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丹
【摘 要】網絡資源也叫網絡信息資源,這種資源是數(shù)字化存儲,以多媒體的方式表達,存儲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中,并通過計算機的網絡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傳播和整合。這是一種非常全面且有吸引力的教學資源,如果能加以利用,非常有利于低年齡層幼兒的語言教學。然而,網絡資源琳瑯滿目,怎樣才能挑選到合適的、與幼兒身心發(fā)展匹配的素材,并對其進行有效應用,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網絡資源;教育應用
語言學習是幼兒教育中的核心任務之一,教學中要通過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對文字的興趣。有效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語言就教學,畫面更直觀,形式更多樣,能有效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比如幼兒園、學前班、小學一、二、三年級等。如果幼兒教師能篩選到優(yōu)質的教學網絡資源,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同時,也減輕教師的負擔,能正確引導幼兒合理對待“網絡”的概念,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網絡技術素養(yǎng)。
一、幼兒語言教育利用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
(一)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學習求知欲
幼兒語言教學中,繪本、兒歌、故事等都是普遍用到的教學手段。如果能通過網絡資源將其進行轉化,則可以由單一的教師說教變成形式跟多樣的表達,圖文并茂并與動畫結合,幼兒興趣可以更濃厚,也能讓幼兒感受到語言情感。
比如在幼兒園大班的《我要做個小海軍》的故事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欣賞與“大?!薄昂\姟庇嘘P的詩歌、或者音樂。課程之前,先預留家庭作業(yè),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將幼兒搜集到的資料整合,通過信息化設備,讓幼兒一起感受浩瀚的大海、一起聆聽大海的聲音、一起觀看海軍的艦艇、一起學唱與贊美海軍的歌曲。這樣的情境下,大家還可以一起舞蹈、游戲,整個課堂活躍有趣。不僅有文字的美,更有氣氛的烘托,與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形式相比,教學效果很有可能超出預期。
(二)擴大幼兒語言課堂的教學容量
同樣以《我要做個小海軍》這篇小故事來說,可以要求幼兒用比較連貫的語言,來描述他心目中的有關大海和海軍的經驗。當然,他們可能經驗少,不一定有很多,可以引導繼續(xù)搜集有關大海和海軍的照片。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影像作品,激發(fā)“做個小海軍”的熱情。在對大海和海軍有了直觀感受的認知基礎上,再引導幼兒進入故事中,激發(fā)幼兒思維。這樣不僅能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很可能要自告奮勇,積極上臺給大家講“他心目中的海軍”、他的愿望等等。最后,還可以設置音樂活動環(huán)節(jié),播放一首適合幼兒的歌曲,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更生動地表現(xiàn)對課文的理解,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提高語言教具制作的效率
幼兒語言教學需要制作大量的語言教具。以看圖說話來說,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創(chuàng)作一幅畫,這幅畫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品,對幼兒要有吸引力,還要考慮到操作性。而畫面一旦完成,則不能修改,且保存難度很大,重復利用的幾率也比較低。網絡資源卻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下載的素材可以直接使用,也可能根據班級語言水平的具體情況進行加工優(yōu)化。相比傳統(tǒng)的教具制作,更節(jié)約時間,保存也簡單,重復利用率更高。
二、幼兒語言教育利用網絡資源的注意點
(一)篩選并精簡優(yōu)質資源
幼兒語言教育的網絡資源非常多,形式也多樣,語音、視頻、PPT、音樂等等,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或資源平臺都可以快速下載。但是,不是所有的幼兒教師都能很好地篩選并應用,面對龐大且復雜多樣的網絡資源,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不一定全部都有。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掌握更多獲取資源的能力,要學會評估材料的有效性。如果是與課程內容相關度不大,或者主題相悖的,不能用。
(二)數(shù)量不宜過多
在語言課程中引入網絡資源,目的是豐富教學資源,提升課程教學效果。但是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在資源量的確定上要慎重,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如果不按照科學方法來使用,效果則可能背道而馳。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低年齡層幼兒的注意時間和注意焦點是很有局限性的。在一堂課程教學中,要有效利用他們的注意力。教師一定要避免,用太多的網絡素材而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師本身的課堂影響力,還會分散幼兒的課程學習注意力。老師們一定要明確,網絡資源是輔助、是錦上添花,但絕對不能喧賓奪主。事實上,教師的朗讀與講演會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動幼兒。
(三)重視幼兒發(fā)思維的培養(yǎng)
網絡資源引進幼兒教學課堂,可以對課本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有效利用,適當引導,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奠定基礎。但這個“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應該是引導。在素質教育的觀念指引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將其從被動灌輸這轉變?yōu)橹鲃蛹庸W習信息的主動者。因此,在幼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用“強制”方式來要求幼兒做什么,而應該是通過引導。比如在教小朋友刷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找一些“反面”教材,引導幼兒一起“找茬”,找出不對的地方,同時引導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總結
總而言之,幼兒語言教學如果能更多樣化,則更能啟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信息量。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也能促進發(fā)散思維、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讓幼兒在更加輕松且流程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表達,并進行再創(chuàng)造,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建設良好的氛圍,更好促進低齡端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天津幼兒師范學校心理組:有關學齡前兒童認知特點的實驗研究[M].幼兒教育經驗研究第一輯[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唐頌英. 幼兒園 FLASH 課件的開發(fā)與應用.
[3]白利霞,張海靜.2009.促進網絡教育資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4]賀芬芳.2011.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幼兒語言學習空間[J].新課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