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要:“重考不重講”的現象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還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教師就錯誤地認為試卷講評課就是逐條講解,往往置檢測結果于不顧,甚至有的人只是純粹地報答案抄答案,使講評課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理想課堂;試卷講評;講評原則;操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9-035-1
朱紹禹先生說:“語文科的考試,是對語文學習和語文教學的檢查,是為了推動語文學習,改進語文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笨荚嚨哪康氖恰盀榻毯蛯W尋求科學的客觀的根據,使對考試結果的分析有效的用于教學計劃和教學實踐?!币虼?,語文考試與試卷講析是語文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很多教師往往只重視考試,考后特別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考后的試卷講析。這種“重考不重講”的現象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還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我認為如果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語文試卷講評課方法的改進,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講評,就能不斷提高講評質量,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一練有一得,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評自學能力。
一、講評課的原則
1.講普遍出錯的題目。時間就是效率,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因此我們應該摒棄過去那種每個題都講的方法,而是講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個別問題在個別輔導時解決。
2.講學生普遍的不會的題目。學生自己能看書做會的堅決不講,學生自己能夠討論做會的堅決不講,學生不會的要講,而且要總結規(guī)律,然后再設計練習,講透、做會,能觸類旁通的效果。
3.講優(yōu)秀的答卷。講評過程中,對學生的答卷優(yōu)點如卷面整潔、解題規(guī)范;思路清晰等,提出表揚。講題時可將試卷中出現的好的解題思路、方法用投影于課堂,也可由學生上臺講解。對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要善于挖掘他們答卷中的閃光點,對他們的錯誤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分并和他們一起研究怎樣做就可以修正為正確答案,增強其信心,激發(fā)其興趣,消除其壓抑感,增添其成功感。
4.讓學生自己講。講評課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忌教師一言堂,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要設計帶有啟發(fā)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板演,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大膽假設猜測、凝練觀點、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敢于標新立異的學習精神。
5.講評后當堂測試。講評課必須根據反饋的情況進行當堂測試,這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可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訂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包括錯解)收集在錯題本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
二、講評課的幾個操作環(huán)節(jié)
1.統(tǒng)計和分組。
課前教師一定要認真及時地評閱試卷,做好考試統(tǒng)計工作。統(tǒng)計是一項艱苦復雜而又必不可不少的工作,它為試卷的分析和講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教師可以根據事先統(tǒng)計好的材料,將學生分組,按學生做錯的題型,題的深淺程度及學生基礎分成幾組,答錯同一題型的分為一組,基礎較差的分為一組,分組后還要推舉各組的負責人。
2.學生自己分析錯誤原因。
各小組推薦一位或幾位同學上臺講評所承擔的題目,要求既要講答案,又要分析錯誤的原因,同時還從自己的角度說了如何避免錯誤再次發(fā)生。
3.教師分析共性的問題。
試卷講評課絕不是學生從頭到尾面面俱到地講,教師也應當有選擇,有重點的點撥重點的評講。因而要求教師在組織學生講評之前要事先分析并統(tǒng)計全班的各項得分情況,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要做精當的總結和歸納。
有時從一些語文試題中可以看出考查的是語文的綜合能力,并且要把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講評的難度最大,這就要求教師在試卷講評中要指導學生對試題進行分析,分析考查的主要和次要知識各是什么,綜合體現在什么地方,解題的關鍵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什么是最佳答題途徑,總結出答題步驟和方法。
4.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每份試卷設置的考查點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命題卻經常變化題意和角度,在設計題目的條件,問題的方式上推陳出新,讓學生眼花繚亂。因為變換情境,學生很可能會由于思維的定勢造成失誤,善于分析和敏銳應變是關鍵,所以教師更要將原題進行變化,和學生一起進行解題小結和反思,對某個知識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的發(fā)散延伸,引發(fā)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并鼓勵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新。
5.歸納和反思。
講評后的整理、反思階段,也是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的關鍵階段,講評課的目地最終是讓學生領悟所講授的知識和方法,而整理、歸納、總結、反思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悟過程,最終把教師教授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并能融會貫通,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試卷中反映的問題大多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大可能一次講評后他們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對錯題加以訂正,做好錯誤記錄,建立錯誤檔案,并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以便學生在下次考試前有的放矢,及時復習。
總之,理想課堂下的試卷講評課和理想課堂的新授課一樣,需要許多藝術和技巧,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不同方面多角度備課到調動學生參與,切莫把答案一公布就完事。路曼曼其修遠兮,理想課堂試卷講評也是一種藝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慢慢探索,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顧黃初.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永新.理想的課堂.山東教育,2016(Z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