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摘 要:作為學校的基本教學單位,班級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和學??傮w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信息化的發(fā)展帶來了學情的深刻變化。正因為如此,班主任要從當代小學生的特點出發(fā),認真研究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認清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進而實現(xiàn)班級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確保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思考
眾所周知,班級是學校的基本教學單位,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職責。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班級管理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成長成才。正因為如此,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過程中,學校必須牢牢把握質量建設這一主線,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切實改進班級管理工作,真正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
首先,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做到公正。這就要求班主任不管對待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做到“一碗水端平”,既不因學生學習好而“一白遮百丑”,對其錯誤包庇袒護,也不因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而忽視其優(yōu)點。因此,對班級做到公正管理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因素。
其次,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引導班級內的小集體。過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往往過分注重班級的整齊劃一,認為班級內的小集體都屬于“宗派活動”,往往打壓多、積極引導少。理論與實踐充分表明,班級內形成的小集體對于班級的團結非常重要,班級是否團結,全在于班主任能否引導好班內的小集體。如果班主任引導得好,小集體定會融入班集體之中,成為班集體的凝聚力;如果班主任對此采取打壓的態(tài)度,必然人為地造成班級的分裂,使班級難以正常地運行下去。
最后,小學班級管理必須做到民主。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學生自我意識強,善于獨立思考。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采取“一言堂”的方式,無助于學生的成長,使學生的才能無法真正發(fā)揮。因此,要使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班主任必須改變原有班級管理方式,敢于“放權”,給班級干部更多的管理自主權,唯有如此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集體活動中挖掘自己的才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二、優(yōu)化小學班級管理的思路
首先,要樹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優(yōu)化班級管理,第一要義是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以人為本,將人文關懷融入班級管理過程中,給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機會。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與時俱進,將“學生為本”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理念,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依靠學生,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關心照顧、引導教育每一個學生,使班級每個學生都能全面健康發(fā)展。
其次,正確引導小集體。小學班級管理的關鍵是引導好班級內的小集體。因此,班主任要改變過去對班級內部小集體的打壓態(tài)度,利用小集體“領袖”的帶頭作用使之融入班級的大集體當中,使之從過去的“山頭”變?yōu)榧w活動的主力。
再次,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是公正對待和評價學生。眾所周知,公正對待和評價每個學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關鍵期,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因此,班主任對小學生的評價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非常重大,不僅關系到教育公平,而且關系到小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正因為如此,班主任對小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時,不僅要本著公正、客觀的原則,而且要減少定性的評價,多給予形成性評價,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發(fā)揮優(yōu)點,改正缺點,既要做到客觀,又要傳達出教師對于學生的關心與愛護。
最后,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做到民主。采取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級,不僅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需要,而且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性因素。只有讓學生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出班干部,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獨立意識,在實踐中接受鍛煉,未來才能經(jīng)受住考驗。因此,在班級干部選舉中,教師要本著積極引導、公正公開的態(tài)度,讓學生自由提名,將工作能力強、在學生中威信高的學生推選出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意識,也使班主任從繁重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在實踐中,吉林市昌邑區(qū)林蔭路實驗小學校的班主任多采取班級干部“輪崗”的方式,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班級管理工作,使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不僅如此,班主任要合理布置教室空間,科學編排學生座位。班主任在班級座位布置上,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根據(jù)需要臨時布置教室座位編排,有利于每個學生都可以看見教師講課的內容,并與教師及時進行互動交流。在實踐中,吉林市昌邑區(qū)林蔭路實驗小學校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針對當代學情的新變化,改變傳統(tǒng)的座位編排方式,把男女學生分別穿插安排座位,有利于學生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安排座位輪換,這樣就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不僅如此,班主任要公正處理班級違紀事件,獎懲有據(jù)可依。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要批評教育,對于性質惡劣的學生還要進行嚴厲批評甚至處分,以便起到震懾作用。
班級管理工作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關鍵性作用,不僅關系到教育公平,而且關系到小學生能否順利成長成才。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過程中,教育管理者和班主任必須高度重視班級管理工作,使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在班級里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朱洪秋.中小學德育管理操作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馮恩洪.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