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對學生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聽力的提高受到制約。筆者在本文中闡述了聽力策略培養(yǎng)的意義及教學實踐,旨在將教學活動設計和聽力策略培養(yǎng)相結(jié)合,以求使學生養(yǎng)成策略聽力習慣,達到提高聽力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聽力教學;聽力認知策略;培養(yǎng)
一、 引言
聽力技能是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習者獲取語言輸入的重要渠道。但是,長期以來,在高中階段聽力教學往往被忽視,教師很少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指導。長此以往,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極為緩慢。
事實上,聽力策略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把學習策略列為英語課程目標之一,明確談到高中學生應形成適合自己需要的英語學習策略。眾多研究者呼吁教師應加強聽力策略訓練意識,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聽力策略的使用能力。OMalley&Chamot(1990)把學生的策略歸為三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其中,聽力認知策略與具體的語言任務有關,它包括以下內(nèi)容:記筆記,激活語言知識,記憶,預測,推理,總結(jié)概括等。
二、 聽力認知策略培養(yǎng)的教學實踐
筆者分別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2第3單元“Computers”和必修3第4單元“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聽力教學為例,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激活背景知識策略?!癈omputers”這一單元的話題是計算機的發(fā)展和機器人,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是有關三則機器人用途的廣告;“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這一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天文學,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是關于航天員太空經(jīng)歷和個人基本信息訪談。筆者設計了不同教學活動,以訓練學生聽力認知策略使用能力。
圖式聽力理論認為,聽者的背景知識是理解聽力材料的基礎,所輸入的語音材料本身只是為聽者的理解提供了方向。學生大腦中的背景知識越豐富,其聽力理解就越準確,越迅速。因此,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激活大腦中已存儲的圖式。
筆者在聽前導入部分,通過不同教學任務激活背景知識,使學生將新舊知識連結(jié),為接下來的聽力理解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片段1:在“Computers”聽力教學中,由于聽力內(nèi)容和剛學完的Using Language閱讀文章“Andy-the Android”的話題內(nèi)容都是有關機器人用途的,因此筆者先播放一張機器人Andy踢足球圖片進行導入,目的是讓學生激活前一天所學閱讀文章中機器人Andy作為足球前鋒踢足球的情景,將上節(jié)課和本節(jié)課內(nèi)容連接起來,使學生不感到陌生,盡快進入本節(jié)課話題。緊接著,拋給學生一個問題:“What else can androids do?”通過問“機器人還能做什么”這個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調(diào)動大腦中有關機器人的圖式。在學生們積極發(fā)言后,筆者順勢為學生播放了精美可愛的機器人圖片,他們有廚師在做飯,有服務員在端咖啡,有消防員在滅火,還有歌手在縱情高歌。學生們看完這些圖片后,既增加了新的圖式,又更加興致勃勃,非常想聽一聽本節(jié)課聽力的內(nèi)容。
教學片段2:“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聽力教學中,聽力內(nèi)容是有關我國航天英雄楊利偉個人基本情況和太空經(jīng)歷的訪談。關于英雄,學生們有著強烈的崇拜感,關于太空,學生們對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在2003年楊利偉實現(xiàn)飛天夢的時候,他們才只有四五歲,對于當年的飛天記憶是模糊的?;谏鲜鲈?,筆者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結(jié)成小組,利用網(wǎng)絡、圖書、報刊等查找有關楊利偉的個人信息、訓練經(jīng)歷、飛天經(jīng)歷等資料并制作成PPT。學生們自己通過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雜志等多種渠道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是課標中明確要求的策略和能力。學生們通過課前查找資料,建構(gòu)激活了相關背景知識,這樣對于課堂上將要進行的聽力理解非常有幫助。在課上,筆者首先安排學生小組對所查資料用PPT形式進行介紹,各個小組所介紹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文字,有圖片,還有視頻,內(nèi)容更是豐富,有些是相同的,有些又互為補充。每個小組介紹完,同學們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通過互相聽取介紹,學生們又補充了新的圖式。這一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為接下來的聽力理解鋪平了道路。
以上是筆者在“Computers”和“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兩個單元中的聽力教學實踐。通過上述教學實例,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出教師在聽力教學中通過設計各種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激活背景知識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 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 策略培養(yǎng)需要長期堅持。對學生的策略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之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教師長期堅持在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培養(yǎng),學生才能逐漸具有策略使用意識,才能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策略,才能養(yǎng)成策略聽力的習慣,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的。
(二) 逐漸拓寬聽力策略培養(yǎng)的種類。筆者在本文中只是談了聽力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隨著學生對認知策略使用的認識,教師還應該注重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雖然元認知策略并不直接涉及聽力活動,但它能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習過程,調(diào)整學習策略。另外,對于學生的社會/情感策略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教師應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相互交流。
四、 結(jié)束語
以上,筆者通過教學實例闡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力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聽力理解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必須要有適當?shù)牟呗詾橹笇?。聽力策略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師對于學生有意識地培養(yǎng)。正是由于教師把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訓練滲透于聽力教學活動之中,學生才能逐漸養(yǎng)成策略聽力的習慣,達到提高聽力能力的目的,從而為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OMalley & Chamot(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英語)[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李迎春,北京市,北京市通州區(qū)教師研修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