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飛霞
摘 要:高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應該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增強語文授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方式
語文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不僅是小學生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日后學習和成長的基礎。語文凝聚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它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對小學生而言,學習語文不僅是培養(yǎng)其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更是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繼承,對于我國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小學教師要樹立新興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從小受到語文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欣賞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讓學生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就應該嘗試使用新型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帶來課堂教學上的直觀化,通過多媒體與課本的結(jié)合,學生能更加直觀看到書本里沒有的東西,不僅提高學生上課的主動性,更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進而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對多媒體感興趣,就會開拓自己的思維,遇到難題主動向老師家長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感悟能力,能夠?qū)⒍嗝襟w技術展現(xiàn)的畫面貫穿在課本上的語言文字中,提升學生自身的想象力,這對學生學習語文有著很大的幫助[1]。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掌握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在教學計劃的設置上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設置一些與課外閱讀相關的問題,問題要具有趣味性,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以及閱讀素材的收集,有利于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觸動學生的心靈世界
語文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有情感上的共鳴,培養(yǎng)學生對世界的認知能力。一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藝術的熏陶,就會深入到課本中,體會語言藝術帶來的魅力,從而將作品中描繪的意境延伸到生活中,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提升自己對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接受情感信息[2]。閱讀是學生心靈的體驗,教師要讓學生體會語文文字中蘊含的無限魅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感悟能力。另外,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世界,學生徜徉在知識的世界里,不僅能夠感受到知識帶來的震撼,更為重要的是,書本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世界,讓他們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進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
語文包含了豐富的資源,不僅讓學生學到語言知識和文學知識,而且豐富了學生的畫面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語言文字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大海的波濤洶涌、草原的碧綠遼闊、晚霞的絢麗多彩等,從這些畫面中學生感受到了美的存在,獲取了知識帶來的精神享受,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而讓學生在閱讀上更有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同時,語文教學也為教師提供教學的資源,通過學習新型的教學技術和授課方法,教師可以輕松地展現(xiàn)不同的授課內(nèi)容,將新的知識、新的方法引入課堂,從而讓學生積累更加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料,拓寬學生的眼界,在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最大限度獲取信息資源,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素材[3]。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以課外知識對課本知識內(nèi)容進行補充,同時也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育學生閱讀興趣有利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興事物尤為好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這一點,積極引導,在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快樂,尤其是語文教學中,更能體現(xiàn)這一點。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學習情境,了解學生的思想方式,給予學生積極配合,雙方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激發(fā)閱讀潛能[4]。在上課期間,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學生參與進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框架,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慮和迷惑,教師成為教學的輔導者,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鍛煉學生自我思索能力,從而達到閱讀興趣的提高,也側(cè)面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
語文閱讀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學生思維方式、學習技巧和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要讓小學生從小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感悟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從而有利于塑造小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教授語文課程時,一定要結(jié)合具體的課程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武蘭.問題與改進:閱讀教學中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基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片斷的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2):87-92.
[2]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gòu)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6):116-12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