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摘要:學生掌握一定體育知識和技能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在經歷過程中有所體會,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新,并從中感悟方法,培養(yǎng)勇于探究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健康人格、和諧個性,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習過程;快樂課堂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遵循以下程序:準備活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練習-下課講評。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許多課外生氣勃勃的學生在課上都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配合積極性不高,出現了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怪現象,體育課訓練也只是為了考試所需,影響了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消極、受壓抑的狀態(tài)下,身體素質得不到提高與發(fā)展,最重要的是就連表現自己的機會都爭取不到。因此,教師要立足于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重視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經歷過程中形成新知識,產生新體驗,發(fā)展新情感,創(chuàng)建新課堂,改變過去以接受性學習為主、以記憶模仿為主、以書面知識為主和間接經驗為主的傳統(tǒng)模式,融學習于活動中,寓樂于教學中,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養(yǎng),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讓課堂真正活起來,充滿生命力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創(chuàng)建快樂體育課堂。
一、構建開放性的體育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收獲快樂
體育課上的開放,人們往往會把它和“一個哨子,幾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等同起來,認為體育體育課開放就是教師不負責,不認真的表現,所以體育教師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學之嫌。其實這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這里所說的“放”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他們自主的鍛煉,減少教師無謂的干擾與約束。如:投擲教學,如拘泥于以往在教師統(tǒng)一指揮下進行集體練習,這樣學生顯得十分被動、練習密度較小,學生的個性也得不到發(fā)展。因此,先讓學生各自分散進行投擲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點撥。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的進行講評和表揚,其目的是為了確定更為有效與合理地投擲方法。然后讓學生模仿老師或投擲動作正確的學生再進行分散的練習,最終達到對投擲動作的掌握和鍛煉能力的效果。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敢于放手,讓學生在課堂的舞臺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學生的自鍛能力。在思想上教師放心,在實踐上教師放手、放開、放寬、放活是進行“開放型體育課”的關鍵所在。
體育新課程標準內容的不確定,教學內容的可變化性,決定了教師課堂控制方式的變化。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教師往往傾向于結構化、封閉式的控制方式,強調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強調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因而,這種控制方式是維持式的,運動技能占絕對優(yōu)勢,阻礙教師個人的知識的發(fā)揮,幾乎沒有師生互動知識的產生。在體育課程標準中,教師將更多采取非結構、開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新品質的境況,注重學生在課中的地位與表現方式,因而,運動技能比例較少,教師個人知識和師生互動產生新內容(如游戲)的比例較大。這種教學方式是不斷生成式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注重合作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分享與學習中感受快樂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合作交流可以增強師生、生生之間情感;通過合作交流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排球墊球的教學中,由于動作細節(jié)性與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女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很難掌握墊球的技術,針對這一情況,采用“忽視教學法”,有意的忽視“問題學生”的所在,并通過對掌握動作較好的學生再進行較為細致的指導,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組結伴合作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自由結伴練習,他們在合作練習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墊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現了“水平低的學生學的積極,水平高的學生教的認真”的課堂氛圍,練習的密度與效果也明顯增強,在同伴的幫助下那些沒有掌握墊球技術的學生慢慢地學會了墊球,此時發(fā)現他們同伴之間的友情倍增,每位學生的長處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個個臉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那么在培養(yǎng)合作意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強化學生合作意識。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因而強化意識是實施合作教學的第一步。從體育教師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對象的合作伙伴的觀念,學生最反感的是“訓斥”型和“粗暴”型的體育教師,他們高高在上,致使教學中合作的特性大大削弱。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伙伴身份參與教學,要自覺地“忘記”自己“教師”的角色,這將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從而對體育課產生興趣。2、引導學生參與到合作當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提供多種多樣的合作機會。應該說,在教學的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中都有學生合作的條件,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善于引導。3、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管理。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管理這是體育合作教學的重要方面,它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學力量產生合力效應,可使學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時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讓學生參與合作管理,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人。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中感悟快樂
讓學生在經歷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是學生最大的收獲。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讓學生模仿學習動作遠沒有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新的學習方法來興趣更強、效果更好。如“自制跳板”的教學中,我發(fā)現幾個學生沒有按照老師所教的方法去做,而是他們自己創(chuàng)出了一種方法,跳板照樣佷有彈性,而且十分好用,當時我沒有因不按照老師的方法做去指責他們,反而為他們的創(chuàng)新舉動感到高興,在講評時特地請他們進行示范并給予鼓勵和表揚。學生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種各樣“怪招”,有的創(chuàng)出幾種適用的方法。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過去唯師是從的教育教學的環(huán)境中,老師叫學生做什么,他們就應著老師做什么,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有自己想象的空間,哪有機會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局限了學生智能的開發(fā)。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讓學生盡情的發(fā)揮、探究,讓他們的潛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才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