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水芳
摘要:分層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運用好分層教學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分層教學的意義,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落實分層教學。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生分層;分層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80-01
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自從新課改實施之后,在教育教學中逐漸得到了重視。通過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和提高,在挖掘學生潛能方面也發(fā)揮了自己獨特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采取單一的講授法授課,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習的難度,為學生進行學習造成了阻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失去了信心,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然而,分層教學法的實施發(fā)揮了自己的功效。在運用分層教學法授課時,能夠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賦予每個層次學生不同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展開課堂教學工作,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收獲和發(fā)展,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有了學習的上進心。筆者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也成功的運用了分層教學法。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談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做好學生分層工作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展開。因此,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對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智力因素、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等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在劃分出層次之后,教師不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所在的層次水平進行公開公布,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但是,教師一定要通過其他途徑讓學生知道自己所處程度層次,以便于學生準確定位,找準自己的奮斗目標。
當然,學生層次劃分之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進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們的水平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教師要結合學生當時的情況對學生層次進行調(diào)整。有進步的學生,可以適當前進一個層次;下降的學生自然也會降到后一層次中。
在劃分層次時,通常以三個層次的劃分為宜。A層次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思維活躍,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能夠自主學習;B層次的學生成績一般,但是又自覺參與學習的愿望,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問題的探究;C層次的學生成績較差,通常為語文學習中的學困生,他們沒有學習的主動性,甚至帶著厭惡的情緒。
2.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jù)。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夠有了教學的方向。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層次制定出層次化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奮斗的方向。
A層次的學生目標: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敢于放手,在清理基礎知識之后,能夠做到教學內(nèi)容的綜合以讓學生有更大的發(fā)展,提高所學知識的應用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求有大的飛躍。
B層次的學生目標: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在處理了基礎知識之后,做好學生的引導 ,讓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更大的進步。
C層次的學生目標: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降低要求,做到低起點、小步伐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要一步一個腳印兒的穩(wěn)扎穩(wěn)打基礎知識,從基礎知識入手做好教學工作。
3.課堂提問過程中的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過程,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當今課堂教學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運用提問教學法,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教學過程。
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樣教學方式,通過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學問題。
4.作業(yè)、檢測的分層
作業(yè)和檢測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進行課堂學習之后,教師必須通過作業(yè)和檢測考察學生的學習結果。由于學生水平不同,統(tǒng)一的作業(yè)和檢測不能檢查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為了更好地鞏固知識,檢查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一定要做好分層作業(yè)的布置和學生檢測。
教師在設計作業(yè)題時,要結合學生層次做好處理。作業(yè)可以分層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作業(yè)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性的練習,這部分要求全體學生必做;第二層次的作業(yè)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 B 層次學生為基礎進行設計;第三層次的作業(yè)為綜合性習題或者探索性問題。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B層次的學生必須做完第二層次的習題;要求A層次的學生做完全部習題。這樣的作業(yè)布置使C 層次的學生有了練習的機會, A、B 兩層次的學生也有了充分發(fā)展的余地,能夠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是教學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能夠有效地落實因材施教工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