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哈薩克語與漢語詞匯中“狗”的不同翻譯

      2018-07-21 17:55:06古麗扎·阿合買提多拉
      北方文學 2018年15期
      關鍵詞:文化差異

      古麗扎·阿合買提多拉

      摘要:哈薩克族和漢族在接觸歷史,文化習俗上都有些差異,本身就是不同的兩個民族,因此在表述同一個動物中也會有很大變化。其中翻譯時比喻與象征意義較特殊的動物是“狗”。哈薩克族人喜歡用“狗”來表達人們的生活習慣。但是由于哈薩克族和漢族的文化差異,“狗”在雙方的語言中就有了不同的含義。

      關鍵詞:象征意義;文化差異;哈薩克族和漢族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漢語屬漢藏語系而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兩大語言體系,在翻譯中明顯表現(xiàn)出不同,名稱一樣的同一個實體的動物“狗”在翻譯時所表達的意思不同,如果在漢語中就是該動物,而在哈薩克語中它的文化色彩發(fā)生變化,真正意義迥然不同,就不是該動物本身了。

      一、“狗”在兩種民族文化中的對比

      哈薩克族是游牧民族,以游牧生產為主,不同季節(jié)去不同牧場生活,他們發(fā)現(xiàn)馴養(yǎng)的狗是不僅能幫忙狩獵,還能看護牲畜減輕負擔,并對主人很忠誠。所以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使他們對狗有特殊的好感,在哈薩克語里:牛,牛肉是;羊是,羊肉是;狗是,哈薩克族信伊斯蘭教,不吃狗肉,甚至沒有狗肉這一對應詞。他們認為吃狗肉是一件無法原諒的事,也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的事,聽到此類話語他們會反感,甚至會發(fā)出嚴正抗議。

      哈薩克族人非常喜愛狗,在他們的概念里狗是他們的忠誠的伙伴,對它有好感,一般有關狗的詞語多帶褒義,用其寵小孩的行為,如(我的小狗)。哈薩克人看中狗的跟隨與忠誠,喜愛它,贊美它,把它喻為人。哈薩克語中關于狗的習語,諸如:(七大財富之一)(好狗是主人的眼睛)在漢族人的文化中,有關“狗”的習語多數(shù)是貶義對狗很反感。如電視劇中有:“他是李總的走狗,有時活的連狗都不如”。有時用狗來形容壞人壞事,諸如:阿貓阿狗、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來、狗頭軍師……

      兩種民族對狗的依賴性不同,過去哈薩克族具有逐水草而居游牧文化,牛羊成群經(jīng)常遷徒搬遷需要狗的來看護牲畜,不像漢族人對狗的需求依賴性不高甚至不需要。

      二、“狗”在兩種民族文化中的特點

      用語料庫對現(xiàn)代哈薩克語特征進行調查研究具有較高的信度,通過在語料庫中對含有“狗”意義的詞匯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等詞較為豐富,其中出現(xiàn)的詞頻最高具體的結果分 析如下。

      正因為哈薩克族人對狗的偏愛,所以在哈薩克語中,多數(shù)表示褒義詞。對狗詳細調查與分析我們可將其特點歸納成以下幾點:

      (1)受寵、嬌養(yǎng),如:(寵物犬)(愛犬)

      (2)忠誠、執(zhí)著,如:(忠誠的狗)(順從的狗)

      (3)兇殘、狠惡,如:(像狗一樣的咬?。?。

      在漢族文化中有關狗的成語比比皆是,發(fā)現(xiàn)多帶貶義,總會用來表示反感,形象不佳的人物或行為。我們可將其特點歸納成以下幾點:

      ⑴反感、討厭,如:阿貓阿狗、狐朋狗友;

      ⑵殘忍、可惡,如:人面狗心、狼心狗肺;

      ⑶卑鄙、骯臟,如;蠅營狗茍、狗嘴吐不出象牙;

      ⑷無恥、惡心,如:行若狗彘、狗走狐淫;

      ⑸勢利、目光短淺,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

      三、哈漢互譯中“狗”的翻譯

      翻譯進行時需要兩種語言的呼應,功能的對等。哈薩克語與漢語的翻譯也需要遵守該條例。翻譯是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其中,在甲語和乙語中,“翻”是指的這兩種語言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乙語,然后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譯”是指這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把甲語轉換成乙語。在譯成當?shù)卣Z言的文字中,明白乙語的含義。

      例如,在漢語中的“狗”指的是所有的狗,那么譯成哈薩克語時與這對應。如果漢語中的“狗”是一個特定的一種狗,那么譯成哈薩克語時要明白含義,找到所對應的特定詞。反之亦然,在哈薩克語與漢語互譯過程中重視這一原則。

      (一)漢語“狗”的哈薩克語翻譯

      在兩種不同的語言中翻譯作品時特別需要注意,兩個不同語言中的情感意義,文化色彩區(qū)別尤為明顯,所以在翻譯時表示貶義的“狗”不分黑白譯為哈薩克語中表示褒義的“狗”,就會出現(xiàn)翻譯中的失誤。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眾鬼入朝,論功行賞;便封活死人為蓬頭大將,地里鬼為狗頭軍師?!睂ⅰ肮奉^軍師”漢語譯成哈薩克語時不能譯《》,

      而譯為《》就恰如其分了!“狗腿子”不應該譯為《》,而譯為;“哈巴狗”哈譯為;動植物的名稱上雖然有“狗”字,可是與狗沒有關聯(lián)。如:狗尾巴草;狗獾。這樣的詞匯值得在翻譯過程中特別注意。一些哈薩克語詞匯,以及相對應的漢語翻譯:狗嘴里吐不出出象牙:;狗仗人勢:;狗茍蠅營:狗彘不如:

      (二)哈語中含有“狗”的詞匯的漢譯

      哈薩克與漢族的文化有不同點,因此漢譯時不能單純的直譯“狗”,需要變換對象,要使用漢語語中所存在的形象取代哈薩克語中的“狗”,當不便時可以采取意譯。不能出現(xiàn)在哈薩克語中含有褒義,明明是喜歡的動物,在漢語中是貶義,討厭的動物。若是這樣,翻譯將是失敗的。

      例如:

      不能譯為:白狗進,藍狗出。因為這里的狗是貶義詞,所以應進行形象轉化譯為:狗血噴頭

      下面是一些哈薩克語中的詞匯以及漢譯:

      哈薩克牧羊犬。十年前國際上已經(jīng)把ALABAI就是中亞牧羊犬批為TOBET。這一詞可追溯到在哈薩克斯坦中部挖出了4800年前的哈薩克遷移時的馬和犬的化石,而ALABAI 這個名稱是哈薩克斯坦西部的一個部落名,可以隱約發(fā)現(xiàn)哈薩克族對狗的感情。哈薩克族所崇尚的好狗就是本名族特有的哈薩克犬。所以將此時狗稱為,譯成漢語為哈薩克犬。狗是哈薩克族人七種寶物的一種,也是吉祥物。這個七種寶物物質中只有狗,哈薩克族有句俗話“人是不懂人性而狗是懂人性”由此可見,哈薩克語和漢語的互譯中需要著重詞匯的本身意義。要善用翻譯技巧,將兩種語言中實際意義一樣的詞匯交換使用進行翻譯。不能盲目的翻譯,更不能只看字面意義。

      四、結語

      漢族是以農業(yè)為主的民族,而哈薩克族是游牧民族,由于他們文化間的差異,以游牧或打獵為主的民族對狗有很強的依賴性,不同于農業(yè)為主的民族有無都可以,長久以來,就形成了漢族對狗不是很親近,而哈薩克族離不開狗的習慣。將其視為“人之摯友”。本文對哈薩克語與漢語中對“狗”的不同翻譯研究由此可見,在兩種語言經(jīng)行翻譯時要理解真正含義,不能盲目翻譯。

      參考文獻:

      [1]《漢哈成語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

      [2]文軍.關于“狗”喻人的感情色彩[J].現(xiàn)代外語,1997(2).

      [3]相華利.中英動物文化對比和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

      [4]《漢語大詞典》編撰處.漢語大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1994.

      (作者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國際商務談判中文化差異帶來的影響和解決方案
      漢語與英語語言文化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體現(xiàn)
      科技資訊(2016年18期)2016-11-15 07:50:57
      從中日民間故事窺探中日文化差異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7:14:41
      對外漢語聽力教學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0:54
      中美合資企業(yè)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文化差異對初入國際市場的法國中小企業(yè)影響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4:09:48
      從《楚漢驕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劇英雄形象異同
      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7:26
      對外漢語教材出版的文化差異沖突與融通策略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26:28
      淅川县| 海林市| 沂水县| 郸城县| 无极县| 封丘县| 红河县| 内黄县| 宁陵县| 山阳县| 浦江县| 当雄县| 金塔县| 讷河市| 通城县| 炉霍县| 吕梁市| 兰西县| 万全县| 临夏市| 河津市| 九龙城区| 元江| 北碚区| 铜陵市| 吕梁市| 镇江市| 大城县| 永清县| 阜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竹溪县| 甘肃省| 丹凤县| 沭阳县| 交口县| 宜兴市| 永吉县| 海安县| 同心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