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高職院校學生滿意度和學生社團的相關概念,并分析了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相關因素,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滿意度 學生社團
中圖分類號:G7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5-0126-01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是提升學生能力的主要平臺,學生社團的建設程度影響了學生對社團的滿意度,影響社團的發(fā)展,因此,在高職院校的發(fā)展中,必須注意學生社團的質量建設。本文主要探究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建設以及建設中的影響因素,最后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學生滿意度和學生社團的相關概念
學生滿意度,具體來說是一個心理意義上的抽象概念,滿意度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心理需求程度,屬于一種較高層次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需求。有關調查指出,學生的滿意度是指大學生在消費產品時,由于產品的質量或是服務達到學生的預期期望值,學生就會感到很滿意。高職院校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調查學生對學校某方面的滿意度,根據(jù)滿意度的實際調查情況進行分析,以解決學校存在的問題。
學生社團是高職院校的“第二名片”,在豐富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精神、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學生了解學校的第一途徑,學生社團的建設狀況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1]
二、高職院校社團影響學生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一)管理理念缺乏
將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看成一個企業(yè),這個企業(yè)的管理若不到位,將會影響社團的競爭力,不利于社團之間的競爭。由于高職院校的成立時間太短,主要精力放在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新校區(qū)建設方面,對于學生社團的管理力度較小,且經驗不足,還處于研究和發(fā)展階段,這會影響到學生對社團的滿意度評價。
(二)社團文化意識不強
高職院校的建校時間不長,社團尚且處于正在建設的階段,且文化積淀少,沒有形成社團的品牌建設意識,社團的活動層次并不高,加之學校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教學管理和小區(qū)建設上,對于打造社團的品牌和文化意識不強,使得社團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達不到學生滿意度。
(三)發(fā)展持續(xù)能力弱
由于高職院校的興起,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規(guī)模逐漸壯大,社團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社團管理者并沒有制定相應的社團發(fā)展規(guī)劃,人員選拔機制,再加上學校成立時間短,沒有文化積淀,即使制定了相關制度,也沒有得到規(guī)范執(zhí)行,使得學生社團的凝聚力不強。另外高職院校的課制很短,而且課程比較緊,學生時間少,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會加入社團。再者,社團的活動時間大多與高職院校上課時間相沖突,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社團的發(fā)展,以上三個原因說明了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弱。
(四)社團軟硬件設施缺乏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在建校期間,沒有做好生源估算,建設的活動場地偏小和偏少,社團的場地缺乏、設施缺乏,使得社團活動影響力大大減小。另外,學生社團軟硬件設施的缺乏會降低學生對社團的滿意度,不利于社團吸收新成員。
(五)社員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由于高職院校的課制較短,一般只有三年,很多學生在第二學年就已經搬出學校,外出實習。學生在校時間不長的因素影響了學校社團的建設,新生和老生相處時間不長,再加之高職院校課程緊張,社團老生和新生相處的時間大大減少,這些原因會使得社團成員無法進行有效溝通,降低了學生對社團的滿意度評價。[2]
三、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學生滿意度提升途徑
(一)明確社團定位
學生社團的存在是彌補共青團的不足,學生社團是共青團的拓展,是協(xié)助共青團完成成長服務、實踐育人、組織建設、思想引領的工作目標。根據(jù)上文分析,學生社團的定位必須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不和高職教育體系相沖突,找準契機跟上節(jié)奏。
(二)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
高職院校應將學生社團作為學生的“第二堂課”,學生社團也應做好和課堂教育的銜接,這樣能保證社團活動與課程制度不沖突,并且能吸收更多的學生進入社團。另外,需要增加社團的軟硬件設施,提高社團硬實力。
(三)制定社團制度
高職院校的相應管理人員應該合理地進行學生社團的管理,包括劃分類別、制定社團發(fā)展規(guī)劃,學校應盡量滿足學生社團的需求。另外,學生社團在進行新人選拔時,要注意制定相應的入團制度,限制會員行為。
(四)打造社團文化
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缺乏自身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后期建設中,必須注意社團文化內涵的培養(yǎng),形成社團的精神??梢酝ㄟ^策劃一些活動,促進“團員”之間的交流,提高社團成員凝聚力,另一方面還能增加社團知名度,吸引學生加入。
(五)打造社團品牌文化
學校可以將不同文化內容的社團進行分類規(guī)劃,比如吉他社團、象棋社團、圍棋社團、鋼琴社團、舞蹈社團等,各社團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3]
四、結語
由上文可知,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被多種因素限制,使得社團無法滿足學生滿意度,因此,必須增強社團的文化建設意識、品牌建設意識、制度建設力度以及增加相應的設備設施,以整體提高社團的實力,幫助學生社團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紅燕.基于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學生滿意度提升策略[J].職教論壇,2015(6).
[2]王穎,張鵬.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途徑的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5(5).
[3]毛鳳麟.淺談高職院校專業(yè)社團建設對提升學生就業(yè)能力的作用[J].石油教育,2016(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