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 孫圣濤 李燕
摘要 為探討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使用夫妻沖突量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幼兒社會技能問卷對435名幼兒進行調查。結果表明:(1)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均與幼兒社會技能呈顯著相關;(2)夫妻沖突不僅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還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間接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與幼兒社會技能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 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社會技能;中介作用;幼兒
1.引言
家庭是個體社會性發(fā)展十分重要的環(huán)境,研究者們在探究兒童發(fā)展時應考慮家庭環(huán)境(席居哲,桑標,鄧賜平,2004)。社會技能是兒童進行社會交往和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能力,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兒童早期社會性發(fā)展和家庭之間關系密切。夫妻關系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其中夫妻沖突是影響親子互動質量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Cummings&Davies,2002)。
已有研究表明,夫妻沖突與兒童的社會技能聯(lián)系緊密。在夫妻沖突較多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幼兒更容易出現(xiàn)攻擊等外化行為問題和焦慮、害羞等內化行為問題,同時入學后會出現(xiàn)同伴關系不良、學業(yè)困難等問題(Braithwaite,Steele,spjut,Dowdle,&Harper,2013)。較高的夫妻沖突可能導致兒童消極情緒和反應增加(Frankel,Umemura,Jacobvitz,&Hazen,2015)。一項關于婚姻關系和兒童體罰的長期縱向研究指出,孩子出生2年和5年后的夫妻沖突情況對于體罰幼兒的行為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有較多消極互動和敵意的夫妻,會對孩子實施更高頻率和更嚴厲的體罰,而體罰體驗不僅與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發(fā)育有關,還與兒童攻擊行為和同伴欺凌有較強的聯(lián)系(Kanoy,Ulku-Steiner,Cox,&Burehinal,2003)。相反,夫妻較高的婚姻滿意度則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Froyen,Skibbe,Bowles,Blow,&Gerde,2013)。雖然研究者們對于夫妻沖突對兒童的社會技能有不良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已達成共識,但對于夫妻沖突影響兒童社會技能的機制,研究者們看法不一,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仍然有一系列中介變量有待進一步發(fā)現(xiàn)和揭示(Zimet&Jacob,200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能是夫妻沖突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的一個重要中介變量。根據(jù)溢出假設(spillover hypothesis)(Easterbrooks&Emde,1988),夫妻沖突越多,父母越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產生沖突的事情或行為上,較少關注到幼兒的需求,使得幼兒需求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與滿足,從而造成親子關系的惡化,對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一些研究表明,在夫妻沖突較多的家庭里,母親更有可能打罵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更多地采取專制型的教養(yǎng)方式(Osofsky,2003)。同時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兒童的社會技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民主溫暖的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得家庭環(huán)境更加和諧,對幼兒的社會技能的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Mateievica,Jovanovica,&Lazarevic,2014)。幼兒階段父母采取何種類型的教養(yǎng)方式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主動性的發(fā)展,采用支持、理解和溫暖的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促進自主性發(fā)展(Ruyter&Schinkel,2013)。
國內也有一些研究者考察了夫妻沖突對兒童或青少年問題行為、社會適應等的影響(池麗萍,2005;楊阿麗,方曉義,林丹華,2002)。但是這些研究大多以小學兒童或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對學齡前幼兒的研究則比較少。而且研究者多采用的是兒童或青少年感知到的夫妻沖突,而非父母報告的夫妻沖突。根據(jù)認知一背景理論,父母報告的夫妻沖突和幼兒感知到的夫妻沖突具有不同的成分(Gryeh&Fincham,1990)。夫妻沖突的影響是多方面,不僅影響幼兒對沖突的感知,還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方式(Kitzmann,2000)。因此.研究父母感知的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本研究試圖探討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幼兒社會技能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究夫妻沖突是否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社會技能產生影響。本研究作出如下假設:(1)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幼兒社會技能三者問存在顯著相關。(2)夫妻沖突不僅影響幼兒的社會技能,還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間接影響幼兒的社會技能。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從上海和合肥兩所幼兒園抽取小班至大班490名3~5歲幼兒作為研究對象。問卷發(fā)放490份,最終有效問卷為435份,問卷的有效率為88.7%。其中,男生229人,女生206人;小班163人,中班147人,大班125人:平均年齡為4.28±1.09。問卷由幼兒的主要撫養(yǎng)人(父親或母親)填寫。
2.2研究工具
2.2.1夫妻沖突量表
采用Spanier(1976)編制的夫妻適應量表中的夫妻沖突維度來測量夫妻沖突水平。該量表由8個項目組成,如“孩子教育問題上是否有矛盾和沖突”。采用4級計分,得分越高說明夫妻沖突的水平也就越高。夫妻適應量表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國被試群體的研究,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劉俊升,季曉芹,李丹,2014)。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a系數(shù)為0.80。
2.2.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采用楊麗珠和楊春卿(1998)編制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該問卷共40道題,如“鼓勵孩子做他會做的事情”。包括溺愛性、民主性、放任性、專制性、不一致性5個維度。采用5級計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父母越經常采用相應的教養(yǎng)行為。在本研究中,溺愛性、民主性、放任性、專制性和不一致性的內部一致性信度a系數(shù)分別為0.65、0.78、0.70、0.72和0.74。
2.2.3兒童社會技能問卷
采用自編的《幼兒社會技能家長評定問卷》。自編問卷以華裔學者Chen(2010)二維結構理論為依據(jù),即將社會技能分為主動技能和自我控制技能兩個維度。問卷共32道題,如“玩游戲時,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堅持下去”,由父親或母親填寫。問卷采用5點計分方式,從“完全不符合(1)”到“完全符合(5)”,社會技能總分由自我控制和主動性兩個分維度項目分之和可得,得分越高表明社會技能的掌握水平越好。問卷編制中采用簡單隨機整群抽樣,對410名幼兒父親或母親進行測驗,回收有效問卷346份,以進行問卷結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問卷的效度指標為:X2/df=2.218,RMSEA=0.059,NNFI=0.914,CFI=0.902,主動性、自我控制和總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a為0.85、0.91、0.93。本研究中主動性、自我控制和總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a分別為0.83、0.87、0.89。四周后對346名幼兒家長進行重測,回收有效問卷289份。經檢驗,重測信度為0.77,符合測量學要求。
2.3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9.O進行共同方法偏差、相關分析,AMOS17.0進行中介效應檢驗。
3.結果與分析
3.1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為減少父母報告時可能會產生的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在實測過程中采用匿名保密測量、平衡題目順序等程序進行控制。根據(jù)相關研究,本研究在數(shù)據(jù)收集后采用了程序控制和Harman單因子檢驗。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將所有項目放入,結果表明有22個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第一個因子解釋變異量為13.79%,小于40%的臨界標準,說明共同方法效應并不明顯。
3.2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幼兒社會技能的相關分析
通過對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社會技能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夫妻沖突與民主性呈顯著負相關(p<0.001),與溺愛性、放任性、專制性、不一致性呈顯著正相關(p<0.05);夫妻沖突與社會技能總分、社會技能兩維度(自我控制、主動性)呈顯著負相關(p<0.001);民主性與社會技能總分、社會技能兩維度(自我控制、主動性)呈顯著正相關(p<0.001),溺愛性、放任性、不一致性與社會技能總分、社會技能兩維度(自我控制、主動性)呈顯著負相關(P<0.01),專制性與社會技能總分、主動性不存在顯著相關(p>0.05),與自我控制存在顯著負相關(P<0.01)。以上相關分析結果為進一步中介效應檢驗提供了依據(jù)。
3.3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幼兒社會技能的作用機制
為了控制量表的不穩(wěn)定性和多個項目造成的膨脹測量誤差,對夫妻沖突中的項目進行打包處理。采用項目一結構平衡法,先進行因子分析,計算出各題目的載荷,再把題目按載荷由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據(jù)小組數(shù)將題目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依次排列,通過這種方法將夫妻沖突打包成3個項目小組(吳艷,溫忠麟,2011)。采用項目小組簡化模型,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的分維度和幼兒社會技能量表的分維度作為各潛變量的測量指標。
將夫妻沖突作為預測變量,父母教養(yǎng)方式作為中介變量,幼兒社會技能作為結果變量,使用結構方程模型考察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作用機制,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對假設模型進行估計與檢驗(見圖1和圖2)。以消極教養(yǎng)方式為中介構建模型后,采用路徑分析方法對所建構的模型進行驗證。結果顯示,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較好。具體指標為:x2/df=1.63,GFI=0.98,AGFI=0.96,CFI=0.98,NFI=0.96,RMSEA=0.04。以積極教養(yǎng)方式為中介構建模型后,采用路徑分析方法對所建構的模型進行驗證。結果顯示,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較好。具體指標為:X2/df=1.95,GFI=0.98,AGFI=0.95,CFI=0.92,NFI=0.92,RMSEA=0.06??梢钥闯?,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直接作用顯著(p<0.01),夫妻沖突通過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社會技能的間接作用也顯著(p<0.001),即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和幼兒社會技能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對結構方程模型參數(shù)估計及中介效應檢驗采用方差極大似然法和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檢驗。由表2可知,夫妻沖突可以通過消極教養(yǎng)方式影響幼兒社會技能,消極教養(yǎng)方式的中介效應為0.16。夫妻沖突也可以通過積極教養(yǎng)方式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積極教養(yǎng)方式的中介效應為0.10。兩條路徑對應的95%置信區(qū)間都不包括0,也證明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與幼兒社會技能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4.討論
4.1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幼兒社會技能的關系分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幼兒社會技能問兩兩相關顯著。夫妻沖突與父母消極教養(yǎng)方式呈顯著正相關,夫妻沖突與幼兒社會技能呈顯著負相關,父母消極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社會技能呈顯著負相關。這與已有的研究結果一致(Merrifield&Gamble,2013)。也就是說,夫妻沖突越明顯,父母采取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就越多,而積極的教養(yǎng)方式則越少,這不利于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相反,如果夫妻兩人沖突比較少,父母在彼此身上得到積極的反饋,他們之間的相互支持度也會提高,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有可能采取積極的教養(yǎng)方式(Ma,Hines,Mahmood,&Cordova,2010)。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機制。
4.2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幼兒社會技能的機制分析
很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研究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的影響機制。根據(jù)“溢出假設”,本研究考察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影響中的中介作用。結果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和幼兒社會技能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夫妻沖突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的重要溢出口之一。從夫妻關系到親子關系,家庭社會化是其重要的“溢出”途徑(Erel&Burman,1995)。而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家庭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形式。夫妻沖突水平較高的父母更少采用民主、溫暖的教養(yǎng)方式,更多采用懲罰、溺愛、不一致等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有研究發(fā)現(xiàn),婚姻質量較低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更容易表現(xiàn)出不當?shù)奶幚矸绞?。而積極教養(yǎng)方式的減少和消極教養(yǎng)方式的增加,容易影響親子關系的質量,從而不利于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Chang,Iansford,&Schwartz,2004)。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和幼兒社會技能之間只是起部分中介作用。夫妻沖突也可能直接對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產生作用。有學者基于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父母是兒童潛在的學習榜樣,兒童會觀察父母的行為,通過直接或替代強化,模仿父母的行為。在家庭中夫妻沖突越多,幼兒越有可能通過學習到父母沖突的社會交往模式,將其運用在以后的同伴交往和親密關系之中。容易發(fā)生沖突的父母通常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遇到問題也不積極主動地解決,幼兒通過模仿,在父母的頻繁沖突中得到強化,從而學習到較低的社會技能(Miga&Allen,2012)。另一方面是間接的影響過程。夫妻沖突可能會通過家庭系統(tǒng)中的某一方面來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由于家庭系統(tǒng)的復雜性,夫妻沖突對于幼兒社會技能發(fā)展的影響可能不只是父母教養(yǎng)方式這一個中介變量,在未來研究中,可以對其它可能的中介變量進行研究,深入探討這些中介變量是如何相互作用來對幼兒社會技能產生影響的。
4.3本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在考察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對幼兒社會技能影響中的作用中,結果雖然驗證了已有的假設,但仍有不足之處,例如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幼兒社會技能數(shù)據(jù)均來自父母報告,易出現(xiàn)共同方法偏差。雖然本研究檢驗出共同方法偏差問題并不嚴重,但這種偏差依然存在,未來的研究可結合多種數(shù)據(jù)來源以避免這一偏差對結果的影響。另外,本研究只關注父母教養(yǎng)方式這一“溢出”口,是否還有其他的因素,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這也有待以后進一步研究。
5.結論
(1)夫妻沖突、父母教養(yǎng)方式均與幼兒社會技能存在顯著性相關。
(2)夫妻沖突不僅影響幼兒社會技能,還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間接影響幼兒社會技能,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夫妻沖突與幼兒社會技能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