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濤
摘 要: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從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通過尋求問題的解決來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課程改革的新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建立既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fā)展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物理教學;應用
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為了適應高中素質教育改革,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有必要進行課程改革。問題教學法是符合全面推進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更能激發(fā)學生動腦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1 問題教學法的概念及其應用的前提條件
1.1問題教學法的概念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它一方面構建了一個師生可以互動的平臺,另一方面有效地開發(fā)了學生潛能。在問題教學法中,“問題”是它的主線,目的是使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從而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習方法得到優(yōu)化,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運用問題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將知識轉變?yōu)閷W生根據(jù)問題進行探討的過程。針對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既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提高,又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激發(fā),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2問題教學法應用的前提
1.2.1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問題
教師是否了解學生的需求,是否掌握學生的學情,是問題教學法應用能否順利開展的前提。如果教師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問題,提出問題難度過大,就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問題探究活動的開展將無法實施。
1.2.2及時總結,了解學生
教師在和學生聊天、單元測試和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應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學生學習的特點,總結得出哪些內(nèi)容還需要在課堂上進一步講解。
1.2.3平等對待學生
教師在了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時,不應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在學生面前應適時放低身段,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此外,應虛心聽取學生意見,接受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質疑,不斷完善教學方法。
2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設置教學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式是要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在設置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對物理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基礎,通過設計一些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設計問題時,應該將問題情境化。物理知識是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教師要結合生活實踐設置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萬有引力與航天”時,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進行問題的設計,之后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探索和實踐,如樹上的蘋果為什么會落到地上?我們?nèi)右粋€東西為什么也會落到地上?等等。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nèi)容,給學生實際演示,讓學生明白地球是存在萬有引力的,任何一個物體失去外力之后都會落到地上,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2.2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中物理知識比較深奧,還非常抽象,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時,可以是學生共同參加,將學生分為幾個探究小組,先讓小組內(nèi)的學生共同進行探究,總結出知識點,然后在小組之間共同交流。在進行問題的設計時,教師應該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設計出符合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的物理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例如,在講“光的折射”時,對于光的折射實驗,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中的人數(shù)在5個左右,將小組作為觀察實驗的單位,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總結問題的答案,然后推薦一位代表進行回答。如,教師可以設置鋼筆放入裝滿水的玻璃杯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錯位的現(xiàn)象?手指放入水中為什么會變粗?等一系列的問題,并且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演示上述實驗,認真觀察,總結出相關的物理知識。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教學時,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為學生自己理解的知識有限,可能會考慮的不夠充分,因此會出現(xiàn)偏差,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2.3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問題教學法不單單是教師提問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還可以根據(jù)親身體驗,讓學生明確對物理知識的認識,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落到實踐,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且進行分析和解決。例如,在講“相互作用”時,不僅要讓學生明白相互作用的內(nèi)涵,還要讓學生自己提出相互作用的問題,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等。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結合教材對其進行講解,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解決學生的困惑。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問題教學法之所以可以運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中,不僅是由于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決定的,更是由于問題教學法以其強大的教學作用極大促進了高中的物理教學工作的進步。問題教學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還加強了學校學習氛圍的營造,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構建了堅實的橋梁。教師在進行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教學中的問題設置,要結合教學實際,科學地整合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問題,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魏正宏.讓學生面臨問題:物理教學中有效實施問題教學法的幾點思考[J].教海探航,2010.
[2]趙順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優(yōu)化實驗教學過程[J].物理教學,2008.
[3]張曉東.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1.
[4]康福玉.淺談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5(04).
[5]趙俠.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5(10).
[6]李德劍.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好家長,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