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麗但木·米吉提
摘要:眾所周知,學生的寫作能力差,教師作文教學難。但是,有沒有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的途徑呢?筆者結合實踐教學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素材的積累,大量讀寫,積累寫作素材,與教材相結合,教學結合生活,豐富寫作思路等加以有效性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指導;方法;技巧;探討
引言
作文教學中教師作文指導有效性是指教師遵循作文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適當?shù)闹笇侄?,考慮到影響作文指導的各種因素,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作文活動,以達到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發(fā)展的目的。目前,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怕寫作文,覺得無材料可寫,不會提煉文章的中心”。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多寫、擅寫,搜集寫作材料,學會提煉材料思想,升華寫作內(nèi)容。作文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作為語文教師,科學指導學生寫作,教會學生運用一定的技巧是關鍵。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要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首先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式。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將自己對生活的情感和感悟?qū)懗鰜怼=處熞_引導、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其次,教師要傳授寫作技巧,而不是寫作的模板。只教模板,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且毫無新意。當學生掌握了寫作技巧,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感寫作,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更真實,才能寫出好文章。最后,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并采用激勵的方式多鼓勵學生,給他們寫作的自信,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出來。
二、注重學生素材的積累
學生的寫作離不開素材的積累。由于常見的作文類型中,大部分文體都需要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舉出例子,但是,學生平時缺少對相關素材的積累,這會導致他們在需要舉例時沒話可說,或者是若干例子重復使用的情況常有出現(xiàn)。學生作文素材積累的越多,在寫作的過程中能用上的也就越多,這樣,也會在一些論題的寫作中舉出令閱卷教師眼前一亮的例子,使作文取得理想的分數(shù)。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加強指導學生積累素材,例如,提醒學生多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事新聞,多購買并且閱讀一些作文素材類的課外書籍與資料。相比較于語文教材,這些素材更生動有趣,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在積累素材的同時培養(yǎng)對作文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課文《端午的鴨蛋》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完成后布置一篇作文讓學生去寫。“記憶中的美食”讓學生回味生活中曾經(jīng)品嘗過的美食并且對其進行回味與描寫,鼓勵他們在記不清準確的食品名稱時上網(wǎng)或者查閱資料進行搜集整理。這種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指導他們積累素材,指導寫作,使學生積累大量豐富素材的同時,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和整體的語文成績。
三、大量讀寫,促進作文水平的提升
部分學生畏懼寫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感到“無話可說”。要想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的問題,通過大量的讀寫積累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定期觀看報紙、電視等新聞內(nèi)容,要多了解時事,與時俱進;每天都要堅持寫日記,將生活中發(fā)生發(fā)現(xiàn)的趣事及自己的所思所感及時記錄下來,在適當?shù)臅r候運用到作文中。每周學生也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閱讀課外讀物,同時做好摘抄,為寫作不斷積累素材。教師也要定期開展小練筆訓練,將積累的素材靈活運用到作文之中,讓他們都有話可說。教師也要適當倡導學生書寫自由作文、讀書體會、觀察日記等多種形式、題材,多種主題的作文,這也能消除學生的寫作思維的限制,讓他們能真正將作文作為表達情感的一個平臺,提升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寫作技能,使全體學生都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來。
四、與教材相結合
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幾乎都是出自大家之手,對學生寫作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在進行作文指導教學中,回歸教材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課本中的內(nèi)容學生基本都認真學習過,印象較為深刻,而且掌握得比較扎實,是良好的寫作素材。假若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能合理使用課本上的內(nèi)容,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有吸引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教材中的課文思想內(nèi)容眾多,也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啟發(fā)他們獲得寫作的靈感。例如,課文《背影》。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并且抒發(fā)了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與無限感激之情的中心內(nèi)涵。教師在指導作文教學時,一定要充分利用該篇文章的主題,指導學生圍繞“我的父親”寫一篇作文。同時要恰當借鑒文章中的抒情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在訓練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技能。
五、教學結合生活,豐富寫作思路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應用學科,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作文教學也不例外??v觀各國名家名著,無一不是在生活元素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作的。故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將教學和生活結合,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例如,在人物寫作指導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鑒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使學生明確,在描寫人物時除了要仔細觀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外,還要用事物襯托人物的性格特點。寫人離不開事物,但是,事物大都是在生活中發(fā)生的,所以,一定要結合生活中的事物突出人物的特征。在教授完學生寫作技巧后,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注意觀察,寫一篇生活中自己最熟悉的人。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通過不斷觀察自己身邊的親人與朋友,再結合生活中的事情,將所熟悉的人物形象描寫得生動逼真,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寫出來的文章也更具吸引力。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形式下形成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既是對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一種沿襲,同時也是對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的一種突破。在作文指導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方法及寫作特點展開指導與幫助,鼓勵學生將自我感悟?qū)懗鰜恚屗麄兌寄芡ㄟ^自主學習,不斷尋找屬于自我的寫作風格和寫作特點,在此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不斷提升寫作水平,使寫出來的文章更具吸引力,別具一格。
參考文獻:
[1]潘樂平.淺探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指導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9)
[2]周賢.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013.14.
[3]閆小會.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探究[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