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才科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學上的知識、定律、概念都源于實驗,必須通過實驗加以驗證。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捧和歡迎。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國家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方法
分組學習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提高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眾多物理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分組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物理學這門學科因其獨特的特點,所以需要特別的教學方式來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恰恰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然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關于物理實驗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作出如下具體分析:
(一)老師采取的實驗模式單一化
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常常在分組實驗之前就把學生所用的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等工具準備妥當,關于實驗報告也采取了統(tǒng)一的格式提前印刷好,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根據(jù)老師所給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實驗.這樣單一化的實驗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教學時間,卻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無法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進行實驗,更沒有深入思考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這些都無法達到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目的。
(二)學生實驗前沒有充足的準備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安排的教學時間畢竟有限,這要求學生最好能夠進行課前預習,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注意事項等等,這樣才能夠迅速進入物理實驗狀態(tài),達到最佳實驗效果。但是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實驗前沒有進行充足的準備工作,往往是等到課堂上按照老師的指示直接操作,甚至是一邊看書一邊進行物理實驗,這樣嚴重影響了實驗效率和效果。
(三)學生對物理實驗缺乏必要的興趣
由于初中生尚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有很多學生還是處于叛逆期,所以他們沒有認識到物理實驗對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在物理實驗課上也不認真對待每個實驗任務,常常出現(xiàn)學生拿著實驗儀器玩,到了實驗結束時就照抄別人的實驗結果的現(xiàn)象,這樣不但影響自己的實驗而且也影響整個課堂的學習進度。
二、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改進的探索
對于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中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老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妥善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保證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教學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具體的建議:
(一)提高教師素質
物理老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吸引下逐漸愛上物理,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老師還應該在課余時間提高自身的實驗技能,多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才能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例如: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當蠟燭處于二倍焦距的位置時,在光屏上的成像往往不容易準確地判斷出是否和原來的物體一樣大。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在一次次實驗中找到解決的辦法,成功地為學生展示正常的成像效果。
(二)實驗前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
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針對某個知識提出問題,根據(jù)生活經驗進行猜想和假設,然后分組討論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和設計的步驟,按照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讓他們經歷科學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例如: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時,先觀察腳陷沼澤地的圖片提出問題,用自己的兩個食指分別壓住鉛筆的尖平不同的兩端,體驗手指受壓后不同的感覺,加大力,手指的感覺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礎上進行猜想,再觀察書上圖片思考選擇合理的器材,分小組討論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時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然后請學生上臺展示討論的結果,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補充。
(三)老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正常的實驗教學流程是學生通過自習掌握整個實驗的思路和模式,必要的時候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實驗,比如有些問題學生討論后還沒能解決,這時需要老師對實驗中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和注意事項進行必要的講解。例如:進行物質比熱容的實驗時,基于以往的經歷,學生一定會認為比熱容是一個非常抽象難懂的物理概念,對與之有關的實驗也會產生畏懼質疑的心理,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在實驗前給學生進行一定的講解,消除學生的恐懼,從而加深學生對比熱容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四)實驗后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評估
通過實驗收集到證據(jù)后,分組交流收集到的證據(jù),還可以交流各自的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還可以比較各自的數(shù)據(jù),討論誤差存在的原因和如何在實驗中減少誤差,這樣可以進一步深化物理概念的建立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實驗的效果,讓學生的探究活動變得更加有效。
(五)創(chuàng)新實驗模式
傳統(tǒng)的實驗模式已經讓學生厭倦,為了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率,老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實驗模式。例如:老師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開展“看誰做得好”的評比活動,這樣的活動往往能激勵學生更認真地對待實驗,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物理知識的探索過程,大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高效地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老師不僅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還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另外,還要讓學生相互討論交流,進行展示,通過學生積極參與來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盡量豐富實驗教學,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