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超杰
摘 要:新疆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新疆以她豐富的旅游資源,民族特色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特別是國外游客來新疆旅游參觀。但新疆旅游起步較晚,依然有著很多的問題,旅游翻譯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尤其是宗教景點也存在著問題。本文通過對兩個宗教景點的翻譯的對比分析,淺談新疆宗教景點名稱的翻譯,認為直譯方法是宗教景點名稱翻譯方法的第一選擇。當名稱中含有少數(shù)名族語言詞語時采用音譯與直譯相結(jié)合的翻譯方法。最后提出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三原則。
關(guān)鍵詞:宗教景點;翻譯方法;直譯;音譯
隨著中國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海外游客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尤其是新疆。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之一,多種民族聚居和多種風(fēng)俗習(xí)慣交融的特點是最具有辨識度的旅游資源。大量的歷史遺跡,自然景色和傳統(tǒng)的多民族文化一直吸引著外來的游客。新疆自古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占全區(qū)人口的60%。清真寺和其他宗教設(shè)施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這些富有少數(shù)民族色彩的建筑物和設(shè)施,在新疆旅游業(y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國外游客更是為了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來到新疆,因此許多著名的宗教景點名稱的翻譯,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和新疆文化的途徑。一個成功的景點名稱的翻譯能夠向國外游客表達文化信息,并且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來游覽。由此可見,準確的景點名稱的翻譯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在景點名稱的翻譯中,有許多常見方法,例如意譯,改編,借譯,說明,直譯,音譯。本文主要通過兩個宗教特色景點“蘇公塔”和“阿帕霍加墓”的名稱翻譯,來探討新疆宗教景點名稱的翻譯。
“蘇公塔(Sugong ta)”蘇公塔是新疆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 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時期維吾爾族著名愛國人士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了恭報清王朝的恩遇,表達自己對真主的虔誠,并使自己一生的業(yè)績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蘇公塔又名額敏塔,之所以稱作蘇公塔,完全是因為該塔由額敏郡主的兒子蘇萊曼建造完成,故得名于此。在蘇公塔旁邊也有一個蘇公塔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對于這個宗教景點,也有幾種翻譯。例如“Emin Minaret”和“Emin Tower”。蘇公塔不僅是艾敏的雕像,也是少數(shù)民族做禮拜的宗教地點。兩種翻譯版本都是用直譯方法翻譯,但是他們在選擇用詞方面有不同的地方?!癟ower”這個詞有著“高聳的建筑物,可能自己用,也有其他例如城堡,教堂等多種類型”的意思,而“Minaret”這個詞的意思是,“穆斯林用來做禮拜的地方——清真寺,其塔頂上又高又細的建筑”。從這兩個詞的意思來看,解釋“蘇公塔”功能和特點,用“Minaret”明顯要好于“Tower”?!癊min Minaret”這個翻譯,說明了地點名稱并且包含了宗教色彩。直譯是在文化內(nèi)涵被包括在原文本中,鼓勵目標文本讀者和原文本讀者能夠做出相似的推測時使用,并且讀者從語言角度和文化角度都能夠完全理解文本。
“阿帕霍加墓(Apahuojia mu)”有“Abakh Khoja Tomb”和“The Apahojia Mausoleum”這兩種不同的翻譯版本。這兩種翻譯都是用直譯和音譯翻譯,但是在選詞方面有不同之處?!癆bakh Khoja”和“Apahojia”,這個人的名字,都是從維吾爾語翻譯過來的。阿帕霍家墓不僅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墓,也是一個家族陵墓建筑群,其中葬有著名人物——香妃,她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妃子?!皌omb”這個詞意味著“一座墳?zāi)?,尤其是在地面之上的巨大的墳?zāi)埂薄!癿ausoleum”這個詞意味著“一個巨大的石質(zhì)建筑,其中包括許多墓或好于墳?zāi)沟慕ㄖ薄倪@兩個詞語的解釋來看,在這種情況下,“mausoleum”要好于“tomb”的翻譯。因為根據(jù)以上簡短的介紹,得知這個景點是一個家族陵墓建筑群?!癿ausoleum”這個詞語能夠更清晰和正確地表述以上這些信息。如果我們選擇了“tomb”這個詞,國外游客可能會誤解這個景點就只是一座墳?zāi)?。當他們到達地方參觀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從景點名稱所了解到的信息與事實不同。上文提到,景點的名稱是景點的代表,它應(yīng)該包括景點的特點和最基本的信息,尤其是對于宗教景點來說。綜合以上這些原因,第二個翻譯版本“The Apahojia Mausoleum”更好一些。這里運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但它從選詞中說明了景點所包含的信息。從類似這樣的景點名稱,國外游客可以獲得關(guān)于景點最基本的信息,所以不需要意譯。直譯和音譯方法能夠更好地轉(zhuǎn)達新疆特有的文化。
新疆有它自己獨特的地理,語言和文化特色。新疆的景點名稱尤其是宗教景點有自己的特點:許多名稱包含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或發(fā)音。通過分析兩個宗教景點翻譯名稱,建議翻譯景點名稱時,譯者應(yīng)該遵循所規(guī)定的原則。第一選擇是直譯方法,因為直譯能夠充分地表現(xiàn)出最原始的含義。當最原始的含義與中文詞匯,語法結(jié)構(gòu)和修辭手法的序列相符或幾乎相符時,可以使用直譯。如果景點名稱存在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或發(fā)音,譯者可以將音譯和直譯一起使用,以便在不丟失新疆特色文化的情況下能夠說明新疆景點名稱和信息。其次,在翻譯時要正確用詞,重點要傳遞景點的文化內(nèi)涵。使用更準確的詞匯,就能夠更準確傳遞景點名稱信息。第三,在翻譯新疆景點名稱時,要考慮到新疆的地理特征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特色。新疆不僅以她神秘優(yōu)美的景色而聞名,也因為她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而聞名。所以對于宗教景點的翻譯應(yīng)該保留這些特色。
參考文獻:
[1]Shuttleworth, M & M.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2]陳宏薇.英漢翻譯基礎(ch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王秋生.旅游景點翻譯亟待規(guī)范[J].中國翻譯,2004(3):77-79.
[4]一舟.旅游英語翻譯偶得[J].廣西師范大學(xué)大學(xué)(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2 (1):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