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燕花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指在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培訓的在校學習階段,所形成的有助于未來發(fā)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品德和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拓寬學習思維,養(yǎng)成良好品德,探索知識,尊重文化。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英語課程中滲入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能力,提升英語學習成績。運用文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核心素養(yǎng),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角色互換;思維開拓
英語學習當中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由于核心素養(yǎng)在學生未來發(fā)展當中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思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發(fā)展,已經成為英語教學工作者當務之急。
一、小學英語教學問題及分析
1.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教育為主
目前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在課堂上,教師在進行知識的講解時,注重教師的知識灌輸和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課堂重復的練習和課下大量的作業(yè)和課后輔導,不斷重復知識點和單詞,通過不斷重復來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需要將上課講的知識進行熟記即可,這就是填鴨式教學[1]。填鴨式教學會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思維僵化,自主學習能力下降等諸多問題。造成填鴨式教學的原因是應試教育考核體系,由于教師的教學考核體系完全以本班學生的應試成績?yōu)橐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填鴨式教學為最穩(wěn)妥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兼顧所有學生,省去進行思維開拓訓練的時間。
2.教學中心以教師為中心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可以說完全以教師為中心。在課堂上,教師負責進行傳輸和知識的講解,以及知識的答疑解惑。教師占據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學生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2]。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教學課程設計問題,教學中,教師講解的課時相對較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夠。二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很少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學習能力不足。以教師為中心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
3.教學目標以提高應試教育成績?yōu)橹?/p>
目前小學的教學目標應當以提高應試教育成績?yōu)橹?,在進行教學時,主要以課本為主,同時以教輔材料作為習題冊,進行知識點的重復,對文化教育涉及較少。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集聚化,升學壓力呈現(xiàn)出向小學擴散的趨勢,應試能力是升學的首要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成績。二是因為應試教育模式實行時間長,效果較好,改變模式的成本較高,風險較大。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策略
1.借助多樣技術,培養(yǎng)語言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進行活動課的時候,不妨進行英語動畫的放映和英語話劇的表演。第一,進行英語動畫的放映,通過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滲透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原生英語有聲讀物和原版配音,口語化明顯,通過聽和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第二,進行英語話劇的排演,英語小話劇的排練和表演,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圍中提高語言能力。
2.課堂角色互換,培養(yǎng)學習能力
教師要勇于轉變學習思維,將課堂的一部分交給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努力,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要運用課堂互換的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通過主動發(fā)言、上臺講解、小組互助等形式,扮演教師的角色,為學生答疑解惑,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
3.設計教學材料,培養(yǎng)思維品質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比較少見。傳統(tǒng)教材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既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歷來飽受詬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時,應當進行兩方面的努力,一是要選擇合適的教輔資料,選擇具有一定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在課堂進行提問,教師也可以自行設計題目,涉及問題的提問方式,通過問題來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二是要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在每次進行習題布置時,應當設置一定比例的開放性試題,通過開放性習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
4.滲透中西文化,培養(yǎng)文化品格
在進行教育時,一定要注意進行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要滲透中西方文化。比如,在進行英語課文學習之余,教師應當引入對國外文化的講解和經典名著的推薦。小學階段學生水平有限,要綜合考慮推薦內容,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特點的學生推薦不同類型的課外學習材料,因材施教,通過名著的力量,培養(yǎng)文化品格。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當中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對語言以及文化的領悟能力,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瓦.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語言運用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7,17(6):27-34.
[2]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23):147-149.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