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要:“合作學習”能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成為了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幫助,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小組合作 團隊意識 合作技能 優(yōu)勢互補
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合作學習”能合理地利用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成為了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幫助,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但是,筆者在大量的聽課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由于一些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精神實質的正確把握,在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導致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
一.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一:學生不知怎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當問題出現(xiàn)時,不能進行清晰正確地交流;當產(chǎn)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建設性地解決矛盾沖突。
常見問題二:學生在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步驟的情況下,合作效率低下:學生不理解將學習什么,怎樣學習,無法迅速、準確地把未知信息與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選擇最佳的學習起點。
常見問題三:為了合作而合作: 1、合作學習方式?jīng)]有針對性,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2、用沒有思維容量的問題交流,學生沒有參與興趣。
常見問題四:討論交流在沒有思考的情況下盲目進行,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
常見問題五:學優(yōu)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承擔了主要的職責,學困生則處于從屬或忽略地位。
常見問題六: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發(fā)言七嘴八舌,聽不清究竟誰的思維不嚴密,誰的思維缺少條理性。
二.基本對策
第一,應該正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靶〗M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但是,這只是有效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合理的選擇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實現(xiàn)方法方式的多樣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將所有的問題放入合作學習之中。
第二,要有一定的準備和必要的訓練。比如教師要告訴學生交流的任務、如何展開;教給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不同見解,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碰到困難和分歧較大之處,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第三,要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小組學習中的作用。學生要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替代的。只有在學生有一定的思考后,才有可能出現(xiàn)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否則會人云亦云或默不作聲。
第四,要正確處理異質學生間的關系。為了不使學困生變得更加膽小怯弱,教師應對他們多關心和鼓勵,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的長處,以揚長避短,建立自信。教師學優(yōu)生要進行適當?shù)慕逃膭钏麄儗W困生提供幫助,與其他學生形成協(xié)作友誼的關系,從而促進共同進步。
第五,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教師要及時地診斷與處理問題,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和促進。如通過新課導言的設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在合作學習中盡量多走動和觀察、傾聽,也可參與到學生交流中,不斷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 《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肖川
[2] 《教學行為策略》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時綺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