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教學這個話題,一直有爭論,也一直在引發(fā)人們思考:難道永遠都是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地一節(jié)課只講一首詩?如何將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詩放到一節(jié)課內(nèi)進行整合?語文課堂更多應該讓學生形成思維跨越,由一首詩學習多首詩。教師巧妙地進行文本整合之后,會發(fā)現(xiàn)古詩教學原來別有洞天。
【關鍵詞】古詩教學;整合;思維跨越
理想的古詩教學狀態(tài)是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仔細研讀每一首詩,從作者到寫作背景到每一個字義,并在不停的誦讀過程中讀出古詩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讓學生得到精神世界的提升。但是,現(xiàn)實的古詩教學狀態(tài)是,教師把難理解的字詞或直接告知學生,或讓學生提前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充其量不過是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很顯然,這樣的教學,不談學生的思維訓練,單就對古詩真正的理解,也是不甚了了。
在當下課堂教學明確指向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古詩的教學就更應該值得我們?nèi)シ此迹喝绾螌⒉煌瑫r代、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詩放到一節(jié)課內(nèi)進行整合?讓學生形成思維跨越,汲取更多精神食糧?筆者在執(zhí)教蘇教版第九冊第4課《古詩兩首》時,就進行一次挑戰(zhàn),以期拋磚引玉。
師:詩人想快快地回到家鄉(xiāng),你從哪些字里感受到這種“快”?
生: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老師做了一個小小的調(diào)查,從四川到洛陽,穿越三個省、一個直轄市,最近的路線也有1258千里,有好奇的人,特意騎摩托車嘗試了一下,用了330小時,14天。
(出示放大兩組數(shù)字)1258千里 330小時
師:現(xiàn)在最近的路線都是如此遙遠,可想而知在當時得有多漫長??墒窃诙鸥Φ墓P下,這條路卻分明是那樣短暫。再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句詩: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人高興的時候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不相信我們來看看另外兩首詩。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我們能從哪兒感受到詩人的高興?
生1:我從“一日看盡長安花”讀出來,長安城我去過,那么大,怎么可能一天就能看得完呢?
師:是的。已經(jīng)46歲的孟郊奉母命第三次進京參加考試,終于登上了進士第,要知道當初的進士的水平,相當于現(xiàn)在的清華北大的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畢業(yè),(學生驚嘆聲一片)屬于朝廷重點培養(yǎng)的后備官員,孟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他能不激動嗎?
生2:《早發(fā)白帝城》我讀過,李白當時應該是被流放的,換了個皇帝,然后他就被赦免了,所以心情超級好。
師:李白在得罪奸臣后,被皇上流放偏遠地區(qū),在半路上突然收到被赦免可以回家的好消息,驚喜交加寫下了這首詩。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首詩,感受孟郊的激動、李白的興奮。
生齊讀。
體會《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杜甫的歸心似箭,由于時空的遙遠及對古今義的隔閡,教者出示孟郊的《登科后》和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體會由于快樂而產(chǎn)生的時間概念的縮短。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入文本,理解當初的歷史現(xiàn)狀,教師直白的講述肯定是無力的,出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春望》,陸游的《病書起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當時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熱的現(xiàn)狀及陸游一片赤誠愛國心再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通過反復詠讀,感受歷史。
片斷一:
師:了解歷史的同學知道是因為什么事件導致薊北這個地方“失去”嗎?
生1:安史之亂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fā)動的內(nèi)戰(zhàn)。
生2:安史之亂后,宦官專權,朝臣內(nèi)訌,藩鎮(zhèn)割據(jù),胡人添堵,大唐勉強支撐,黃巢率領的農(nóng)民起義軍又踹了王朝一腳,大唐王朝滅亡。從此,人們只能夢回盛世大唐。
師:“安史之亂”是唐朝的不幸,但對于唐詩的創(chuàng)作卻是一個大幸。因為這七年零兩個月是杜甫一生最痛苦的一段經(jīng)歷,也是他寫進詩歌的重要內(nèi)容。用心讀,相信你會有所收獲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師:這是老師摘錄的杜甫的部分詩句,你讀出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第一句,杜甫身上蓋的被子冷得像鐵一樣,他兒子用腳輕輕一蹬,被子就壞掉了。
生2:我從第一首詩讀出了杜甫住的房子很破舊,一到下雨天就漏雨。
師:是的,就連這樣的破草屋,還是別人借給他住的!
生3:我從《春望》中讀出戰(zhàn)爭年代,家書很難得,比萬兩黃金還要珍貴。
生4:杜甫的頭發(fā)越來越短,越來越稀少,白發(fā)越來越多。
師:是的,杜甫在這七年零兩個月里,和所有的黎民百姓一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七年,杜甫日日夜夜都在盼望著早日結束漂泊的生活,重返故鄉(xiāng)。當然,隨著好消息的到來,(點擊出示:劍外忽傳收薊北)這些痛苦瞬間煙消云散。
生:齊讀“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我們一起讀這首詩。
片斷二:
師:他為什么而悲?
生1:他為不見九州同而悲。
生2:他為朝廷奸臣當?shù)?,皇帝腐敗無能而悲。
生3:他為自己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除了吶喊,其他都是無能為力而悲。
師:誰來讀一讀,讀出悲的感受。
生讀。
師:再來看看85歲的陸游備受病魔折磨時,在病床上寫下的詩句。
出示選句: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書起懷》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懹巍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師:你能讀懂什么?
生1:我讀懂了陸游雖然地位卑下,但從未忘記對國家的擔憂。
生2:我讀懂了陸游雖然躺在病床上,仍然思考著為國家出力。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位耄耋老人的愛國心。
三、在古詩特點處整合與跨越,學以致用
兩首詩都有顯而易見的詩眼,教者提煉出一“喜”一“悲”,讓學生易記易得。兩首詩都流淌著濃濃的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片斷一:
師: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話一點都不假,從人的眼睛里可以讀出一個人的內(nèi)心,同樣,詩也不例外。
(出示詩眼介紹:古人寫詩作詞,講究練字,凡在節(jié)骨眼處煉得好字,使全句游龍飛動、令人意馳心動的,便是所謂“詩眼”。它可以是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最傳神的一個字,也可以是體現(xiàn)全詩主旨的精彩語句。)
指名讀。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兩首詩是如何透過詩眼傳情達意。(板書:抓詩眼 悟詩情)
片斷二:
師:這節(jié)課我們抓住詩眼,體會到了兩位詩人的一喜一悲,這兩首詩在詩壇中的歷史意義,也是很有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生回答后,教師小結,課件出示“生平第一首快詩,絕筆詩”。
師:隔著千年的時空,我們?nèi)阅苌钋械馗惺艿絻晌辉娙说膽n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字里行間流淌的都是他們濃濃的——愛國之情。板書:愛國
師:把我們的理解,帶進我們的朗讀。
男生讀《聞》,女生讀《示兒》。
師:我們用抓詩眼、悟詩情這樣的方法來看看這兩首詩。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古詩教學一路走來,讓孩子和詩人一起暢游于多首詩中,品味,揣摩,斟酌,拓寬自己的審美時空,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多首詩中進行整合之后再適度跨越,我們一定能幫助孩子們在古詩王國里實現(xiàn)新的思維和認知領域的新跨越。
【參考文獻】
[1]柳寶珠.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4(04).
【作者簡介】
曹海燕,江蘇省淮安市新區(qū)實驗小學,中小學高級教師,淮安市第二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楊永彬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