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蓓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小學藝術教育也逐漸在校園生根發(fā)芽。學校會開展藝術課以及各類課外興趣班。但現(xiàn)在學校還缺乏品牌意識,不利于校園藝術教育的進一步推廣。本文探討了素質教育視角下小學藝術教育品牌的建設問題,期望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建設
素質教育推行以來,中小學藝術教育就被認為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普遍認為中小學藝術教育對于豐富中小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素質有著顯著的提升作用。尤其是教育部專門下發(fā)《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和《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藝術教育活動的意見》[1]等文件以來,小學校園中各類藝術教育得到蓬勃發(fā)展。
一、藝術教育開展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現(xiàn)在每所小學,無論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會開設一些藝術課程,以筆者所在的南寧市英華學校為例,筆者本人在教授音樂課程之外,還開設了課外古箏興趣班。藝術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尤其是小學階段藝術教育的蓬勃發(fā)展,是值得慶祝的好事,但是,現(xiàn)階段小學藝術教育還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雖然現(xiàn)在小學藝術教育已經(jīng)實現(xiàn)小學藝術教育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但很多學校開設藝術課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為了滿足教育部的相關要求,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還沒有很好的得到落實。
二是雖然小學藝術教育蓬勃發(fā)展,但是目前還沒能普遍的獲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參加校外藝術補習班,功利化的希望通過一定的藝術等級認定考試來獲得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證書。
造成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小學藝術教育應該回歸本質,成為讓小學生感受收獲、成長、進步、快樂的載體,也是體現(xiàn)人的活力、也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審美,使人變得有深度。因此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是本文關心的重點。
綜合以上現(xiàn)象,現(xiàn)在小學藝術教育存在的這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需要加強藝術課程的水平,另一方面還需要打造屬于小學自己的校園文化品牌,兩者可以合二為一,就是在增強小學藝術課程水平的前提下,努力打造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
二、品牌的重要性及校園藝術教育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在最初,品牌不過是酒桶上的一個標志而已[2],而“品牌”一詞被社會所接受以來,其內(nèi)涵和外延都在發(fā)生這巨大的變化。
(一)品牌的重要性
在今天,品牌不僅已經(jīng)成為一種標志,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品牌的影響更是突破了國家之間的界限,成為全球通用的價值載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品牌的價值,是超過了商品本身的。
同時,品牌還極大地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品牌已經(jīng)成為聲譽和產(chǎn)品質量的重要保障。很多時候,消費者選擇一樣商品,并不是因為消費者明確地知道這件商品好或者不好,而是因為這件商品的品牌擁有良好的口碑,品牌的承諾被消費者所認可,才做出的選擇。比較經(jīng)典的例子是關于可樂的選擇,在除去標簽之后,其實選擇百事可樂的人和選擇可口可樂的人一樣多,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可口可樂的人還是會更多一些,這就是品牌的巨大影響力。
(二)校園藝術教育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在經(jīng)濟全球化,市場經(jīng)濟占據(jù)主導地位的今天,打造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校園藝術教育品牌是校園文化品牌的一種,校園文化品牌是指校園文化的實踐者們對校園文化活動中的一些富有特色與品位而吸引社會公眾的注意力,并贏得其贊譽和支持的學生文化活動的統(tǒng)稱。[3]
校園藝術教育品牌是學生和家長選擇的必要需要。長期以來,校園藝術教育因為以學校的為載體,缺乏品牌意識,因此被家長不自覺的忽視。在品牌大行其道的社會,沒有自己的品牌,其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與校外藝術教育品牌競爭的機會。
校園藝術教育品牌是藝術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市場化的今天,品牌建設已經(jīng)深入經(jīng)濟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部分,校園藝術教育也不應該將自己排斥在這個潮流之中[4]。如果不能容入這個潮流,終將會被取代。
三、小學校園藝術品牌打造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當前的研究中,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研究所占的研究比重較大[5],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進行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打造之時,可以借鑒其經(jīng)驗。但是,小學藝術教育品牌的建設同時也必須注重結合小學生的特殊性來進行打造。小學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小學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尚不能對事物進行全面的判斷,并且小學生的很多選擇都是同家長的喜好密不可分的。
因此,不同于高校文化品牌建設中強調(diào)內(nèi)容為王以及專業(yè)定位的要求[6],小學藝術教育因此要從形式到內(nèi)容兩部分都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著重建設。
內(nèi)容方面,要在保持一定水平要求的前提下,更多的讓學生感到快樂。內(nèi)容的選擇應該緊貼教育部文件的精神,貫徹普及與提高同時進行的理念。切不可搞一刀切,導致一些同學吃不飽,一些同學消化不了的現(xiàn)象發(fā)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要讓大多數(shù)同學都可以接觸、了解一項藝術,另一方面,也要讓部分同學達到一定的水平,為之后的專業(yè)化道路打下基礎。因此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的推進教學內(nèi)容的落實,對不同程度的同學實現(xiàn)個性化指導,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形式方面,不僅要善于利用鼓勵教育方法,還需要同學生多交流,在適當嚴厲的基礎上,言傳身教,做到和藹可親,要用自身的高超技藝與良好的師德去吸引和征服學生?,F(xiàn)在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獨立思維,尤其是在日常藝術學習中會表現(xiàn)出“小大人”的一面,因此還需要多進行平等姿態(tài)的師生互動。另外,在日常藝術學習中,不能忽視家長一方的作用,應該與家長密切溝通和交流,以鼓勵教育方式為主,以增強孩子學習藝術課程的信心和興趣。要加強與孩子、家長的溝通與交流,獲得受眾的認可。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比較注意言傳身教,自然得到學生、家長的信賴,學生管我叫潘姐姐、潘媽媽之類的稱呼,這是對我最大的認可,也使我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更為輕松,更加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找準品牌建設的定位,是搞好小學藝術教育品牌建設的重要保證。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不能以校外藝術培訓機構為樣板,不能為了出成績而專門針對部分學生開設,而更應該回歸孩子本身,以興趣為導向,吸引孩子自然地進行學習。
一方面需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校園藝術教育品牌的建設需要一定的場所和資金的支持,離不開學校領導的親切關懷。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自身教學技巧和教育理念的提升。發(fā)達國家小學藝術教師的培養(yǎng)已走向了規(guī)范化軌道。除此之外, 發(fā)達國家小學還十分重視社會上的藝術人才, 建立了特聘小學教師制度, 聘請音樂家、畫家來小學從教。[7]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做法。
四、結語
小學校園藝術教育品牌的建設既是符合社會發(fā)展方法的必然選擇,也是重新樹立學校教育權威,擴大學校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不僅契合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理念,也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希望有更多教師投入到小學校園藝術品牌建設的研究和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 張建國,陳承利. 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的實現(xiàn)[J]. 當代青年研究,2010,05:60-63.
[2] 劉麗. 對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08:19-20.
[3] 張建國,陳承利. 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的實現(xiàn)[J]. 當代青年研究,2010,05:60-63.
[4] 劉麗. 對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08:19-20.
[5] 朱毅峰. 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探析[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119-121.
[6] 楊良奇. 論品牌塑造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J]. 中國高教研究,2004,03:70-71.
[7] 江蘇省藝術教育現(xiàn)代化模式課題組. 發(fā)達國家小學藝術教育現(xiàn)代化管窺及啟示[J]. 外國中小學教育,1997,02:4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