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到來,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隨之,在我國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擴大對外開放的程度,增強國際競爭力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是其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內容。同時,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合作辦學一直是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關鍵性途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作者以吉林省中外合作辦學為基點,對其現狀及策略予以了探討。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8.9
在新形式下,教育國際合作和交流的相關方面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就中外合作辦學來說,能夠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不斷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向前發(fā)展,能夠使我國教育在國際中更具有影響力,成為人力資源強國。但就中外辦學的現狀來說,并不樂觀,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采取可行的對策予以解決,不斷促進中外合作辦學向前發(fā)展。
一、吉林省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
吉林省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2個。中外合作辦學步入更高的發(fā)展階段,走上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擁有全新的發(fā)展面貌。就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來說,其存在的問題具有多樣化的特點。
1、生源質量低下,增加了教學難度。
對于中外合作辦學來說,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學形式,生源質量低下是加大教學難度系數的關鍵性原因,是合作辦學道路上的障礙物。中外合作辦學生源大都是那些高考剛夠分數線,想要通過這種形式來獲取本科文憑,出國繼續(xù)深造的機會,而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大都較差。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課程主要以全英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由于受到中國傳統型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很難消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師不具備綜合素質
從某個側面來說,雄厚的師資力量是中外合作辦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元素。隨著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設立,教師隊伍已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全面認識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但就已有的師資力量來說,中、外方都沒有達到對應的辦學水平。一是:中方教師資源方面。大部分教師嚴重受到我國已有教育理念的影響,也沒有接受過國外不同的教育形式,對其辦學理念并沒有客觀而深入的認識,甚至產生誤解。以至于中外合作辦學理念不能落到實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二是:外方教師資源方面。如果過多引進外籍教師來建設師資隊伍,也使中外合作辦學困難重重。主要是因為這些外籍教師對中國文化、教育理念并沒有更深入的認識,大都之后講外語。由于各自語言不同,中、外方在教學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語言障礙,不能把課本內容的意思準確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識。
3、引入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較少
在新時代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項目日益增加,但所引入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不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引進外方優(yōu)質資源的過程中,我國很多高校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也沒有對已有的資源進行系統化地考察,深入了解其核心,造成所引進的教育資源參差不齊。為了引入更多的生源,一些合作辦學院校并沒有深入人才市場,做深入的調查研究,也沒有綜合考慮自身的辦學情況,盲目地開設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yè)”、“新專業(yè)”。
二、吉林省中外合作辦學優(yōu)化策略
面對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已成為新形勢下迫在眉睫的事情。這是對我國現代化教學規(guī)律的順應,是更好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外合作辦學真正實現自身價值,實現國際化高等教育的必然舉措。因此,本文作者對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分析。
1、不斷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
在中外合作辦學方面,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進一直是其關鍵性問題,也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對于這方面,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需要深入國外教育市場,建立完善的資格認證機制、質量認證機制。在引進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對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相關方面進行深入學習,注重優(yōu)質教育管理資源的引進,特高引進資源的整體層次與質量。第二、合作辦學院校需要結合國、內外市場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學院對應的專業(yè)。
2、不斷強化英語教學
就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畢業(yè)生來說,具備一定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隨之,英語教學、雙語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的一大特色,對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提高引起高度的重視,不斷適應多樣化形式的教學需求,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一是:英語口語教學方面。合作辦學院校需要聘用外教進行授課。同時,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程內容需要,適當增加口語課的課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二是: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訓練為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
3、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需要縮短各方面的差距,比如,人才培養(yǎng)綜合素質。對于這方面,要對國外大學創(chuàng)建教師國際化的先進經驗予以借鑒。以專業(yè)課程具備的特征為基礎,以“請進來、走出去”為戰(zhàn)略理念,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請進來”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引入具有國際化特點的教師資源,為合作辦學院校注入新鮮的血液,并通過各種激勵措施留住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第一、要不斷吸引那些國外留學人員歸國,來擔任相關專業(yè)的教師。第二、引進優(yōu)秀的外籍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授課。定期安排一些優(yōu)秀的國內教師出國深造學習,不斷加強國際教育交流。以此,來完善已有的師資隊伍結構,不斷提高整體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總而言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解決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其現狀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它能夠不斷完善我國已有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支具備高素質、具有國際化水平的教師隊伍,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中、外教育軌道相結合。同時,它有利于促進新時期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更多市場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使我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強國。進而,使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的轉變,擁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芶雁. 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及未來發(fā)展探究[J].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5,01:127-129.
[2]王永琦. 中外合作辦學的探索與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2,02:12-13.
[3]賀中輝. 論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 職業(yè),2015,14:27-28.
[4]王悅,房紅. 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4,02:123-125.
[5]孫巍,韓偉,李美旭. 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問題及改進策略[J]. 現代教育管理,2014,08:97-101.
[6]陸根書,康卉,閆妮. 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問題與發(fā)展對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75-80.
作者簡介:張旭(1977- ),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職于東北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功能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