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摘要]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對課堂的推進和學生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教師充滿魅力的教學評價語言能夠讓學生受到巨大感染,獲得學習動力,激活語文思維,形成正確的人文觀念。本文就如何妙用評價語言激活學生語文學習的“沸點”,以追求語文課堂更加精彩高效做些研究探討,以期讓廣大語文教學同仁管窺一二。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評價語言;文化底蘊;和諧高效
“善教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边@句話出自《禮記-學記》,它形象地指出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用準確、規(guī)范、熱情、生動的語言評價,能使學生受到巨大感染,明確學習方向,找到學習方法,持續(xù)獲得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如何妙用評價語言來激活學生學習的“沸點”,達到妙語巧解千千結(jié)的課堂效果呢?
一、錘煉評價語言,說出精彩課堂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切行為都要力求規(guī)范,課堂評價語言也不例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課堂評價語言必須準確、規(guī)范、巧妙和生動,應(yīng)該是經(jīng)過不斷錘煉和凈化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首先要使用標準普通話,讓學生能夠聽懂聽清,并使之成為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步的有效載體。其次要語言明快、靈活、易懂,不能有語病,要能夠通過評價語言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清晰。再次是語言要清新、高雅、脫俗,不使用土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語言表述能力,要不斷錘煉課堂評價語言的規(guī)范性,讓自身的課堂評價語言既貼近生活實際,又合乎規(guī)范。
二、追求詩意評價,提升課堂文化底蘊
1.向經(jīng)典學習,研究文學名著,誦讀詩詞歌賦,積累成語典故和名人名言。這么做不僅能豐富評價的語言材料,做到“有米”,而且能大大地提高教師的文化品位和評價語言的文化底蘊,便于在課堂上營造優(yōu)美、高雅的文化氛圍,還能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閱讀文學經(jīng)典名著,使教師的評價切實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提高。
2.向社會生活學習,關(guān)注影視經(jīng)典臺詞和各類廣告用語,了解并研究各行各業(yè)的行話。這么做可以使評價語言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學生喜聞樂見,創(chuàng)造和諧課堂氣氛,起到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留心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的作用。
對于向經(jīng)典和社會生活學得的語言材料,我們要靈活運用,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還可以反用,一般都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注重賞識評價,凸顯課堂人文色彩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獲得成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揚。教師可以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以此來營造寬松舒適的心理環(huán)境,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語文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多些賞識和鼓勵,少些批評諷刺,讓課堂評價語言充滿人文色彩。比如“誰敢說我是班上朗讀最好的?好,大膽地站起來讀吧”、“你是班級讀書最棒的同學!我相信你”、“你讀得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等激勵陛、啟發(fā)性的語言要經(jīng)常使用。例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在一次公開課上聽到了一位學生的朗讀課文,被學生聲情并茂流暢悅耳的誦讀所吸引,便走上前去和孩子熱情地握手,說道:“你讀得太好了,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播音員!”
應(yīng)該說,教師要常懷感恩之心,要感謝孩子們給自己成長成熟的機會,也要走下神圣的講壇,敬畏孩子們鮮活的生命,關(guān)注學生個性的心靈需求,以平和、欣賞的心態(tài)來善待我們的學生,多點賞識,給點安慰,多關(guān)心體貼,不諷刺挖苦。針對孩子們的不足,要注意評價語言的藝術(shù)性,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刺激學生的成功欲望,運用富有激勵眭的評價語言來助推學生不斷前行,讓語文課堂彰顯人文教育色彩。
四、重視評價針對性,不斷優(yōu)化課堂效益
《課標》指出:小學語文課堂要注意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點,關(guān)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因此,語文教師的評價語言應(yīng)該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向性,不能一概而論,模糊不清。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及時適度地給予中肯到位的評價,以最大化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比如,教學生字“贏”時,學生們比較為難,經(jīng)常寫錯,不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會遇到寫錯的問題。這時候,教師的評價語言往往會失當,對優(yōu)等生會輕輕地告訴他“這個地方你要注意下”,對學困生則會使用“你真笨,說了好幾次都不會寫”。一樣的問題兩樣的評價,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再比如,將難度大的問題進行“輕”評價,這就失去了撥亂反正的作用;將簡單的問題過“重”評價,就會讓學生感覺到無所適從,甚至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課堂評價語言務(wù)必要有針對性,要做到恰如其分。這樣做,既可以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又能因材施教,促進個性發(fā)展,真正使評價的藝術(shù)得到彰顯。
五、巧用體態(tài)語言,創(chuàng)造和諧課堂
在課堂上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巧用體態(tài)語言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功能。如握手向?qū)W生傳達的是祝賀與平等的意思、拍肩向?qū)W生傳達的是贊許與親切的含義、摸頭向?qū)W生傳達的是關(guān)愛與保護的意思、微笑向?qū)W生傳達的是滿意與欣慰的意思、擊掌向?qū)W生傳達的是鼓勵與“我們一起努力”的意思,再加上目光眼神和面部表情的豐富變化,這些舉動無不隱含著豐富的評價內(nèi)涵,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輕松、愉悅地走進學習并幸福地學習,創(chuàng)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正可謂“親其師,信其道”。
總而言之,教師要讓自己的評價語言充滿魅力,吸引住學生,讓孩子們充分享受到評價語言的陽光雨露。教師要不斷錘煉課堂語言,追求人文內(nèi)涵,要用詩意的語言提升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課堂在教師得體的言談舉止中變得和諧愉悅,使師生、文本等教學資源得到有機融合,使語文課堂中誦讀聲、討論聲、掌聲、笑聲精彩不斷,讓語文課堂教學進入嶄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