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正盼
摘要: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是以學習任務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教師調控、幫助為輔的互動式閱讀交際教學。該模式的課堂結構具有動態(tài)性特征,學習任務與閱讀活動層次組合的程序描述了學習任務在實際授課中的編排順序和學生在何環(huán)節(jié)、以何種方式參與預期安排的活動的過程。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 應用 有效性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涵義
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task),將課堂教學的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從而培養(yǎng)其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是說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通過聽、說、讀、寫等活動,用所學語言去做活動,在做活動的過程中發(fā)展運用自己所學語言,教育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中用,學了就用。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Krashen區(qū)分出了兩個語言學習概念:學習(learning)和習得(acquisition)。學習是指通過教學有意識地學得語言;而習得則是指通過交際無意識地接觸語言系統(tǒng)而掌握語言。Krashen強調,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
Long提出,語言習得不可缺少的機制是“變化性的互動”,如學生通過改變話語來理解并獲取信息。例如,用“I dont understand.Can you repeat”等。這樣,學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簡單的語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輸入與輸出的機會。
二、《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語言教學立足于學生本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其特點在于:(1)通過語言交流可增強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的興趣與動力,達到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目的。(2)個人練習更加充分,每個同學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共同的活動中,同學們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3)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4)以學生為本,促使學生自主發(fā)展。(5)有助于將學習者個人的經(jīng)歷,周圍的生活與課堂學習緊密聯(lián)系。
三、任務型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閱讀課是初中英語課本以Reading形式出現(xiàn)的一種基本的課型。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往往是老師按照老辦法,只是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跟讀閱讀。然后,就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的語言點和語言知識進行講解,而忽略與學生之間的交際性參與,師生互動的閱讀活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失去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參與的機會,過分地依賴老師講解,這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在閱讀課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思考,每一節(jié)英語課任務的確定應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圍繞特定的學習目標和語言知識能力的增長點,設計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任務性強的多種語言活動任務,提供多媒體材料的視聽,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通過自主參與,積極合作,成功體驗,來提高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課堂中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在任務的驅動下,有選擇的獲取信息,他們是交際的主體,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互相傳遞和交換信息,充分發(fā)揮其語言交際能力。他們有自由的發(fā)揮空間,其不同的語言能力、不同的信息攝取量、不同的知識結構,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任務成果,體現(xiàn)個體差異性,充分發(fā)揮任務型教學在閱讀課中的主體作用。
四、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任務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只有根據(jù)目標有目的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務,達到交際效果。
2.任務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師在課堂實踐中,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空間,指導他們在有表達欲望的活動中得到結論。
3.任務的選擇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難合理。任務太容易或太難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任務型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講英語。
4.任務必須有一個結果并且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在任務完成以后,學生應該有一個成果??捎梅中〗M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教師進行評價等方式展示出來,使完成任務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也改變了以往教學中的以教學為中心的形式,轉而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是權威、導師和學者,而是交際中的一方,是課堂中的引導者,是交際活動中的促進者。在完成老師設計的各種各樣的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fā)揮較好的主動型和創(chuàng)造型,從而得到交際的機會和動力,有了較大的交際空間,因此學生可以領會、運用語言知識與交際知識,發(fā)展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以及交流、協(xié)調、合作等交際技能。
參考文獻:
[1]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