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凝
【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語法教學是歷來不少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所容易忽略的,不少教師都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僅僅記住了單詞、背誦了句子,導致其在英語知識點的學習中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而在整個英語教學中,語法知識的教學是靈魂所在,對于學生形成語感有著積極意義。本文擬從四個方面論述開展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生動精彩的語法教學情境;趣味無窮的語法教學話題;朗朗上口的語法口訣知識;完整清晰的語法知識歸納。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趣味教學
閑暇之余,筆者會閱讀一些教育學的理論著作和一些唐宋詩詞,對于蘇軾所寫的“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深有認同。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只顧著往前走,但是忘記了停下來欣賞身邊的風景,其實自然界的清風與明月也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饋贈。結合筆者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來說,語法知識的學習不正是這難得的清風與明月嗎?由此筆者想到要全面開展英語語法學習,構建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
一、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思考
結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雖然也嘗試在教學中滲透語法知識的教學,但是語法知識的教學并不深入,也不全面。當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主要呈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語法教學“旁若無人”?;旧弦惶谜n下來,整個課堂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一言堂”,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教學,全然不顧及臺下的學生是否牢牢掌握記住了這些知識點。
二是語法教學“蜻蜓點水”。有些教師擔心學生在學習語法知識點的時候不能完全領悟和理解,所以采用蜻蜓點水的方式,只是傳授了一點點的語法知識,沒有將語法知識深層次地加以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知半解的狀況。
三是語法教學“以偏概全”。為了快速引導學生進入應試角色,有些教師僅僅教給學生眼前要考試的語法知識,對于其他更深層次的則不予考慮,這種功利性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后果。
二、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深度思考
小學英語新課標要求:“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學英語教學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對于學生的成長、學習、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如果想了解整個森林,那么就要去尋找森林中的某棵樹;如果想了解田野,那么就要去探訪田埂上的一朵野花。如果教師想構建一個良好的班級英語學習氛圍,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靈活掌握英語的語法知識。
三、小學英語開展趣味語法教學的實踐例談
結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語法教學正是一潭活水,怎樣才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呢?
(一)自編生動精彩的語法故事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备鶕?jù)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興趣是他們參與學習的最為直接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源泉。學生在剛剛開始接觸語法教學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上的畏難情緒,所以教師應該呈現(xiàn)生動精彩的語法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語法學習,提高其學習能動性和主動性。
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英語語法變得有趣易懂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總結出一些小技巧,其中一項是把死板的語法擬人化,將知識點變成生動活潑的故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通過趣味導入的方式,學生在不自覺中學習語法的相關知識。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有限,通過故事情境,有助于快速地將學生引入情境,實現(xiàn)高效教學。
(二)自編趣味無窮的語法教學情景
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趣味無窮的語法教學話題。這些趣味的語法教學話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只采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作為教師,要學會平靜地欣賞差異的美麗。對于客觀存在的差異,教師可以通過實施差異教學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實施開放性的評價改革。在實施開放性改革的過程中,筆者對學生實施多層次的評價方式,比如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差,筆者多數(shù)會采用鼓勵性的評價方式;而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尤其是其中容易驕傲自滿的學生,筆者一般會采用鞭策的方式。
在語法話題的構建中,引入趣味無窮的話題。對于時間表達法,班級里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在學習時,基本上筆者講一次就會了;而另一部分學習態(tài)度上較為被動的學生,筆者則需要講幾次才能明白。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結合這種差異,通過引入趣味話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成效。在英語中的時間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前用的介詞就不同,例如時間前用at,星期前用on,月份前用in……學生容易混淆,因此筆者結合具體的趣味話題加以進一步引入。在課堂上構建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情境,灰太狼為了吃掉喜羊羊,所以每天留意它的生活,喜羊羊幾年幾月幾日幾點上學,早上在哪里上課,中午幾點回家吃飯、幾點休息,下午幾點上學、放學,傍晚幾點吃飯、做作業(yè),晚上幾點睡覺等,引導學生結合筆者給出的語法知識進行具體的描述,及時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點,讓學生把這些介詞的用法結合到故事情節(jié)中,讓他們的記憶更清晰。
(三)自編朗朗上口的語法口訣
有些語法記憶起來很難,這時就要教師帶領學生找到一些“竅門”,尋找到一些好記憶的方法,如教師可以適當整理一些朗朗上口的語法口訣?;谛W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濃郁,朗朗上口的語法知識一旦成為口訣、成為好玩的段子,學生的興趣也會更加濃郁了。比如be的用法口訣:“我用am,你用are,is連著他、她、它。單數(shù)名詞用is,復數(shù)名詞全用are。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莫丟棄。變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記。疑問否定任你變,句首大寫莫遲疑。”
(四)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歸納語法知識
學習在于領悟和提升,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也要及時引導學生參與復習,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的語法知識點的復習方法,構建完整清晰的語法知識框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相關的語法知識點。
在引導學生整理相關的語法知識的過程中,筆者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構建小組,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構建更為有效的語法教學模式。比如復習所學的特殊疑問句時,筆者并沒有幫他們列舉出來,而是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回顧以前學過的以“W”或者“H”開頭的特殊疑問詞,然后讓學生列舉出來進行歸納。為了鞏固這些舊知識,筆者還讓學生造句并作出相應的回答。并且,在跟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筆者通過分享公眾號的相關語法知識鏈接,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鞏固,這樣的方式對于一些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尤為受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曉峰.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點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3(05).
[3]郭梓涵.語法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趣味融入[J].文理導航,2015(01).
[4]陳晨.小學英語教學如何開展有效的英語語法教學[J].海外英語,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