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榮
摘 要: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不僅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yǎng)多元智能。如今,繪本教學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一道美麗的風景,但是繪本畢竟不是純粹的文字書,它有圖畫,如果教學中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就能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化無聲為有聲,讓聲、光、影、色、字融于一體,用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閱讀;運用策略
繪本自身所帶有的精美的圖片、生動的故事、有趣的人物都可以吸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繪本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聽、說、讀、寫的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將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語文繪本的魅力,利用語文繪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問題。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τ谥械投蔚男W生來說,興趣是他們投入學習的最為原始,也最為持久的動力,教師引導他們融入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有助于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語文課堂之中。我常常通過以圖為引,以趣味盎然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豐富的語文世界。如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不夠高漲,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在身份上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少學生還無法適應自身的角色轉變,不少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拼音時,會出現(xiàn)諸多不適應的情況,語文課堂教學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和乏味。筆者就在語文課堂上引入繪本——《大衛(wèi)上學去》,看到大衛(wèi)上學時出現(xiàn)的各種表情、神態(tài),學生們忍俊不禁。筆者將大衛(wèi)上學的情景圖片一張張呈現(xiàn)出來,學生們對于大衛(wèi)的故事產生極大的興趣,聽起筆者講故事個個都興致高漲。這時,筆者讓學生多讀一些繪本故事,在趣味盎然的教學情境中講授拼音,理解聲調、韻母等拼音知識點,這樣的課堂教學生動精彩,更加有效。
二、開闊學生思維和想象力
小學生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和固定的課本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語文繪本教學可以補充課本內沒有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多知識,讓學生在書中的世界中領略到人生百味,拓展視野,開闊思維,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供廣闊的空間。語文繪本中的故事的取材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有的故事選材貼近生活,講述的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事情;有的則是充滿哲理的小故事,給孩子一定的人生啟示和感悟;還有的則是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閱讀需求,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總能滿足孩子閱讀的渴望。
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繪本《365夜知識童話》,這種書用圖片的方式生動地為學生展示、講解了包括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生活幾大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茖W繪本圖書不僅可以啟迪小學生的科學思維,為學生解開一個又一個心中的謎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繪本本具有藝術的美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能培養(yǎng)小學生對自然科學、對未知世界的興趣和探索心,啟迪他們的智慧。教師在繪本教學中,可以選擇書中最富想象的部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試著去遐想、去感受文字和圖畫以外的世界,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
三、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有效的閱讀需要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體驗,是對學生的識字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多個方面的考察。而不少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比如學生對于個別字詞掌握不到位,無法深入理解句段的“言外之意”,對于語段中的留白無法進行適度聯(lián)想等,對此,教師就可以將繪本作為媒介,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繪本故事的內涵。比如結合《面包公主三姐妹》這則繪本故事,筆者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結合本中的各個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思考:面包公主三姐妹為什么要做面包?她們會不會做面包,做面包時遇到了哪些困難?等等。筆者先在黑板上將幾個問題呈現(xiàn)出來,特別是在學生聽故事的時候,在屏幕上將圖片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看圖片,學生理解了故事內容,掌握了看圖技巧,就能夠準確地理解故事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
四、培養(yǎng)學生喜歡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標改革下教師一直在嘗試改變教學方式,讓閱讀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高效,讓學生養(yǎng)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使用繪本教學,例如:《不要再笑了,裘裘》、《狐貍爸爸鴨兒子》、《小老鼠和大老虎》、《我幸運的一天》,利用繪本的夸張可愛、充滿童趣的圖片,簡潔生動、意猶未盡的文字,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被書中的故事、生動的動畫所吸引,然后逐漸學習到知識,熱愛上閱讀。在使用繪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投入感情地讀故事,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態(tài)表演“故事”,用書中精彩片段來吸引學生閱讀,讓學生感到閱讀的快樂,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結語:總而言之,繪本為學生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在繪聲繪色圖文并茂的世界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到一個新穎獨特的世界,其中圖片帶給學生感官的體驗,而文字描繪留白以及想象的空間,精彩的圖文構建詮釋了一個全新的、立體的、多元而又豐富的世界,渲染了語文教學的人文底蘊,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描繪精神“底色”。
參考文獻:
[1]劉海榮.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 學苑教育,2013(23):38-38.
[2]朱曉麗. 關于小學語文中繪本閱讀教學的思考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