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明
摘? ?要:安排課外體育活動,是對學生再學習并運用運動技能的一種有效手段,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課外體育活動的目標定位、實施建構和評價策略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圍繞以上三個方面,在目標定位上以會做、會學、會創(chuàng)形成會用良性循環(huán);在實施建構中,以發(fā)展性原則劃分學段,以差異性原則增設必選和自選,以實用性原則結合體質(zhì)健康;在評價策略上用多維度的宣傳推廣即家校平臺、家長會、體育節(jié),用多元化的評價反饋即“星級式”“評語式”“達標式”“綜合式”四個階梯式評價與反饋。
關鍵詞: 會用;課外體育活動;實施建構;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12-0015-03
踐行課外體育活動,讓“健康第一”的思想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墩憬×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來構建單元[1]。會用是金字塔頂端,如何運用自己的運動技能于實踐,一直是教師教學所追求的目標。筆者經(jīng)??陬^布置一些課外的體育練習,但是課堂反饋發(fā)現(xiàn),能去完成的學生少之又少。經(jīng)過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學生心里自然地認為沒有記錄的練習,是不需要完成的。對于這一系列問題的反饋,筆者在家校聯(lián)系本中設計并實施了《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的練習,讓孩子能夠從點滴做起,做到有練習、有記錄、有提高、有獎勵,真正做到把身體練習與人文精神滲透進每一天,把“會用”成為興趣的保障與動力。
一、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目標定位
課外體育活動是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種補充、延伸與拓展,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水平與運動能力,促進形成深層次運動興趣的重要手段。課外體育活動的形成,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技術或者體能階段,應是運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把課外體育活動的總目標定位于會用,以會做、會學、會創(chuàng)分三個不同的階段,即會做練習、會再次學習、會創(chuàng)造應用,并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一)會做
《綱要》中指出“運動技能學習得越好,學生參與體育學習與鍛煉的興趣就會越濃厚,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可能性就越大[1]”,所以會做是課外體育活動的第一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次興趣,把練習分為必選和自選,讓每一個參與練習的孩子都可以選到自己會做的練習,從一個會做的練習開始散發(fā)并參與到更多的練習中去,把學科性、循序性、趣味性放在第一位。
(二)會學
在做中學,是再學習的一次過程。宋代朱熹說過“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如在低段必測項目有1分鐘跳繩,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會思考如何在1分鐘內(nèi)跳得更多,這個思考過程就是自主再學習的過程。
(三)會創(chuàng)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在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引導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動機水平[2]。創(chuàng)造運用是一個復雜的學習階段,也是學生最喜愛的階段。如在籃球項目練習中,運球、傳球、投籃都是單一的運動技能,把這些單一的運動技能串聯(lián)成不同的組合技能,并在比賽中發(fā)揮自己運用技術的能力,其間獲得成功的喜悅,將是以后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重要潛在動力。
二、“會用”導向下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建構
課外體育活動是為了有效銜接課內(nèi)和課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促進學生“會用”即會做、會學、會創(chuàng)的一種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個體運動技能的差異性、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充分考慮學生課后在家庭中鍛煉的可操作模式,為學生設計了《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
(一)以發(fā)展性原則劃分學段
為了更好地區(qū)分每個年齡段的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筆者把記錄表分成了水平一(圖2)、水平二(圖3)、水平三(圖4)三個不同階段。水平一主要關注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柔韌性;水平二主要關注身體力量練習和球類運動;水平三主要關注爆發(fā)力和多種球類練習。
(二)以差異性原則增設必選和自選
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較大的差異,為了考慮學生所處階段運動興趣的特點與規(guī)律,筆者把課外體育活動練習分成了必選和自選,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個水平階段學習的內(nèi)容,也讓學生有更多選擇運動項目的余地。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合理定位每個項目,體現(xiàn)學生的目標性。
1.必選項目
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特點,筆者分三個階段設計了必選項目(圖5),水平一為1分鐘跳繩、坐位體前屈;水平二為仰臥起坐和籃球運球;水平三為立定跳遠和足球顛球,每周一個項目,兩周進行一次輪換。
2.自選項目
根據(jù)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從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出發(fā),筆者設計了自選內(nèi)容。水平一為投紙球、團身跳、原地高抬腿等;水平二為跪跳起、仰臥推起成橋、深蹲起立等;水平三為收腹跳、平板支撐、燕式平衡等項目。自選項目即自主選擇項目,主要和家長、同伴相互練習并有效監(jiān)督,并完成記錄項目的內(nèi)容、次數(shù)或時間等。必選和自選的練習項目配置,真正關注學生個體、家庭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練習中受益。
3.以實用性原則結合體質(zhì)健康
課外體育活動與學生體質(zhì)測試健康標準相結合,做到課后可操作、可評分。往往很多家長關心自己孩子的體育成績,但是沒有一個監(jiān)測的標準。所以學校把體質(zhì)健康標準部分內(nèi)容如一分鐘跳繩、仰臥起坐等項目結合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讓孩子與父母實時監(jiān)測自己的練習水平。
三、“會用”導向下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評價策略
《綱要》中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盵1]在試行《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一段時間后,筆者發(fā)現(xiàn)鍛煉是否真正落到實處,家長是否參與活動或者監(jiān)督,我們都不得而知。聽一些班主任反映,學生的不重視,家長的草率簽字,讓我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實施《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評價措施(圖6)促進學生積極鍛煉,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習慣。
(一)多維度的宣傳與推廣
為了更好的宣傳,我們充分發(fā)動學校、學生、家長三者的資源,筆者通過體育組、班主任的配合在家校聯(lián)系、家長會、體育節(jié)等平臺,推廣我們的《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對于認真完成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還與教務處合作對于一學期認真完成的學生在評優(yōu)評先上予以加分,提升孩子的榮譽感,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
1.家校平臺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興起,家校平臺越來越多,短信(圖7)、QQ、微信等技術的發(fā)達也為《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的實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筆者記錄了一些掌握運動技巧的方法,通過班主任向班級群里溝通,讓孩子在家也能有一個正確的、科學的練習方式。通過家校平臺對記錄認真、練習認真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還不夠努力的學生進行鼓勵,爭取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同時家校平臺也是溝通的有效途徑。
2.家長會
家長會就是教師與家長直接接觸的有效平臺,通過家長會主要講解如何選擇正確的項目,如何培養(yǎng)孩子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如何保護與自我保護運動安全,如何讓孩子把學到的運動技能融入體育運動中去,等等,從家長的角度思考遇到的問題,改進我們的《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
3.體育節(jié)
學校每個學期都有一次運動會,在開幕式中進行籃球、足球、花樣跳繩的展演,在比賽項目設置中以必選項目為主的校園吉尼斯紀錄進行設計,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平臺。
(二)多元化的評價與反饋
1.日學生、家長、教師“星級式”評價與反饋
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實施課外體育活動的必要條件。課外體育活動的難度在于學生年齡小,體育運動需要團隊配合,所以父母是一個監(jiān)督者,又是一個合作者。鑒于父母多種角色的配合,學生的課外活動需要家長陪伴和監(jiān)督,所以在設計課外體育活動時,孩子自主填寫每日的練習項目、練習次數(shù)、練習成績等后,需要家長陪同協(xié)助完成并簽字。
教師將對于練習表的練習情況進行檢查,對于搪塞練習的學生將進行批評,勸其改正練習的態(tài)度,從學生本身找原因;對于記錄詳盡并真實的學生加以表揚并進行星級評價(優(yōu)秀☆☆☆,良好☆☆,及格☆)。
2.周晨會課“評語式”評價與反饋
在設計并實行《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中,有些愛好鍛煉并有心的家長,會把學生的鍛煉視頻發(fā)于網(wǎng)上。受到了家長的喜愛,這不僅是對孩子本身的一種激勵,也是對班級中別的同學的一種激勵。
每周體育教師都會進行一次檢查,目的是了解學生實時鍛煉的情況,利用體育課,一方面反饋本周練習的情況,另一方面解釋和改進學生的練習項目。
3.月展示日“達標式”評價與反饋
每月將進行一次課外活動達標日,以年級為單位,進行“達標小能手”大比拼以及自選項目展示。通過展示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鍛煉的氛圍在班級中散發(fā),也讓后進生近距離觀察,尋找自己的問題,并改進自己的問題。
4.學期末“綜合式”評價與反饋
學期末,學校把每個孩子的《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進行一次綜合性等級的評定。綜合式評價由班主任每日的星級評定,體育教師每周評語反饋,每月的達標競賽與展示三個方面整合,進行終結性評價,給出綜合成績,寫出評語并反饋到成長手冊上,達到三項全優(yōu)的學生,學校頒發(fā)“陽光體育之星”的獎狀,鼓勵孩子繼續(xù)進行健康鍛煉。
《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的實行讓學校達標運動會成績以及國家體質(zhì)健康成績每年穩(wěn)固上升,值得讓人驚喜的是孩子堅持每天體育鍛煉,減少了使用電腦電視的時間,體質(zhì)健康測試中學生的近視率在下降。當然在實行過程中,也有練習內(nèi)容的相對單一、練習方法的不科學、評價機制的不完善等缺陷,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繼續(xù)完善《課外體育活動記錄表》。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