詞的講解放入這一部分的練習中。學生應當在理解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把握句與句之間的邏輯聯系。
語段訓練的第二步是句子合并。學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段意,將順序零散的句子整合成一個邏輯清楚的語段。這樣的訓練形式既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鍛煉關聯詞的運用能力。
語段訓練的第三步是擴展語段。擴展語段其實是擴展句子的方法延伸,學生根據所給的語句展開聯想,擴充內容。教師可在此階段加入修辭的介紹與說明。
(四)重視篇章訓練。
語段訓練并不是寫作教學的終點,要寫出一個完整的文章,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表達能力。篇章不是簡單的字詞、句子或者語段的簡單堆砌,而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富有層次結構的完整的內容。篇章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寫出主題明確、結構清晰、表達流暢的文章。
篇章訓練的第一步是自由寫作,不限題目和文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想法、所見所聞來充分發(fā)揮。自由寫作不會給學生造成拘束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能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境,并展現出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漢語寫作,減少學生對寫作的抵觸。
篇章訓練的第二步是看圖寫作和有主題寫作。學生要按照現有內容完成作文,這需要應用到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在此基礎上,綜合之前所學的漢語寫作能力,寫出一篇符合主題的優(yōu)秀作文。
五、小結
自2009年以來,新HSK寫作測驗已經實施了七年,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它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HSK5級是漢語進入高級階段的標志,寫作作為HSK5級三大題目板塊之一,是一項能夠拉開分數差距的重要部分。然而學生的漢語寫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本人長期的探索和努力。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式,拿到寫作高分便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羅青松.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2]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3]吳靜.HSK作文教學的初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0.
[4]羅青松.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述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3).
[5]于錦恩.談談留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語文,2007.
[6]孫荔.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原則與模式[J].教育與職業(yè),2011(11).
[7]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漢語水平考試(高等)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江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馮昀堃(1992—),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在讀研究生,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