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雄
摘 要:在當今素質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的新形勢下,德育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塑造他們良好的品德和習慣,這將使其受益終生。小學學校和教師要對德育教育加強重視,在開展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注重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強化常規(guī)訓練,并把德育融于活動中,逐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本文主要探究了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的措施,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形勢 小學 德育教育 意義 措施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起步階段,除了普通的課程教學任務以外,德育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當今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深入開展小學德育教育更顯重要。小學生的年齡非常幼小,身心成長發(fā)育不成熟,可塑性較強,才是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對整個人生的成長都有深遠影響。當前很多小學學校存在著德育教育形式化的問題,只有提高思想重視,優(yōu)化德育教學活動,才能真正保障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進步。
一、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德育主要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家庭德育?,F(xiàn)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小學階段中的兒童以及青少年屬于品格形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中的德育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軌跡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相對來說比較高尚的思想品格作為支撐,即便擁有再優(yōu)秀的文化水平,也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優(yōu)秀人才。
當前社會處于轉型進程中,存在比較多的不良之風,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育帶來嚴重影響,所以加強德育教學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學校作為育人單位,德育教育是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承擔文化知識傳播的基礎上,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從小培養(yǎng)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小學生屬于新世紀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深入有效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的措施
1.尊重和熱愛每位學生,奠定情感基礎
小學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和開展,教師應該對所有的學生給于尊重,要堅持做到一視同仁。小學生他們會對教師有著一種天生的尊敬,在小學教育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種狀況,越被教師看重的學生,他們起步往往都比較快,但被教師忽視的學生,起步比較慢,甚至沒有任何的起步,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所以在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尊重每位學生。教師做到熱愛學生,和學生用心交流,這樣才能為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奠定情感基礎。
2.結合課堂教學,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
小學德育教育不是短時間就能形成的,要想實現(xiàn)德育教育就要要求各科教師共同努力,在各科課堂上積極滲透德育教育。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之一,所以在各科教學中應該合理、適當?shù)臐B透德育教育,小學生在理解能力上存在不足,所以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由淺入深,保證德育教育的積極開展。例如在小學語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教學中,就要注重讓學生明確應該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3.積極開展常規(guī)訓練,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
小學生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小,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自制力不是很強,大多數(shù)道理雖然能夠聽懂,但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和約束自己。所以要想保證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就要對學生常規(guī)訓練積極開展,通過不斷的訓練能讓學生更好的遵守學生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如何上課、下課,怎樣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同學友好相處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讓學生對這些反復練習,做好的學生要積極表揚,做的不好的學生要耐心的指導,不斷鼓勵,幫助學生把日常規(guī)范做好。
4.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實際狀況,把德育融于活動中
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說教,大部分德育內(nèi)容以小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很難去體會。教師要對班級中所有的學生狀況充分了解和掌握,通過實施有意義的活動開展思想教育,對德育教育水平加強。在對活動選取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在生活中的環(huán)境,通常應該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例如,一些學生中會存在個別學生對別人的鉛筆或者筆記本等感興趣,就會在別人不注意的情況下拿走。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教師應該找一些有關拾物上交的事例講給學生,正確引導學生要把不是自己的東西拿出來,這時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傷害小學生幼小的自尊心,可以說“是哪位同學不小心裝錯了,大家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的,應該勇敢的交到老師這”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談論,在實際討論中懂得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知道拾到的東西一定要上交的道德準則。
5.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家校聯(lián)合
對于德育工作的傳統(tǒng)模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和符合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了,對于這種情況,就應該探索新模式,使教學模式從單調向著復合的氛圍轉化。學校首先要為學生們建設良好的氛圍,再利用黑板報以及廣播等形式來進行傳播,而學生長期的在這種特設環(huán)境中生活,也就達到了教育效果。另外,家長也應該破除成績至上的落后思想,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不能放任自流,要積極的參與到各種德育活動中,通過德育活動不但能增進親子關系,還能充分認識到德育方面的問題。最終,在學校和家庭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促進小學德育教學效果的不斷增強。
結語
總之,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此時學校要注重加強德育教育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既要進行理論教育,又要開展實踐活動,讓德育真正的做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注重開展家校聯(lián)合,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方吉庭.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6(11):94-95.
[2]王玉霞.信息化變革中的小學德育滲透初探[J].亞太教育,2016(30):162.
[3]鄭暉.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的黨員教育培訓的實踐與探索[J].中外企業(yè)家,2014(32):121-122.
[4]鞏青志.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探索[J].華夏教師,2017(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