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蘭
摘 要: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tài),集中表現(xiàn)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課堂教學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shè)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為基礎(chǔ)或前提的?!闭^:“親其師,信其道?!敝挥袠?gòu)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才能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愉悅高效。
關(guān)鍵詞:師生;和諧;高效
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真誠的熱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學生。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一位教育專家曾說:“教育沒有技巧可言,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用心去愛孩子?!边@一點對于低年級的老師尤為重要。還記得第一次教一年級的一段經(jīng)歷。那時我剛從農(nóng)村選調(diào)進城,又從教大孩子一下變成教小孩子,而且是一年級的孩子,我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該怎樣面對他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用心跟他們交流,全身心地愛他們,不怕他們不跟我親近。然后我又請教了一些長期教低年級且很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他們多多指點。原來我的想法跟他們說的一樣,教低年級的孩子最大的技巧就是用心愛孩子。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耐著性子,耐心細心地跟孩子們交流溝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有時甚至感覺對自己的孩子都未曾那樣用心過。哪個孩子的鞋帶開了我?guī)退?,還要教會他系鞋帶,以免下次鞋帶開了無法系而將自己絆倒;哪個孩子的書取不出來了我?guī)退?,還要教會他區(qū)分課本,以免下次分不清而拿錯了書影響上課;哪個孩子的作業(yè)裝不到書包里了我?guī)退b,還要教會他裝書包,以免下次因不能按時出教室而緊張出問題等。諸如此類的事情,我都傾注了自己的愛心,耐心、反復(fù)地去做。實踐證明,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接受孩子的反復(fù)無常;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容忍孩子的屢教不改;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不厭其煩地幫他們系鞋帶、取課本、裝作業(yè)。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親近我們,我們的課堂才會變得和諧融洽。
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來自于教師巨大的人格魅力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精湛的技藝;不僅要有高尚的品質(zhì),更要有優(yōu)雅的舉止??傊?,一切都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人們常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逼鋵崳蠋煾菍W生模仿學習的榜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興趣愛好等,都會在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有些細節(jié)方面的要求,與其天天強調(diào),不如事事榜樣。因此,我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打掃好衛(wèi)生,站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們的到來;上課時,看到孩子們因個子小夠不著而沒擦干凈黑板,我會悄悄地拿起抹布擦干凈;課余,我會利用休息時間靜靜地坐在教桌邊,看看圖書角的書;放學,我總是關(guān)好門窗并一一檢查后才離開學?!绱朔N種,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樣無形中他們就會以老師為榜樣,堅持按時到校,愛干凈,靜學習,課堂上表現(xiàn)得特別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了,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這正如“陽光雨露,潤物無聲”。
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來自于教師博大的胸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修正自我的過程,因此,孩子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就在所難免。
作為教師,首先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能包容他們的不良習氣,更要給孩子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對于初次犯錯的孩子,教師做到寬容并不難,難就難在對于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犯錯的孩子,許多老師就失去了耐心,處理問題往往簡單粗暴,失去應(yīng)有的胸襟。我曾帶過一個十分聰明卻又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他可以說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每天一進教室門,總有孩子告他的狀,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更不省心的是課堂上他還時不時地給你來點小插曲,讓人特別頭疼。經(jīng)過許多次的耐心教育仍不見好轉(zhuǎn)后,我?guī)缀跤辛朔艞壍哪铑^;可靜心細想?yún)s又不忍心,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有辦法讓他跟你親近,然后走入他的內(nèi)心。于是,我嘗試用多種方法教育他、走近他,終于找到了對癥下藥的“好方子”,使他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堂上表現(xiàn)得特別棒,學得輕松,成績提高也快,完全不是原來那個調(diào)皮搗蛋讓人頭疼的孩子了。所以說,假如我們有一顆寬容之心,能包容孩子的過錯和沖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他,用自己的愛心感化他,久而久之,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充分尊重
老師不但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尤其要做到換位思考。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各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表現(xiàn)在課堂上就是各自不同的感受與見解。同樣的問題,思維的角度不同,見識不同,方法不同,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我們要尊重這種獨特感受,有時甚至很有必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想學生之所思,容學生之所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敢質(zhì)疑批判,暢所欲言;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思維活躍,高效愉悅。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