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建朝
摘 要:作文教學要走出無話可說,無文可寫的困境。我建議學生多讀書,注重閱讀積累;注重課文作文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注重語文實踐活動,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注重學生互改和評價,全面提高鑒賞水平、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寫作訓練就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明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過程,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但作文難,難作文,是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感慨。許多同學一拿到作文題目就開始抓耳撓腮,都說作文難寫,為何?那么,如何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談四點關于寫作教學的思考:
一、重視閱讀積累
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少數(shù)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jīng)驗,異口同聲說得益于課外。”一點不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知道,“讀”是吸收,“寫”是輸出;“讀”是“源”,“寫”是“流”;“源”遠方能“流”長。要寫出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就要有豐富的閱讀,閱讀是寫作準備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其次,教學生寫讀書隨筆。讓學生每周選擇自己喜歡的美文一篇,先讀熟美文,在讀中感悟詞句的優(yōu)美,巧妙的布局謀篇;再讓學生動筆畫出優(yōu)美的詞、句、段;還可以讓學生重點讀一讀、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還可以讓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或在原文處做上批注;還可以談感受,寫評語。另外要求學生要經(jīng)常翻閱,有的句子可以反復誦讀,甚至背熟。
第三,教學生從語文教材中積累寫作素材。語文教材名家名篇多,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對于這些材料,可讓學生歸類積累,以便寫作時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選用,這樣,語文閱讀的過程也就是準備寫作材料的過程,可謂一舉兩得。
第四,開展讀書系列活動來加強積累。如詞語競賽、成語接龍、詩歌朗誦會、讀書故事會、課本劇、作文競賽、讀書知識競賽等。這些活動不僅能起到檢查的作用還能使學生感性地、生動地鍛煉聽說讀寫能力。
二、寫課文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寂然凝思,悄焉動容,視通力里?!?,這是對想象作用的形象描繪。中學生尤其需要想象,因為想象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之一。學生閱讀時,需要借助于想象,通過想象,可以再現(xiàn)文章或詩詞所描繪的人物和景物,就能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學生寫作更離不開想象。因為寫作活動是運用具體感性材料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過程,所以需要想象的配合。有了想象力,就可以使作文思路活躍、開闊,從而寫出來的人物、事物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反之,思路遲緩狹窄,詞語貧乏,寫人寫事平平淡淡,不能感動人。根據(jù)當前中學生的特點,我們很有必要在語文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注重學生互改和評價,全面提高鑒賞水平、寫作水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庇纱丝梢娡ㄟ^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能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于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作了以下幾點嘗試,特別注重學生互改和評價,力爭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簡評”擴展式講評
學生往往認為作文講評是老師的事,很少有人把自己作為作文講評課的主人。所以,在剛開始訓練學生的作文講評能力的時候,采用“簡評”擴展的方法最為恰當。具體的做法是:教師精心選用一些帶簡評的習作,讓學生讀了習作之后,在參考簡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對簡評進行擴展、補充,豐富簡評的內(nèi)容。在講評課上,教師可根據(jù)各小組的推薦,也可采用抽簽的方法讓學生上講臺講評,對講評得好的同學予以鼓勵和獎勵。經(jīng)過這樣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就對作文講評逐漸產(chǎn)生了興趣,具備了一定的講評能力。
(二)“模仿”式講評
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簡評”擴展式講評訓練之后,學生會覺得作文講評并不神秘,自己也可試試。這時,教師就應作好講評的示范,讓學生去模仿,怎樣去分析習作的立意、構思和選材,怎樣去分析習作在寫作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怎樣去分析文段的過渡與銜接,怎樣去分析習作在遣詞造句上的精妙和疏漏,等等。也可讓學生模仿別人評語的寫法來講評。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在學生講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調(diào)控,讓學生在模仿中不覺得乏味,讓學生在模仿中提高講評能力。
總之,語文是人生的守望,是對幸福的追求、對自然的感悟、對生活的解讀。學習語文是“三分課內(nèi),七分課外”,課內(nèi)向課外輻射,課外向課內(nèi)集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要造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局面。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而寬松的學習風氣,人人都可以質(zhì)疑問難而不必有所顧忌。我們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前提下走進學生的心靈,在作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找到能有效促發(fā)學生作文興趣的誘因,讓知識在課堂上招手,讓知識長上翅膀飛舞在課堂,那么所有的學生也就不會害怕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