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軍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快速發(fā)展,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現(xiàn)代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之一。本文著重以對初中化學教學為研究對象,對如何更多的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多媒體教學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多媒體;趣味化
近些年多媒體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的應用給我們的化學教學帶來的益處是有目共睹的,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應該繼續(xù)滲透這一教學模式,讓化學課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變得更加的精彩。那么具體來說多媒體給我們的化學教學帶來了哪些益處呢?
一、多媒體讓靜態(tài)的知識過程化
眾所周知傳統(tǒng)化學教學總是以靜態(tài)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無論是教材的陳述還是教師的板書都是以靜態(tài)的形式與學生接觸的,這就使得這些所謂的靜態(tài)的知識將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需要主動去學習,去探究才能將這些靜態(tài)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同時靜態(tài)的知識點往往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機械和枯燥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你看或不看,靜態(tài)的知識點就在那里。”因此很多一開始對化學學科抱有興趣的學生往往會在長期的學習中產生懈怠和煩躁的情緒,從而使得學習效率大大的降低。從多媒體教學來看,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這些靜態(tài)的知識過程化,即讓它們在學生面前動起來。
例如在幫助學生理解“粉塵爆炸”的原理時,傳統(tǒng)的方法莫過于通過理論闡述來向學生表明粉塵爆炸的條件和現(xiàn)象,學生很難在瞬間清楚的看到粉塵爆炸的全過程,可以說很多學生對粉塵爆炸都一直處于一種模糊的理解層面上,現(xiàn)如今我們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引入了多媒體設備,粉塵瞬間爆炸的情境便會被無限制的放慢,可以讓清晰的、持久的看到粉塵爆炸的全過程。我們通過多媒體來幫助學生看到真實的粉塵爆炸情境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粉塵爆炸的原理和現(xiàn)象,更能通過真實的情境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生充滿了興趣。
諸如此類的內容還有很多,對于這些靜態(tài)的知識,教師要想方設法的通過多媒體的輔助為學生演示靜態(tài)知識的過程變化,從而讓學生脫離教材知識點的乏味和抽象,也讓學生真生的愛上化學。
二、多媒體讓微觀的知識宏觀化
化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剛接觸化學的學習時,都會不斷的抱怨化學學科太過抽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化學知識給剛接觸化學學習的學生一個大大的下馬威,很多學生由于無法正確的想象出微觀知識的樣子,使得他們在學習的初期就逐漸的放棄了對化學的學習。其實多媒體在化學學科中的應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那些所謂的看不見的知識變得可以看見了,那些所謂的摸不到的知識也變得可以摸得到了。
例如在做“原電池”的有關實驗時,學生往往不能理解在原電池的兩極到底發(fā)生了這些微小的反應,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都是通過在黑板上演示原電池的反應過程來幫助學生加以理解的,即使教師試圖嘗試以箭頭等形式來盡可能的使微觀的反應宏觀化,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模式依然不能讓學生克服理解上的難題。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真實的實驗情境,與我們平時見到的實驗不同的是多媒體上的演示實驗讓細小的粒子變得清晰可見,學生在實驗模擬中可以看到電子的運動全過程,可以清晰的看到電極兩端生成物的生成過程,這樣原本微觀的粒子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變得清晰可見了,學生自然能夠深入的理解原電池的反應原理。
再比如在初中化學階段已經開始讓學生接觸了“粒子”的概念,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看不見的粒子又真的存在嗎?微粒之間都存在間隙嗎?無可否認如果沒有多媒體的幫助,學生對微粒的理解將會永遠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如今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只需要輕輕點擊一下鼠標,各種看不見的微粒都變成了宏觀的粒子,很多學生在看到了多媒體上被放大的微觀粒子時都會由衷的感慨:原來粒子是這個樣子??!
可見對于化學這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多媒體的引入真是化學教學的一個福音,它給我們化學教學帶來的益處將會在時間的驗證下愈加的突出。
三、多媒體讓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化學知識的抽象性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學習上的乏味感,針對化學知識給學生帶來的各種枯燥無趣的感覺,我認為多媒體可以有效的提高化學知識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我們都知道多媒體中包含了豐富的聲音、動畫、視頻等表現(xiàn)形式,很多在傳統(tǒng)教學中只能通過板書和口頭表述形式表達的內容在多媒體的幫助下都可以變出更多的花樣,而這些形式多樣的呈現(xiàn)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對化學知識的乏味感。
例如在讓學生背誦“元素周期表”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會抱怨元素周期表太難背了;元素周期表背了也沒有用等等,那么教師便可以用多媒體離開解決這個難題。在多媒體課件上,教師可以將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動態(tài)的形式表示出來,在講到哪一個元素時,都能以顏色的突出或字體的變換來進行重點標志,同時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動聽的聲音,在每一個元素出現(xiàn)的時候都能夠以美妙的聲音將其朗讀出來,這樣學生便可以在多種感官的同時刺激下對元素周期表的背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如果教師能夠適時的在化學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模式,給枯燥的化學知識帶來更多的靈動,讓枯燥的化學知識也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獲得學生的青睞,這樣的教學才是符合新課標下以人為本理念的教學,這樣的教學也才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高效的化學學習。
綜上所述,對于化學這門抽象、枯燥的學科來說,我們的教師更應該積極的吸取更新穎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力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來化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讓學生對化學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全新的體驗,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多媒體營造出來的和諧的環(huán)境中快樂、健康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姚秀海;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嘗試[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S1期
[2]孫春麗;多媒體CAI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3]李坊華;淺談化學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時機[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