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且學習任務隨著年級的增長愈發(fā)繁重,體育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體育鍛煉對于小學生身體健康成長、提高健康素養(yǎng)至關重要,這就要求體育教學發(fā)揮出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功用。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鞓敷w育是對小學體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革新。本文在對快樂體育的內(nèi)涵和教學依據(jù)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對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提供一種方法上的借鑒。
關鍵詞:快樂體育;小學體育;應用
快樂體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教育方法,起源于二戰(zhàn)后的德國和日本,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并形成終身參加體育實踐的志向和習慣。小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初始階段和兒童學習體育的啟蒙階段,也是為學生身體素質(zhì)打基礎的階段,對后期更高階段的體育學習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對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及習慣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模式中存在著:教學方式方法形式單一,以教師單純灌輸、學生機械重復為主的教法;以教師為中心,輕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的培養(yǎng);重體育教學的整齊劃一,輕學生自主選擇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學體育教學效果,阻礙體育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影響到學生體育素質(zhì)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對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快樂體育的內(nèi)涵
(一)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diào)教師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把學生當作一個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客體,這樣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泯滅,失去學習的興趣,也不能再學習中體驗到需要的滿足和自我實現(xiàn)的樂趣。與此相反,快樂體育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的需要,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注重體育教學活動本身的吸引力
要促使學生快樂的學習,就要是體育教學活動充滿吸引力,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會到樂趣??鞓敷w育追求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滿足學生的運動欲求。
(三)追求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
傳統(tǒng)體育教學忽視學生的個性,對所有學生的要求都是一致的。然而個性和諧發(fā)展使學生獲得自我成長的重要動力??鞓敷w育與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具有雙重的關系,一是快樂體育能夠為學生個性表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并提供充分的可能性,學生的個性在快樂體育中能夠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和發(fā)揮。二是快樂體育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在快樂體育思想的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二、快樂體育的教學依據(jù)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外在行為都受動機的支配,動機是人行動的動力來源,而人的興趣就是一種內(nèi)在動機。人在興趣的支持下往往能不知疲倦地做某事。另外,根據(jù)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人總是傾向于重復給自己帶來滿足和快樂的行為,而避免給自己帶來痛苦的行為。當體育課能給小學生帶來快樂和滿足時,小學生將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之”比“好之”更加重要。現(xiàn)代以來,很多教育學家也提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從而產(chǎn)生興趣,才能更有效地學習。
三、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改變傳統(tǒng)課堂模式,創(chuàng)設快樂情境
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改變以往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灌輸?shù)哪J剑l(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其次,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做到“寓教于樂”。小學生天性好玩,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特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豐富多變的教學手段,設置開放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游戲,保持合適的運動強度,既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又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積極反饋,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生的自我評價體系還在不斷建立中,其自我評價對老師依賴還比較嚴重。因此,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將會作為對自我概念的一種認知。并且在心理學的理論中,無論是懲罰還是獎勵,都是在個體做出某種行為之后馬上進行效果最好。在學生的體育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應該及時地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讓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產(chǎn)生自豪感,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動機。此外,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自尊需求。教師還應該多跟學生進行平等友好的溝通,了解學生的需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構(gòu)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結(jié)果,對后續(xù)的學習行為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對積極的行為進行強化。但是以往的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往往喜歡表揚成績好的學生,批評成績差的學生,并且喜歡將表現(xiàn)差的學生跟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對比。這樣往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進一步喪失自信和學習的興趣。在一項關于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調(diào)查表明,學生認為在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系中教師最應該具備的品質(zhì)排在第一位的是“公平公正,不歧視差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掌握必要的評價技巧。
參考文獻:
[1]羅永義,仇軍.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02):105-111.
[2]杜志鋒,王麗微.談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J].教育探索,2013(10):29-30.
[3]張維興.讓快樂體育教學思想走進體育課堂[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9):148.
[4]竇孝濤,徐莉.淺談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改革與開放,2009(06):169.
作者簡介:黃金(1991—),男,漢族,江蘇蘇州人,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