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興趣是誘發(fā)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內部動因,基于這一點,我進行了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性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興趣的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只有潛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教學中去,時間一長,學生才能在上地理課時感到輕松愉快,覺得既能學到知識,又是一種享受,從而形成愛好地理的良好學習風氣。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初中地理教學、嘗試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5
素質教育雖然實施了多年,但初中地理教學仍然不夠受重視,地理學科在教學時間上,課時少、時間緊,且學生學習不夠重視。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好地理,興趣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關鍵在于老師的正確引導,并且在學生學習興趣增加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本人在包鋼九中任職多年,發(fā)現(xiàn)對于失去中考應試壓力的地理教育,興趣教學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學認為:興趣是誘發(fā)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內部動因,基于這一點,我進行了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性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1、用多種方式引入新課
新課的導入如果具有藝術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地理知識的結合點,用生動的描繪會大大地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求知欲狀態(tài)。比如講印度的時候,以設問方式引入:“《西游記》同學們都看過,唐僧要去西天取經,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現(xiàn)代的印度。印度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今天咱們也去取一回經?!苯涍^這樣的導入,學生興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
2、巧借古詩文、歌謠諺語教學
把古詩名句中優(yōu)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由此創(chuàng)設聽課之最佳境界,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基礎。如講氣候時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講氣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地球公轉自轉時用“醉時不覺乾坤轉,醒來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講地形地勢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講滄桑之變時用“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吳空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地理教學中恰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qū)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諺語講解生態(tài)平衡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特點,言簡意賅,富有啟發(fā)性。引用“不違農時”、“搶季節(jié)”諺語,可使學生充分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季節(jié)性特征。講內蒙古時用“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穿插趣味故事教學
在地理教學中根據(jù)講授內容恰當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對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例如,利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利用地理漫畫教學
教學中結合講授內容,選用適當?shù)牡乩砺嬜鬏o助,既生動形象、寓意深刻,豐富課堂活動,易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如在講解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選用一幅“小鳥的悲哀”的漫畫。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guī)ё甙桑 比缓笳覍W生回答:這幅圖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由于濫伐森林,造成了環(huán)境嚴重惡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理想棲息地,產生了生存危機,所以,小鳥要伐木工人把它帶走。
5、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
只有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掌握地理知識對他們現(xiàn)在和將來的學習、生活具有意義,才能產生學習地理的欲望,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我們要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關于生活和社會所關心的地理問題的講解和中肯的分析,使他們覺得學習地理對他們確實有用。這樣,就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吸引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講到同緯度地區(qū)夏天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天則陸地氣溫比海洋低的時候,講解原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糖炒栗子”,當炒栗子時總往鍋里放沙子,原因就是因為沙子升溫快,降溫也快,同學們一下子就能理解為什么夏天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天則陸地氣溫比海洋低,同時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興趣的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只有潛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教學中去,時間一長,學生才能在上地理課時感到輕松愉快,覺得既能學到知識,又是一種享受,從而形成愛好地理的良好學習風氣。
學生時代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過程最為珍貴、不容忽視的內部動因,引導得當,而不斷給學生以 學習樂趣的體驗,最后可深化為志趣,使他們受益終生。因此興趣是教學研究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教師自然也就永遠負有培養(yǎng)的重任。
總之,任何學生學習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應自覺地、積極地、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興趣這個因素,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