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燕
摘要:本文探討了誦讀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并對實施策略進行了簡要介紹。
關(guān)鍵詞:誦讀;初中文言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21
提起誦讀這個字眼大家并不陌生,從前的私塾教學,先生首先讓學生把《四書》《五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然后先生再講其中的道理,這樣就成為了當時的讀書人??梢娬b讀對當時人們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 “教讀古典詩文,應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币虼?,對現(xiàn)代我們的教學,誦讀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既然是讀書,就一定要讀出來,大聲地讀出來,朗朗上口地讀出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而且有助于學生感知文本的思想感情,甚至有助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那么怎樣做好文言文的誦讀教學呢?筆者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誦讀:
一、引導學生準確的朗讀,讀準文言文字音、順通文意,這是文言文誦讀教學的第一層次
何謂準確地朗讀文言文呢?不外乎是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準確句子的停頓,讀出語氣語調(diào)。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準確地朗讀是文言文誦讀教學不可缺少的一步。準確地朗讀文言文有兩個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分清句讀,會劃分停頓。讀準字音學生一般容易做到,教師只需要強調(diào)有些字的特殊讀法即可。例如《核舟記》中的“通記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中的“為”字,在文言文中作為動詞是讀二聲。準確劃分句讀、節(jié)奏對學生來說就有些難度了。常見劃分文言文句子停頓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 主謂之間停頓。例如《岳陽樓記》一文中的“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句首語氣詞后停頓。句首語氣詞一般有夫、若夫等,句首語氣詞,用在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譯為“至于”,并無實際意思。例如《曹劌論戰(zhàn)》之中“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边€有《岳陽樓記》一文中的“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例如《曹劌論戰(zhàn)》之中“可/以一戰(zhàn)。”“可以”是兩個單音詞,“可”是能愿動詞,“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詞,“用來”的意思。另外,特別強調(diào)學生需要留意的是一般表修飾關(guān)系的不停頓。例如《岳陽樓記》一文中的“連月不開”不斷開。除了讀準節(jié)奏外,在朗讀中還應注意語氣語調(diào),即重音。文言文中實詞一般重讀,另外表示程度的副詞也要重讀。例如《曹劌論戰(zhàn)》之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边@個句子中“一、再、三”應重讀。
二、在讀準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有技巧地讀,即讀出語感,這是誦讀教學的第二個層次
如何才能讀出文言文的語感呢?這需要學生在讀準課文的前提下,結(jié)合課文注解疏通文意后才能完成。例如《晏子使楚》這篇課文,學生先讀準課文,然后了解背景,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當時楚、齊雖是大國,但都無法單獨與晉國抗衡,且楚強齊弱,楚國的執(zhí)政者楚靈王又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晏子出使楚國是為了與楚國修好,共抗強晉。由于楚王自大,所以有了三次對晏子的刁難,從個人的侮辱到對齊國的污蔑,面對刁難,晏子表現(xiàn)出一個優(yōu)秀外交家的風范,談吐自如,態(tài)度不卑不亢,很好地維護了自身和國家的尊嚴,圓滿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務。學生在疏通文意,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礎(chǔ)上才能讀出語感來,如楚王的盛氣凌人,晏子的臨危不亂自信而不卑不亢等,所以只有學生能夠讀出這種語氣,就讀出技巧,讀出情感。因而讀出語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誦讀、多讀,而是在讀順文章的基礎(chǔ)上理解了文章,進入了文章,進入角色,是誦讀文言文的升華。
三、有感情地誦讀文言文,讀出韻味,即讀懂文章,這是誦讀的第三個層次
如何才能做到有感情地誦讀文言文呢?我們?nèi)匀恍枰龑W生多讀。例如《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我們在學生順通文意,讀出語感的基礎(chǔ)上,可以嘗試分角色讀,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讓一個小組讀敘述性的內(nèi)容,讓另一個小組讀楚王的話,最后一個小組讀晏子的話,學生要能進入情景,設(shè)身處地的把握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把自己就當作楚王晏子。例如讀到楚王“齊無人也”,“然則何為使子”時讀出楚王的志得意滿,以為穩(wěn)操勝算的心態(tài),而這時的晏子,心中也在偷著樂,你以為你這下子侮辱我了,殊不知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讀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钡臅r候,應拉長語調(diào)讀出晏子的戲謔、看楚王笑話的輕松語氣。這樣就把文言文讀活了,在讀的過程中學生也就真正讀懂了課文。
四、牢記文言文,才能出口成章,即熟讀成誦,這是誦讀的歸宿,也是我們誦讀的最高層次
通過學生準確的朗讀,然后在讀準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有技巧地讀,即讀出語感,再有感情地誦讀文言文,讀出韻味,即讀懂文章。學生基本上就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教師加以適當?shù)闹笇?,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就達到背誦文言文的目的。背是讀的升華,背誦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知識的消化,培養(yǎng)感悟語言的能力,同時又是語言積累的重要手段?!墩Z文課程標準》把文言文的背誦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明確指出“中學生應該能夠誦讀一定數(shù)量的古代詩詞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并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
一堂文言文課如果誦讀做到順通文意,讀出語感,讀出韻味,熟讀成誦的階梯式遞進,學生便能很好地理解文本,也就有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讀課文”“理解課文”應該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學習過程,通過“讀課文”促進“理解課文”,又因為“理解課文”了而使“讀課文”有更好的表現(xiàn)。將“讀”融入到“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去,這樣的讀更符合學生學習文言的規(guī)律。將“讀”進行到底,就是要在文言學習中確保一定量的多種形式的“讀”,同時又要充分發(fā)揮“讀”的效益,體現(xiàn)出“讀”的價值。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五合中學 7306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