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摘要:當今社會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教學領域也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更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但是無論何時,教學效果都是一線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因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構建高效高中語文課堂,成為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就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做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
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證明,高中語文課堂效果欠佳現象屢見不鮮,這也成為每一位一線教師苦惱的現實。為了扭轉高中語文教學的當前困境,我以教學改革為契機,依據高中生實際不斷探索,以期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介于此,我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實際不斷探索,終于找到一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fā)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
(1)情境教學,激趣。新課程改革中,要實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需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要使學生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就需要提高他們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也能對要學習的內容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興趣的激發(fā),情境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讓他們接近語文來提高學習的興趣。
(2)利用朗讀,以讀促趣。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朗讀,通過對課文進行朗讀,能使學生在逐步對課文內容和深意有體會時運用正確的語氣進行閱讀。通過反復多次閱讀,學生從其中獲得的感悟更多,對閱讀也有了興趣。例如,在進行《雷雨》的教學時,我選了幾名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生的朗讀,讓其他學生通過傾聽然后對他們朗讀的語氣提出看法。學生的興致都很高,在不同的場景中能運用自己體會的語氣進行朗讀。經過一遍朗讀之后,讓學生對這些同學的朗讀效果進行評價,指出哪些地方還需要改正。然后進行第二次朗讀,在這次朗讀中,學生根據人物特征很好地把握了正確的語氣。
二、教材內容處理方法多樣化,活用課程資源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符合當今高中生的認知需要,因而作為新時代的高中語文教師,不能一成不變的采用落后的處理教材內容的方法,而應該活用教材優(yōu)質資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處理教材,以激起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高中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選自國內外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要對這些作品的背景進行延伸,使學生在深入了解文章時對語文產生興趣。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感悟,獲得體驗,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念。
(1)針對學生的基礎,用活教材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面對的是具有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讓他們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時,要使學生體會教材中文章的魅力,既要把教材中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內容合理地安排到課堂學習中,還要針對教材內容在寬度和廣度上進行擴展。例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學中,學生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網絡、四合院的特點之后,才能體會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閉”“忍”的精義。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這一內涵,才能體會作者對于傳統(tǒng)的“胡同文化”復雜的思想感情,通過結合作者的情感,學生品出“再見吧,北京胡同”所蘊涵著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學生在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理解之后,把這種地域文化引申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尋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建筑,研究本地人們的生活習俗,給學生提供研究的課題:茶館文化、飲食文化、農家樂文化……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生活中各種事物蘊含的意義,把語文課堂從學校延伸到社會生活中,促使學生把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體會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2)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使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需要從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出發(fā),依據教材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yǎng)。教學中,教師要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不要對學生進行死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把知識講活,使學生能活用學到的知識。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的內容,要能提高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教學,不僅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還要使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例如,在教學《竇娥冤》一課時,教師讓學生通過對文章進行閱讀來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不理解竇娥為什么有冤屈不和官員申訴,而是指斥天地鬼神?對于這個問題,我向學生講述了文章中的歷史背景,通過背景結合竇娥的身份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對文章有了更深的感受。竇娥訴說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動地驚天”。又因為竇娥的沖突對象隱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對象。由于內心的悲憤難以控制,便構成了對天地的怨恨與控訴。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既能使學生繼續(xù)進行思考,使他們的思維獲得發(fā)展,又能使學生對疑問具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促使他們繼續(xù)探究。
總而言之,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而,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在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中感受情緒的起伏,能體會到課文中的激情,為他們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提供條件。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閉門造車,只進行自己認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活動,而不參考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法,教師要結合優(yōu)秀教師在新課改中的做法,選擇適合自己和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使高中語文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使學生的語文思維不斷獲得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