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任潔
摘要: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水平快速提高,再加上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政府和教育部正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制度。在教學改革不斷推行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學也在不斷進行改革,逐漸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必須針對學生的差異化進行分層教學。本文主要研究了分層教學法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目的和作用,并結合相關教學實例,提出分層教學法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初中英語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7-0200-02
國家教育部提出的新課改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是,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教學,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與質(zhì)量的提升,在教學活動中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活動的實效性。作為教學的綱領文件,新課程標準對基本教學課程的規(guī)范、質(zhì)量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而分層教學法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將其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的體現(xiàn),有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研究探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分層教學法的目的和意義
(一)分層教學的目的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在每個學生個人基礎的水平上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同時加入競爭方式。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針對班級學生采取分類輔導的方式,教師主要扮演指導和輔助的角色。在初中英語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采取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整體的水平作用力有限,有的學生基礎不好,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同基礎好的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多。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應當以教學資源開發(fā)為主體,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與歸宿點,對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并進行相應的評價。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正好呼應了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尊重學生的差異,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案與目標,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自我價值。[1]
(二)分層教學的意義
隨著近年來我國政府對教育事業(yè)投資力度的加大,師資力量在不斷增強,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很多地區(qū)的初中班級人數(shù)眾多,很難實現(xiàn)小班式的區(qū)別教學,教學成果也就一直沒有有效提升。針對新課改的要求,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認識到個體差異,為這類學校今后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分層式教學模式可以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科學地開展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教學、學習的主體,進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對教育對象進行分層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式教學模式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如何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這個過程需要老師對每個學生有真實、完整的了解,按照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因素進行分類,通常可以將學生分為以下幾個層類:第一種,具有很好的英語技術,其學習能力、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高,并且對英語具有濃厚的興趣;第二種,英語基礎水平良好,學習新知識的速度較快,有基本的英語學習興趣;第三種,英語基礎水平較差,對英語新知識的學習過程緩慢,沒有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類之后,老師就可以根據(jù)每個分類中學生特點的不同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設立不同的目標和流程,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變化,隨之調(diào)整對學生的分類。
(二)對學習目標進行分層
老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根據(jù)每個層次中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將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進行分解,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英語學習成績。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材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而且更加重視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在這一改革背景下,學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差距,這種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成績上,同樣在心理方面也會造成一定差距,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狀,合理科學設計教學的流程,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和內(nèi)容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求。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
除了需要對學生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還要對各個層次的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分類。例如,針對第一種層類的學生,教師以輔導性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針對第二種和第三種層類的學生,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加以指導。根據(jù)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的提高。[2]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個分層,老師還應該對教育評價體系進行分層,評價體系內(nèi)容應包含不同角度,具體如表1所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他們之間是存在很大差異的,若通過相同的標準來衡量學生是不科學的,所以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構建相應的評價標準,這樣有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分層教學的實例分析
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十分重視,在交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全員參與,第一種層類的同學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以范本表演的形式開始,然后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同學可以參照前面的同學進行練習,從而有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八年級課程中的對話練習,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個問題為例,第一類的同學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練習。例如甲同學:“how does sam get to school?”,乙同學回答:“Sam takes the bus.”。在進行過程中,可以不斷轉(zhuǎn)換任務和交通方式,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同學可以在對原文理解的基礎上模仿前一類同學的練習進行對話演練,通過這樣的分類方式,第一類的同學得到了自我潛能的發(fā)揮,其余兩類的同學也可以充分地參與其中,提升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3]
四、結語
新課程標準對各個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質(zhì)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所以,應當總結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對學生以及教學目標、內(nèi)容、方法進行分層,根據(jù)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韓俊秀.分層教學法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82.
[2]裴育新,孟淑娟.論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4,36(S1):170-171.
[3]樊國麗.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分層教學”探討[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0(S4):148-150.
責任編輯:劉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