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群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需求,合理運用激勵教育,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激勵教育 運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了解其內涵,還要擴充詞句儲備,掌握文章的基本寫作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另外,教師還要注重情感教學,適當運用激勵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陳舊
在上課時,學生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對身邊事物充滿了好奇,且很多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但在閱讀教學時,有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的興趣需求,不明確教學目標,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講述基本的教材知識,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聽講,缺乏足夠的師生交流和課堂討論。
2.對學生缺乏激勵,沒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一方面來自學生自身對語文的好感,另一方面來自教師對學生的啟發(fā)。語文作為學生的母語,絕大部分學生是喜歡的,這可以從學生喜歡看圖書、故事等得到印證。大多數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被表揚和得到肯定的行為是激發(fā)學生語文興趣的重要來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適時、適量地運用激勵教育,對學生的良好表現進行褒獎,能讓他們更喜歡閱讀,更有興趣思考和鉆研。但現實中,有些教師并不能恰到好處地運用激勵教育,導致無法激發(fā)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和信心。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的策略
1.運用激勵教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效、靈活地運用激勵教育,在閱讀中構建出新的知識結構,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在閱讀感知階段,教師更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動機。具體來說,就是在閱讀理解階段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如在教學《梅花魂》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梅花的照片,讓學生欣賞不同品種的梅花,從視覺上激發(fā)學生對梅花的喜愛之情。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要激勵學生深入思考,積極發(fā)言,最后告訴學生“梅花魂”的答案,引導學生從修辭手法和思想感情等方面領悟課文的深刻含義。
2.結合閱讀實際,融入激勵教育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高效運用激勵教育,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閱讀的實際,在教學中注重激勵教育的融入。具體表現在:首先,在開展小學語言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調查分析所有學生的閱讀情況,選擇有效的時機,合理運用激勵教育,以確保閱讀教學效果;其次,結合小學語文教材特點和學生個性,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激勵教育理念,并運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
3.運用激勵教育,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在激勵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目標,能保持學生長期處于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tài)。此外,運用激勵教育法,教師能夠減輕學生閱讀學習的壓力,保證學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發(fā)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學生也更愿意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豐富的閱讀材料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激勵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非常有必要。教師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變化,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日東鄉(xiāng)龍井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