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湖湘詩媛的文化品格

      2017-10-27 04:28聶欣晗
      船山學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文化品格

      聶欣晗

      摘要:

      湖湘詩媛在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浸潤中,培育以家族、姻親、地緣為核心的女性詩學文化圈,不僅承傳了深厚的屈騷傳統(tǒng),而且形成了經(jīng)世致用的價值取向、異乎尋常的堅貞之德與卓越的性別識見,呈現(xiàn)獨具地域特征的文化品格,成為湖湘文化的有機組成。

      關鍵詞:湖湘詩媛;文化品格 ;湖南女士詩鈔所見初集

      道光十四年(1834),毛國姬有感于前人“于湘蘭沅芷,采擷寥寥”,“欲使湖湘近時吾屬之頌椒詠絮者,不至湮沒”①,乃用心輯錄《湖南女士詩鈔所見初集》十二卷,共收錄湖南籍詩媛131家,詩作近2000首,成為收錄湖湘詩媛作品最多的一部詩歌總集。湖湘詩媛在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浸潤中培育出以家族、姻親、地緣為紐帶的女性詩學文化圈,承傳悲慨激越的屈騷之風時,還形成了經(jīng)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守凄婉多情的貞烈之德、具先知先覺的性別識見等有鮮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品格,成為湖湘文化的有機組成。

      一、貞烈之德與凄婉之音的綿延

      從遠古時起,湘女多貞烈。據(jù)晉代張華《博物志》卷八記載:“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聞帝崩而痛絕于君山的傳說凄美而神圣。斑竹、湘妃、湘靈更成為堅貞愛情的文化符號,為湖湘文化涂抹上“貞烈”這一凄婉底色。

      正如君山二妃墓對聯(lián)所云:“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毕媾嗲槎懥业奈幕犯窬驮谌绱霜毺匚幕脑搭^中豐潤起來,生守死殉者比比皆是?;蛭醋侄毓?jié),如益陽郭氏;或為亂兵所掠,誓死不從,如王素音;或因丈夫遠戍而獨守空房,如胡安與李源;更多女性年輕守寡,如吳竹鄰、覃樹英、車夢余、長沙榮氏、郭步韞、郭友蘭、王慈云、周詒蘩、周翼杶、李星池、楊書蘭、楊書蕙、郭筠、黃婉璚等均早寡,年輕者僅十六歲。更為震撼的是,不少女性選擇了死殉,如杜湘娥、益陽陳氏、李玉容、江峰青、成達娥、邵陽尹氏、長沙黃氏、丁玉蟾、何慧生等,均以非常手段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能詩女性將各自的清操勁節(jié)見于詠言,就有了諸多絕命詩、孀居詩、悼亡詩、閨怨詩,悲惋之音不絕。杜湘娥之詩事在《明詩綜》《武岡州志》《辰州府志》《長沙府志》等書中均有記載,其《絕命詩》曰:“遠涉風濤誰是伴,深深遙祝兩靈妃。”②表白自己是湘妃同道中人。李玉容《哭外》曰:“斑竹有痕俱是淚,令人千載仰靈妃?!雹垡惨园咧衽c靈妃支撐自己的信念。毛國姬評其《悼別十二首》曰:“其悼別諸作,哀激回飆,如聞嗚咽,則九歌之遺響也?!雹芩齻兙韵驽难城闉榘駱樱暗们迕?,紅顏何足悲?!雹葑非蠊?jié)烈清名而不惜生命,壯烈而悲惋。

      如錢衡齡《孀居感賦》所云:“凄涼冷月荒山冢,寂寞殘燈獨坐人?!雹捩拙诱卟粌H要忍受寂寞孤獨的情感折磨,還需面對生活難以為繼的窘?jīng)r。當她們在以十指謀稻梁的艱辛生活中尋找心靈慰借時,如周壽齡《冬夜》所云:“三更漏凍人聲靜,惟有詩書慰寂寥。”⑦詩文成為不離不棄的知己。

      女性貞烈之風與主流社會的推波助瀾緊密相關。宋盛慎《歸寧日題〈姜烈女傳〉后》的寫作原因是家人“示我奇文傳烈婦”。石承楣《讀呂新吾先生〈閨范〉題詞》洋洋大觀共138首,與呂新吾細致入微地宣傳女性德行緊密相關。直到清末,毛國姬選輯《湖南女士詩鈔所見初集》時,“意在激揚表著,有關節(jié)義者必收入,期有合女史之箴,無失性情之正。”激揚節(jié)義,足見扎根湖湘之深。

      二、屈騷之風與悲慨之氣的氤氳

      “自來香草偏因地,聞訊湘沅說美人?!雹嗲浴跋悴菝廊恕眰鹘y(tǒng)樹立起來的屈騷精神是湘楚文化的精髓。正如黃侃為民國詩媛陳家慶《碧湘閣集題辭》所寫:“蘭芷芬芳自古今,湘流渺渺洞庭深。”⑨蘭芷芬芳的屈騷傳統(tǒng)如渺渺湘水、茫茫洞庭氤氳著這方詩媛,無論是詩歌意象的傳承、語體特征的表達、還是人格精神的砥礪。

      于是,香草、湘靈、湘妃、蘭花、斑竹、楚辭等屈騷特有意象成為頻繁借用的情感寄托物,如:

      斑竹有痕多是淚,布帆無恙一開顏。(左壽貞《舟過君山大風》)

      傷心訴靈瑟,余韻咽湘波。(劉照《題〈清湘樓詩鈔〉》)

      叢綠蕭騷斑竹暗,雨聲多處吊湘君。(黃婉璚《湘江夜雨》)

      騷體詩歌的標志性特征是“兮”字句與楚語聲韻,湖湘詩媛自覺學習這一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語體形式。李湘鸞《閨怨雜擬》四首均為騷體,詩句如:“秋風瑟瑟兮秋色蒼涼,長笛一聲兮獨夜神傷。”“落葉蕭蕭兮夢難成,托柔翰兮宿離情?!雹庾髡哂昧饲镲L、秋水、落葉、美人等與楚騷體詩歌相同意象來表達悲秋情緒,四首均為“兮”字句。又如羅金淑《霜葉黃》:“西風颯颯兮秋氣深,萬木蕭蕭兮霜露清。浮云亙天兮黃葉滿林,羈人懷土兮聞暮砧。”B11也以“兮”字詩訴說悲秋之情。

      最令人感慨唏噓的是屈騷中那份憂時愛國的慷慨之氣與壯志未酬的悲怨之情。屈原的“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奠定了湖湘文化憂時悲慨、以死明志的愛國之基。湖湘詩媛自覺將之融入女性詩學血脈中。周詒蘩、李楣、郭筠、何慧生、唐群英、張默群等人多敘寫社會現(xiàn)實、反映戰(zhàn)亂,抒發(fā)愛國憂國情懷,慷慨悲壯,意氣昂揚。如經(jīng)歷了咸豐之亂的周書蘭《賊退喜次商農(nóng)表弟》曰:“烽火銷盡楚江東,卻后倉皇感慨同。喜與阿連同酌酒,新詩猶帶殺聲雄?!痹娙诵老灿诜闊熞驯M,田園恢復寧靜,為了慶祝勝利,與兄弟舉杯同慶勝利時猶帶有殺敵雄風。郭筠詩歌對當時國家所發(fā)生的大事幾乎都有反映,如《閱申報有感》:“漢使乘槎解組歸,憂國憂民壯心違。烽煙未燼徒申約,劃界難清已失幾。杜老酸吟聊志慨,賈生垂涕事應非。和戎稍喜邊防弛,海宇何時泯禍機?!痹娙艘远鸥Α①Z誼的憂國憂民為榜樣,僅從“憂國憂民壯心違”一句就可以感受女詩人深深的壯志未酬之憾。

      三、湖湘之學與經(jīng)世之用的取向

      南宋時期,湖湘學者開創(chuàng)了具有地域性的湖湘學派。以性為本體的理學思想和重踐履的經(jīng)世務實學風是湖湘學派的主要特征。B12湖湘詩媛也傳承了這種學風。endprint

      經(jīng)世務實學風直接影響了湖湘詩媛的詩學觀與詩風。明顯不同于其他地域詩媛的是,她們很少有自貶、自毀、自匿的寫作行為。戴珊云:“德以身為基,學以固為本。婦職司中饋,讀書亦何損?!R?,書中有華袞。”B13她們認同才德兼?zhèn)涞呐圆拍芨寐男腥松氊?,因此,女性讀書寫作應該被認可。“平生幾得驚人句,一代誰傳后世名?!盉14湘媛們非常珍惜得之不易的詩句,希望能流名于世,幾乎沒有諸如“焚余”之類的詩作與詩集出現(xiàn)。在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中,清代詩媛使用以“紅余”“織余”“紡余”“爨余”等名集者有數(shù)十部之多。

      湖湘理學還影響著湘媛的創(chuàng)作題材,詠史詩、農(nóng)事詩、時政詩的創(chuàng)作傾向與學問化、經(jīng)世務實理念緊密相關,詠史懷古一直是考驗詩人學識的重要詩題。郭佩蘭、周詒端、周翼杶、李星池、李楣、楊書蕙、劉鑒等人的詩歌大多意境闊大,氣勢雄渾,很有須眉氣象。周詒端詩集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詠史懷古詩,多達五十余首,分詠自秦始皇到南宋的五十位著名歷史人物,足見作者博通今古的學識。從戴珊《讀史》得知,她從戰(zhàn)國時期的《荊軻傳》一直讀到南明王朝的秦淮八艷傳文,并用詩歌來抒寫自己所得。詩媛們史識越多,史膽就越壯,風云變幻的歷史在她們筆下鮮活演繹。如吳家楣《赤壁懷古》:“江濤浩浩亂風秋,吊古來從野鶴游?!喽院相蛣⒈?,虎子還應笑仲謀。烽火未消降表出,只今巉壁使人愁?!盉15面對赤壁的浩浩江濤,筆端描畫當年的英雄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時,對風云人物劉表與孫權盡情嘲笑。羅金淑《楊妃》則曰:“異志胡兒久釀成,江山豈必美人傾。六軍盡乞紅顏死,敢向君王怨薄情?!盉16批駁世人常說的紅顏禍國論,指出正是君王的薄情與六軍的誤識造成了楊妃的薄命。

      與大多田園詩借以表達高潔隱逸情懷不同的是,“結廬依山澤”的湖湘詩媛心系田園,書寫閑適而真實的農(nóng)家生活。劉松濤《江村》《村居》《家居》《幽居》無不洋溢著濃濃的田家風致而又“寓情閑逸,發(fā)音溫雅”B17。如《江村》云:“芳草綠鋪茵,槐陰接四鄰。柴扉臨葦岸,魚鳥自親人?!盉18芳草與槐蔭鋪就了滿村的綠意,臨葦而建的柴扉前,飛鳥與游魚成為親密的伙伴,一幅水鄉(xiāng)漁村恬淡自然景象躍然筆端。這是農(nóng)村生活清苦的真實再現(xiàn),也是詩人清貧雅致的生活情趣的詩意表達。

      湖湘詩媛秉承務實濟世之心,頗多關注時政,李楣、宋盛慎、周挈、凌興鳳等均有不俗表現(xiàn)。李楣《望歲行》曰:“年年春浪瀉江瀆,漫入農(nóng)田漂嘉谷。哀鴻嗷嗷靡所依,懸耜嗟嘆空仰屋。四方謀食苦流離,異國何時復邦族?詩歌直接抒寫當時的湖湘景況:每年春天洪水漫漫,農(nóng)田被淹,哀鴻遍野,百姓無所依靠,所以詩人期盼寰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yè)。宋盛慎《閔旱》詳細描述了旱魃為虐給農(nóng)村帶來的殘酷景象:“嘉禾方苞槁將死,瓜圃蔬畦焦欲然?!盉19就連蜴蜥、蚰蜒等動物也改變了習性:“蜴蜥入甕久遭縶,蚰蜒粘壁無余涎?!痹娙伺c望雨欲穿的農(nóng)民一樣焦心,“朝朝披發(fā)拜木偶,夜夜布席占金錢”。用農(nóng)家特有的方式如拜木偶、占卜等祈禱上天普降甘霖。周挈《田家雜詩》六首詩中,有“雞犬嬉道傍,牛羊雜川谷”的田家物華,有“日夕餉馌還,繅車終夜聲”的農(nóng)事辛苦,還有“但求四體蔽,寧復求余嬴”“溪流濯足歸,一飽愿已足”的平和心態(tài),可謂田家知音,表現(xiàn)出詩人以農(nóng)耕為本的民本思想,受到名家好評:“《田家》諸作,尤不似閨閣中語?!盉20

      湖湘詩媛甘當賢內(nèi)助,在相夫教子中既能分憂,又能在精神上進行鼓勵與督促,成就了不少湖湘名人。勞文桂《夜紡聽外子讀書》云:“詩書君自勉,鹽米妾能愁?!盉21鼓勵丈夫安心詩書,至于家庭所需的柴米油鹽之張羅則留給自己去應付。周氏姐妹的助夫進學更被傳為嘉話。晚清名臣左宗棠妻周詒端《秋夜偶書寄外》云:“書生報國心長在,未應漁樵了此生?!绷裾煞蜃笞谔牟灰艞壒γ?,不能以漁樵身份了此一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張聲玠妻周詒蘩《贈外》曰: “不須淚落窮途轍,何必門多長者車。偕隱縱無三畝地,謀生幸有一囊書。檐喧燕雀春初老,徑掩蓬蒿意自如。惟念白頭慈母德,雄心未敢付樵漁?!鼻八木涫窃陲@示詩人的淡泊名利及歸隱之心,后四句則在盡孝的名義下,力勸張聲玠不要輕言歸隱而放棄雄心壯志。三舉會試不第的左宗棠和七次會試落第的張聲玠都是家境清貧且久困科場之人,如果沒有妻子的一再支持和勸慰,很難想象他們能否堅持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周氏姊妹能夠常年堅守孤獨和操勞,從不動搖丈夫求取功名之心,這種動力恐怕與她們自己對功名的熱念有關。

      湖湘詩媛也堅持務實的教子成立理念。因為左宗棠長年在外,周詒端把教育兒子們的啟蒙教育全部承擔起來?!皟焊θ龤q,即削方寸版書千文,日令識數(shù)字,檢前人《養(yǎng)正圖》為其講釋,坐立傾敧,衣履不整,必呵之?!盉22左宗棠給兒子左孝威的書信中言及:“家下事我無心問及,一切有爾母在,謹聽教誡?!盉23可見周詒端治家有方,取得了左宗棠的全部信任。另有張氏《示兒》曰:“大塊光陰須愛惜,休將事業(yè)讓前賢?!盉24以不讓前賢的訓誡敦促兒子愛惜光陰,努力學習。朱瑞妍《偶成,示持謙持謹兩兒》:“會得窮通理,悠然閉草廬。人憑工狡獪,天已定乘除。雪后梅無恙,風前柳自如。綃囊螢火在,莫遣夜光虛?!盉25既教育孩子盡人事聽天命的窮通之理,表現(xiàn)出通達的人生觀,也告誡要腳踏實地,學習車胤囊螢的刻苦精神。

      無論是作詩、務農(nóng),抑或相夫教子,湖湘詩媛都體現(xiàn)出明顯的實用主義傾向,這是湖湘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四、“三緣”之態(tài)與性別之識的啟蒙湖湘女性以血緣、姻緣、地緣為基礎形成數(shù)個閨秀詩群,為女性文學奠定了發(fā)展的基礎與延續(xù)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湖湘文化史上獨具性別意味的文化生態(tài)。

      湖湘女性詩學對家族文化的依賴很大。周際華《麥香山房詩集序》指出:“所謂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其觀摩者近也。況家傳詩教,風雅宜人,有不目染耳濡,相率而起興者耶?”B26一人導于前,數(shù)代繼于后,一個家族詩群必須在濃厚的詩學氛圍下歷經(jīng)數(shù)代發(fā)展而成。湘潭郭氏、湘陰李氏、湘潭周氏、湘鄉(xiāng)曾氏、寧鄉(xiāng)黃氏、長沙李氏與黃氏、楊氏等均風雅滿門,形成了數(shù)個后先相繼或相互交織的家族閨秀詩群,撐起了湖湘女性詩國的大部分天空。endprint

      湘潭郭氏乃“名冠湖南的第一大詩媛家族”B27。在嘉慶、咸豐年間,郭氏閨秀四代相繼,有詩集《湘潭郭氏閨秀集》行世而“震驚京城”。據(jù)編者郭潤玉回憶:“吾家詩事以姑祖母為先導,一傳而至兩姑母,再傳而至諸姐妹,皆嗜詩共性成焉者?!盉28首開風氣者為郭步韞。郭步韞自幼熟讀經(jīng)史,號為女博士,善作詩,早寡后回母家依弟,畢生傾力以詩教侄女和侄孫女,相與講習唱和,為郭氏閨秀詩群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第二代閨秀詩人有郭友蘭、郭佩蘭,是郭步韞的侄女;第三代有郭漱玉、郭潤玉、王繼藻等。第四代有郭秉慧。正如郭漱玉所記:“自幼蘭閨學吟詠,一家機杼度金針。”B29郭氏閨秀詩群延續(xù)四代而不衰,與女性長輩的啟蒙和熏陶密切相關。湘潭周氏為湖湘第二大詩媛群?!洞仍崎w詩鈔》收錄9位家族詩媛詩作,以王慈云為開端、以周詒端為核心,以周詒蘩為最高成就者,也是一部以女性血緣關系為中心的詩文總集。慈云老人出身書香門第,幼時便工詩,有識鑒,丈夫去世后,如左宗棠所言:“自先外舅撒手后,惟課女及諸孫讀書史及女工雜作而已?!盉30她利用絕大部分閑暇時間來教導后輩。女兒周詒端、周詒蘩、侄女周詒挈、周雅宜、孫女周翼杶、周翼枃,外孫女左孝瑜、左孝琪、左孝琳、左孝瑸均在她的教育下各有成就。湖湘詩媛的家族性特征還頗有特色。詩文集的出版不以男性血緣關系為中心,將女性詩文集附于男性詩文集之后,而是以女性血緣關系為中心形成文學作品集刊刻,代表了一種新的家族觀念的興起,也折射出清代中后期封建倫理思想出現(xiàn)松動,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女性自主文學意識加強。沈善寶就曾指出湘潭郭潤玉輯刻《湘潭郭氏閨秀集》的目的是“以志家學”B31。

      “文學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而文學世家間的聯(lián)姻更進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學。”B32湖湘女性文學的發(fā)展印證了這點。據(jù)考:“湘潭郭氏、周氏、湘陰左氏、李氏、長沙楊氏之間互相聯(lián)姻?!盉33湖南有名的詩媛與閨秀詩群就誕生在這些家族間。首先,聯(lián)姻造就了不少詩侶,家庭聯(lián)吟直接奠定了文學世家的基礎。湖湘詩侶以郭潤玉和李星沅、李楣與何慶涵、黃婉琳與李粲華、金應禎與凌玉垣、羅彥珩與張延珂等為代表。尤以李星沅與郭潤玉夫妻唱和最為豐富。郭潤玉記曰:“自歸石梧,觴詠無虛日,得詩倍夥?!?4郭潤玉《簪花閣遺稿》收錄郭潤玉詩歌共43首,附錄李星沅詩22首,均為夫妻唱和之作,另合作1首,閨房清課,唱酬之樂占據(jù)半數(shù)以上。另外,“《梧笙館聯(lián)吟》者,即伉儷倡和之什,琴琴之篤可繼秦徐。”B35 “長日幽閨無個事,一春詩課是生涯”的夫妻唱和營造了濃厚的家庭詩學環(huán)境。另外,有姻親關系的或娣娰競爽,或婦姑濟美,或姑嫂(堂、表)姐妹聯(lián)吟,進一步擴大了閨秀詩群?!断嫣豆祥|秀集》收入了王繼藻《敏求齋詩》。王繼藻為郭佩蘭之女,年少時就與郭氏表姐妹們“雨湖樓上排吟卷,寫韻軒中劈彩箋”。婚后又與表姐郭漱玉同在長沙生活,“從此居游共一方,春花秋月待評量?!鄙踔僚c表姐夫李星沅的姐姐李星池亦有頗多詩學交流。王繼藻有《題李淑儀〈澹香閣詩草〉》6首。李淑儀即李星池。郭氏閨秀與湘陰李氏閨秀之間的詩學交流也非常頻繁。李星沅姐姐李星沂、妹妹李星池與郭氏閨秀之間的詩歌唱和不少。李星沂有《消寒詞次弟婦笙愉韻》,李星池有《寄懷笙愉嫂》,郭潤玉有《和淑儀寄懷原韻》《留別諸小姑》《和淑儀寄韻》《答淑儀妹》等,“文化世族間所構成的姻親等網(wǎng)絡相聯(lián),甚至以一家族為母體不斷衍展出新的文化望族,正是地域特定的一種文化景觀?!盉36湘潭郭氏閨秀詩群催生了湘陰李氏、長沙楊氏閨秀詩群,湘潭周氏對湘陰左氏詩群的形成也有直接影響。清代湖湘女性文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正式成為湖湘文化的一種特定文化景觀。

      湖湘詩媛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據(jù)學者統(tǒng)計,清初至民國時期女作家分布排在前列有:長沙60人,湘潭46人,寧鄉(xiāng)24人,善化19人,湘陰17人,衡陽、湘鄉(xiāng)11人,衡山10人,醴陵、新化、常德各9人,而慈利、酃縣、桃源、保靖、永定、郴縣、江華、桂陽、寧遠、安化、龍山、黔陽、零陵則各只有1人。B37可見,古代湖湘女作家多集中于長沙、湘潭、寧鄉(xiāng)、善化、湘陰、湘鄉(xiāng)、衡陽等政治、經(jīng)濟、文化相對發(fā)達且交通便利區(qū)域,而湘西、湘南等相對落后偏僻地區(qū)就很少甚至沒有婦女作家。

      綜上,以家族為支點、以血緣為紐帶、以婚姻締結為凝結點,湖湘詩媛得以網(wǎng)狀式鋪展,成為一種牢固并生生不息的結盟,加之師承、社團等多維度的聯(lián)系,詩媛文化群作為一種特定形式對文學多樣化生態(tài)形成有效補充。

      敢為天下先的湖湘詩媛自然成為性別覺醒的先驅(qū)者,在男權文化中建構起自己的性別文化生態(tài)。首先,對女性身心被困表示不滿。王繼藻《述懷酬笙愉姊》曰:“足未逾閨闥,見聞安得廣?!m抱焦桐志,絕無知音賞。”B38詩人對因困于閨闥而見聞不廣表示無奈,感慨于女性即便有焦桐之志、高山流水之音,也無知音賞析。李佩瓊《歸會同留別筼秋筠秋芍云麓娟諸妹》曰:“敢違夫子意,生怨女兒身?!盉39遠嫁的詩人在留別娘家姐妹時雖有不舍,但夫命難違,只得抱怨給自己帶來不自由的女兒身,顯然對男尊女卑的家庭倫理頗有微詞。其二,對女性才華的不被承認心有郁結。即便詩媛也無法逃脫“蕙心蘭質(zhì),概與草木同腐”的性別悲劇,所以就有張氏《歸庭省親》的“筆墨縱能齊柳絮,功名終不到釵裙”B40的悲憤、石氏“顯揚憾非巾幗事,無瑕誓守擺臂軀”B41的無奈。文廷鳳在《寄王小梅》中更是絕望地表示:“近來懺綺語,癡愿學憂婆?!币驗闊o人賞析的寂寞,加之識字憂患始的薄命認知,詩人竟然懺悔自己的詩人身份,決心舍身學佛??梢娝殉蔀榕詢?nèi)心深處永遠的痛。第三,尋找卓越的歷史女性作為前行的依傍。詩媛試圖撥開歷史濃霧去重新品味歷史,或希望從前輩身上吸取前行的力量,或?qū)ふ医鉀Q女性困境的辦法,或痛斥兩性的不對等地位。王璊專為曹大家、上官昭容、昭君、孫夫人、梅妃、琴操、蘇蕙、蔡文姬、楊貴妃、卓文君等歷史女性題詩。湘潭郭氏詩群成員有同題組詩“詠古十絕”,分詠明妃、楊妃、息媯、飛燕、虞姬、西施、紅拂、綠珠、壽陽公主、花蕊夫人等十位知名歷史女性,其中不乏超凡的性別認知,如認為明妃和親“差勝防邊十萬兵”、虞姬自刎“猶有千秋烈士風”等等,對前輩的贊譽中明顯帶有詩媛的性別自豪感。戴珊《讀史》縱論虞姬、卓文君、潘妃、張麗華、楊玉環(huán)、李師師、宋徽欽二帝后、婁妃、秦良玉、秦淮八艷等歷史女性時,善用對比手法來突出男女兩性的差異,彰顯女性獨有的風采。如詩句“南朝脂粉足風流,一例降旗出石頭”指出南明時期,秦淮名妓個個心憂國事,堅守民族氣節(jié),而南京文人如錢謙益之流主動迎降,兩性之高下自見。同樣,覃樹英《題秦良玉像》曰:“英雄更勝男兒膽,絕塞能驅(qū)十萬兵?!薄爱敃r將相知何意,不許凌煙畫美人?!笨卦V統(tǒng)治者對女英雄的偏見,“絕塞能驅(qū)十萬兵”的秦良玉畫像竟然無法進入凌煙閣,不知當時將相(當然是男性)究竟出于一種什么心理與目的!同時,詩人還無情嘲諷男性的無能:“豈有兵符到女流,寧南亦是枉封侯。”B42在危難時刻,兵符竟然掌握在一女流手中,這對于一向忌諱女性染指政治、軍事的國家文化而言絕對是一個諷刺。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一臨危受命的女流竟然干得轟轟烈烈,寧南侯也相形見絀了。endprint

      湖湘詩媛或得江山之助,或仗性別之慧,或依千古之鑒,或仰性靈之情,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據(jù)沈善寶《名媛詩話》所錄,清代湖湘詩媛多達29人,僅次于江、浙、皖三省,在各省中排名第四。B43她們在詩文中所傳達的貞德之音與慷慨之氣,詩學傳承中所依賴的家族、姻親、地域因素也是清代女性文學發(fā)展的共性。同時,湖湘女性文學地域特征非常明顯,濃郁的湖湘風情、悲慨的屈騷情懷、多情而貞烈的女性形象、經(jīng)世致用的價值取向等詩學內(nèi)涵,均與湖湘特定文化底蘊密切相關。總之,清代湖湘詩媛的創(chuàng)作成就與文化品格,不僅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也因其鮮明的地域文化個性與清代女性詩學的共生性,成為清代女性文學乃至文學史中的特殊組成。

      【 注 釋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11B13B14B15B16B17B18B19B21B24B25B28B29B38B39B40B41B42貝京校點:《湖南女士詩鈔》,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15、14、11、280、284、116、493、123、235、65、393、71、244、269、269、37、151、18、20、350、414、402、168、17、31、168頁。

      B12石明慶:《略論湖湘學派的文學觀》,《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B20鄧顯鶴:《沅湘耆舊集》,岳麓書社2008年版,第478頁。

      B22B23左宗棠:《左宗棠全集·詩文家書》,岳麓書院1987年版,第356、16頁。

      B26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45頁。

      B27趙志超序,郭力宜:《清代湘潭郭氏詩人作品選編》,岳麓書社2013年版。

      B30左孝威輯:《慈云閣詩鈔·敘目》,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B31B35沈善寶:《名媛詩話》卷七,清光緒鴻雪樓刻本。

      B32李真瑜:《文學世家與女性文學——以明清吳江沈、葉兩大文學世家為中心》,《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4期。

      B33B37尋霖:《湖南歷代婦女著作考》,《圖書館》1998年第2期。

      B34郭潤玉:《簪花閣詩自序》,《湘潭郭氏閨秀集》,清道光17年(1837)刻本。

      B36嚴迪昌:《“市隱”心態(tài)與吳中明清文化世族》,《蘇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

      B43顧敏耀:《清代詩媛的空間分布探析——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論述場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6年第11期。

      (編校:余學珍)endprint

      猜你喜歡
      文化品格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聚焦核心素養(yǎng),彰顯文化品格
      高中英語文化品格的建構策略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淺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淺論上古楚人的文化品格
      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教學實踐
      學科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新聞典型人物與荊楚文化品格
      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英語課堂教學
      潜山县| 类乌齐县| 屯门区| 绥阳县| 聂荣县| 五河县| 固阳县| 兰西县| 枣庄市| 措美县| 成安县| 济源市| 徐水县| 石河子市| 鱼台县| 武强县| 鄂温| 巴青县| 出国| 永平县| 江陵县| 高台县| 西吉县| 南乐县| 明光市| 哈巴河县| 潞城市| 栾城县| 宁国市| 新丰县| 海丰县| 河北省| 江津市| 慈利县| 麻城市| 驻马店市| 玉林市| 洛川县| 吉林省| 嘉峪关市|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