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長期以來,貴州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受經濟發(fā)展、當?shù)亟逃砟盥浜蟮壬鐣?、家庭的客觀因素的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因此,筆者以高中生物學科為對象,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了不同的嘗試與調整。以學案為載體,課堂上更加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思考積累學習的感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巧。
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
1.學生
第一階段:適應期(側重于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意識)。
第二階段:熟練期(側重于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階段:成果期(側重于獨立解決問題)。
2.教師
第一階段:深入學習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側重于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第二階段:編制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學案(必修一、二、三,選修一、三)。
第三階段:利用學案培養(yǎng)學生(側重于學習成就感的獲得)。
第四階段:利用學案培養(yǎng)學生(側重于學習能力的提升)。
第五階段:學生反饋(成績、問卷、交流等)、教學反思(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學案修改(每一屆修改一次)。
二、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的情況分析
受初中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的影響,學生在學案適應期出現(xiàn)較明顯的差異。自學能力、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一般兩個月就能完全適應;自學能力一般,有一定主動性的學生在高一第一學期結束時基本能適應;自學能力很弱,只習慣被動學習的學生,他們的適應期會延長到高二,有的甚至到高三。所以,如何促使學生盡早通過適應期是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而教師自身對新課標理念的理解又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因為,如果教師不認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那么無論課堂形式如何改變,本質上還是在進行應試教育。
三、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學案的編制及使用
學案的存在意義在于改變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如看到ABCD先去想哪一個是正確答案,而不是思考“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才合適”;不敢、不習慣去思考,最喜歡教師說、學生記的教學方式等。因此,編制的學案必須是系統(tǒng)、完整、可操作的。
課前預習案,第一版到第三版都是以填空形式呈現(xiàn)的,但學生會為了填空而看書,不思考,達不到教會學生學習的效果。第四版以問題導讀的形式呈現(xiàn),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帶著問題看書的意識。
課堂探究案,第一版設置的問題銜接性不夠,學生無法通過問題串去突破難點,且后期逐漸偏向高考,設置的問題變成了題目;第二版調整后,增加了提示和小資料環(huán)節(jié),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更有引導性;第三版將問題的提問方式修改成“你認為”“你如何理解”等主觀性的問法;第四版對引導性的問題再調整,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
課后訓練案,第一版到第三版都有“基礎鞏固+能力提升”,但選題質量不高,效果不好;第四版將其調整成“構建知識網絡”,并由最開始的知識網絡填空逐步改變?yōu)閷W生繪制知識網絡圖。
建議:探究案的問題適當增加一些調整學生思維習慣的問題,增加一些資料、表格、圖等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2.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
獎勵機制的實施是整個模式的重要保障。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學生加分,最后在本班評獎,但是學生進入第二學期之后,積極性明顯下降。
解決辦法:在整個年級中進行獎勵,學生競爭的積極性更強,獎品、獎狀的發(fā)放放在下一學期開學時,對學生的激勵效果最好,評選結果在校園中展示,更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的意愿。
3.對教師使用學案的幾點建議
學生的問題還是教師沒有透徹理解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造成的。對教師利用學案進行引導給出以下建議:
第一,學生自主學習不等于將課堂交給學生,整堂課的節(jié)奏要由教師控制。
第二,教師使用該模式前,一定要對全班學生和小組長進行多次培訓。
第三,教師將探究案設置的問題,分散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由教師控制每個問題的思考時間(2~5分鐘不等),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獨立解答,復雜的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之后得出統(tǒng)一答案,對于主動展示的學生給予加分鼓勵。
第四,學案是為了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而能力的獲得是一個過程。
第五,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不配合、不習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很可能處于發(fā)呆狀態(tài),這時教師要主動關心和引導這些學生去解決問題,指出他們思考的方向。
第六,高一、高二的學案以基礎為主。
通過多年的探索,筆者形成了一個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體系,編制了一套可操作的學案作為教學載體。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還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要注重學習方法之外,還要重視學生學習成就感的獲得。
參考文獻:
[1]童慶年.新課改理念及對生物學教師的要求[J].中學生物教學,2008(11):9-10.
[2]夏獻平.課改理念與高中生物教學實踐[J].中學生物教學,2008(3):12-13.
[3]許雯.淺談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6).
作者簡介:張雯(1987— ),碩士,職稱: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