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摘要:隨著國家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國家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同時,社會的發(fā)展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師對陳舊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不斷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能夠利用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切實執(zhí)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自愿的加入到學習的全過程當中。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主動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本文將針對自主學習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勢,具體的分析和解決如何在中職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中職學生;數學;自學能力;培養(yǎng)
一、 前言
自主學習,就是教師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他們對學習的認識,進行主動的學習,將自己當做學習的主人。它主要是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控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開發(fā),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的開發(fā),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如何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順應時代的需求,在中職數學課堂上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就成為了當前教學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 轉變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
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需要將教師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促進他們培養(yǎng)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愿意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在傳統(tǒng)的中職教學環(huán)境中,由于中職學生大多是因為不能上普通中學,而選擇的中職,所以他們的知識素養(yǎng)相對較低,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實行灌輸式教育,而且實行放養(yǎng)式的教育,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無法提高成績。因此,要想促進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還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指數增長的教學知識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課程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設計,要能夠因材施教,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技術,給學生播放關于指數增長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的加入到教學活動中。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自愿加入到教學環(huán)境中,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三、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愿加入到教學環(huán)境中。因此,培養(yǎng)中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解函數應用題的時候,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讓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在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叫同學們進行情境再現,將教材中的應用題情景進行還原,在市場買菜,對不同的優(yōu)惠方式進行思考,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購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拉進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降低陌生感,促進他們增加對數學的興趣,愿意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激發(fā)作用,可以在鍛煉他們自學能力的同時,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實踐能力。
四、 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它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探究意識,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的時候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
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知識的知識培養(yǎng)時,根據教學內容對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設計,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給同學進行合理的分組,要優(yōu)差互補,并且給每個學生都分配一定的任務,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加入到教學活動中,然后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對問題進行設計,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例子,讓同學先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讓學生說說這樣的題目還是不是有其他的解法,然后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進行自主學習,進行思維的轉換。最后,讓學生們將討論的結果在全班進行分享,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層吸收。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實現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將彼此的思維進行交換,開拓他們的思維方式。實現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五、 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促進學生的課后復習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只從學生的課堂時間進行入手,還應該對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利用,才能有效實現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學習的進行結果,為學生安排適當的課后作業(yè),促進他們對課堂知識進行吸收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解概率相關知識的時候,在課堂上將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授,然后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讓學生根據在教學活動中實現的教學方法,或許是小組合作,或許是辯論賽的形式,為學生設置課后內容,讓學生對課堂討論的知識進行總結,對自我學習進行評價。然后教師要對這樣的設置進行審核。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自主的吸收,還能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測,方便對自身進行取長補短,促進自身的不斷完善,增加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 結語
對中職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采取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課堂教學,并在最后為學生設置合適的課后作業(y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國家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進步。
參考文獻:
[1]趙自偉.淺談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4:94.
[2]邊紅霞.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J].學周刊,2017,12:101-102.
[3]楊世霞.淺談中職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5,29:147.
[4]林成富.淺談初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數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嘗試[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2(1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