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林
【摘要】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理科類基礎學科,高中物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應一個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而物理水平的高低則完全是由學生的解題能力反映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物理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解題能力,當發(fā)現(xiàn)問題時,學生們應該先獨立思考,將不懂的問題圈出,然后再與教師討論,最后理解題中所涉及的知識點。教師們應該通過對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總結出學生在解題方面的不足,給出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方法。就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解題能力 解題思路 策略
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高中的物理涉及的內容難度大,再加上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具體的思維方式,這就容易導致學生沒有辦法更好地理解內容,在解題過程中遇到重重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學會正確地引導學生們尋找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培養(yǎng)學生們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在解題過程中,一旦有些內容無法理解,那么題中所給出的已知條件就變得毫無作用了。物理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公式和原理,所以教師們一定要讓學生們在此基礎上學會將知識點與考題相結合。高中物理題很靈活,題型多變,要得到好成績就必須具有良好的解題能力。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解題思路對于物理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高中物理過于深奧和抽象,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就容易出現(xiàn)很多問題。所以,我們首先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只有在思路正確的基礎上,才能確保解題的準確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將基礎知識講解給學生聽,還有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習慣,要讓學生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講解例題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們逐步分析這類題型涉及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的物理公式。什么樣的解題思路更加快捷。在這種解題思路的引導下,學生們看到一道題目就會自然形成本能反應,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并且,不用換算,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通常,大多數(shù)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還會局限于書本里的知識,為了讓學生牢記基礎理論,很多教師習慣性讓學生記筆記,并且背誦下來。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教師在站主導地位,學生們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更不會主動總結題中的重點。這樣下去,學生們會對物理失去興趣,對原本還有些好奇的理論知識也變得厭煩。所以,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規(guī)避這一點,才能讓學生主動探索物理的奧妙。
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忽視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往往容易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沒有辦法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最后得出錯誤的答案。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從解題思路抓起,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題中的每一個關鍵點,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解題能力,從思路到步驟,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解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學會從實踐出發(fā),從生活出發(fā),真正理解問題的含義。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高中的物理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而且難度大,很多內容都是十分抽象的。這就意味著,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更加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發(fā)散思維模式,才能在實際解題中有所突破。一道物理題的解法有很多種,但最簡單的解題模式卻只有一種。這就需要學生學會運用思維模式,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通過所學的知識,找出最簡單的解題模式。學生對基礎知識公式的掌握程度取決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將學會的知識合理地運用,才會顯示思維的優(yōu)勢。教師在平時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而學生也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在課后積極復習鞏固,在腦海中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完整的知識結構。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可使學生在解一道題目時充分運用所學知識,準確知道解題的下一個步驟需要用到哪些公式,強化了解題分析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教師習慣對學生們進行知識灌輸,俗稱“死記硬背”。然而,這種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會讓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當中,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再加上物理知識本身的抽象性,難懂難學,更是讓學生們對物理產生恐懼。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以外,還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在課堂中對發(fā)揮主體作用。隨著當前新課的改革,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學會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邏輯思維,形成嚴謹?shù)慕忸}模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形象的比喻和豐富的語言來提升課堂的趣味,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教師還可以借助肢體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學生在課堂中被教師肢體語言所感染,大腦就會處興奮狀態(tài),注意力也隨著高度集中,學習能力也就更容易提高了。
四、將基礎知識點進行整合,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一個物理問題往往會涉及到多個知識點,甚至就連一個解題步驟都會用到多個公式來解答。這就要求學生們平時要多積累知識,學會將零散的,片面的知識整合成一個體系,從而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考試中,物理考點往往會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當多個知識點同時存在的時候,學生們就要能夠根據(jù)平時的積累整合,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并且進行相應的公式轉化?;A知識的有效整合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結構框架,這些知識經(jīng)過重組優(yōu)化,形成新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加熟練運用公式,從而提升解題能力。而這些抽象的思維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之上的,這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們的解題能力。所以,在平時授課的時候,要告訴學生,基礎知識一定要穩(wěn)扎穩(wěn)打。在解題過程中,物理圖形的立體和知識結構的復雜性都是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考驗,學生若是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解題能力自然就會隨之提高。鞏固基礎知識,整合知識點,不僅是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需求,更是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措施。只有讓學生弄懂原理和公式,才能學會做題。教師們平時一定要在講題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們面對復雜多變的題型時,才不會總是覺得公式用不上,或者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在平常講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告訴學生,每道題考查了什么知識點,應該從何處下手解題,按照什么樣的步驟解題。這都是答對題的關鍵。
五、總結
總之,高中物理一直都是理科生必須面對的重點問題。想要提高物理成績,就必須提高解題能力。這不僅僅是學生關注的重點,更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們一定要深刻了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不斷提高學生興趣,發(fā)散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物理解題知識體系,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解決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運兵.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生解題能力培養(yǎng)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04):192.
[2]王塔娜.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125.
[3]胡忠.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J].讀與寫,2016,(03):159.
[4]程靜.論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今日科苑,2015,(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