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想讓雞湯好喝,小技巧都在這里—
宰活雞吃凍雞
我們在市場買活雞,都習(xí)慣現(xiàn)場宰殺直拎回家煲湯,容不得中間耽擱分秒,實際上這是不對的。鮮雞買回來后,應(yīng)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4個小時再取出解凍燉湯。
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動物被宰殺后體內(nèi)會自然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的熱肉細菌繁殖迅速。冷凍既殺菌,也讓肉從“僵直期”經(jīng)過“腐敗期”到“成熟期”,這時的肉質(zhì)最好,再來燉湯做菜明顯香嫩。
飛水—必需功課
其實不光是雞,任何肉類在燉湯前都應(yīng)先將主料飛水—就是開水里煮一下。這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
當(dāng)然,飛水也是有學(xué)問的。若冷水放肉,會嚴(yán)重流失營養(yǎng)。最宜溫水下鍋,煮約7~8分鐘,不蓋蓋并適時翻動。開水下鍋也行,3~5分鐘即可。還可以將宰好的雞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小時,再烹制時就沒有這種異味了。
從市場上買來的凍雞,如有從冷庫里帶來的怪味,可在燒煮前先用姜汁浸3~5分鐘,就能起到返鮮作用,怪味即除。
下鍋—水“生”火熱
燉湯宜冷水下鍋,讓原料由水溫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釋放營養(yǎng)與香味。
與水同溫下鍋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所以,一定要記住,飛完水后的原料要立即用冷水沖涼再入鍋燉。
火候—猜大猜小
燉雞湯應(yīng)先大火約10分鐘燒開再轉(zhuǎn)文火,水開的程度應(yīng)掌握在似開非開,因為砂鍋有很好的保溫功能,若等沸騰時再調(diào)小火,它的后繼沸騰過程對湯品的“鮮”是一個損失。
而且這10分鐘里千萬不要揭蓋,“跑氣”了的湯就沒了原汁原味。
放鹽的學(xué)問
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湯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說下鍋時就放鹽,還是半熟時放,都不對。
鹽煮長了會與肉類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肉類里的蛋白質(zhì)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那么鹽該何時放好呢?記住了,鹽和別的調(diào)味品一定要在湯已燉好時放。
放鹽后轉(zhuǎn)大火10分鐘再停火,中途不揭蓋,不光味道全進去了,而且湯味更濃。注意,放鹽進去后不要攪拌。
器皿的選擇
很多人家里一燉雞湯,就會香飄四溢,老遠就讓人聞到了雞湯的香味,這是燉湯的大忌。
所以燉出這樣的湯是不理想的,因為雞的香味都流失了。要想燉出一鍋味道鮮美,齒頰留香的好雞湯,有幾個細節(jié)需要注意。
首先是器皿的選擇。多數(shù)時候,在家里做雞湯,器皿的選擇往往被忽視。很多人以為隨便選一個湯鍋就可以了,其實不然。一般性的湯鍋,或是鋁制的,或是搪瓷的,也有考究一點的,會選用砂鍋。這些器皿多是廣口的,香味很容易飄出去,煲出來的燙就沒有了一口濃香,建議選用窄口高身的瓦罐最好。
其次是,很多人在清洗雞的時候,因為怕油膩,所以往往會把雞油摘掉。實際上,雞油對燉湯大有好處。建議燉湯的時候,將雞油放在湯中,這在烹飪中有“以油養(yǎng)湯”的說法。
如果采用了上述的器皿,再用油來封住口,這樣雞香都留在了湯中,就不會香飄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