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盼盼
摘 要:設計類專業(yè)學習中圖案設計是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專業(yè)知識的提升。新時期圖案設計課程教學要繼承傳統教學的優(yōu)勢,又要結合新時代的理念與意識,合理搭配色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向其分析圖案設計課程深化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圖案設計;教學改革;色彩搭配
0 引言
圖案設計課程作為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主要目的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提升力及操作能力,讓學生逐步形成自身的自己的設計理念與觀點。尤其是圖案設計課程深化教學改革,傳統課程教學方法逐漸顯露不足,要求教師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1 結合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力
在高校藝術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在高校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能夠大膽言說、充分施展個人才能的場所,以此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提升自身藝術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作品,不能輕易否定學生作品中所展現的不同元素所創(chuàng)設出的亮點。
而且在圖案設計中作品的美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圖案鑒賞同時,可以從多角度、多方向進行賞析,不能制定太多規(guī)則,否則限制學生思維,影響學生想象力和思路的發(fā)揮,導致學生作品大同小異,缺乏個性和特色。而且,學生作品展現出的或夸張、或特色、或普通等風格,都體現了學生個人的情感、思想和創(chuàng)意,教師在對學生作品點評時,要能及時發(fā)現其中的閃光點,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激情,幫助學生挖掘自身創(chuàng)作潛能。如此,既能增加學生創(chuàng)作信心,使學生在進行圖案創(chuàng)作時更加從容、大膽,在做到游刃有余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發(fā)揮自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在對待學生時還要擁有一顆真誠、友善的心,對待學生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能自然、融洽的與學生相處和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幫助學生充分釋放自我,闡釋自身個性。
2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在傳統圖案教學過程中,學生通常是利用臨摹法來獲取圖案的紋理、組織和處理技巧等。但是我國傳統圖案從萌芽到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沉淀,而且所牽涉的種類和樣式極多,僅依靠臨摹的方式學習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因此很難從中學到并掌握我國傳統圖案的精髓之所在。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圖案教學時,應秉承著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圖案內容,讓學生從對傳統圖案的臨摹轉為對圖案的理解和鑒賞學習,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講授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明清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圖案,與學生一起邊看邊講,從開始的賞析逐漸發(fā)展為后期的分析、總結和歸納。
同時,教師還應該有目的性的收集一些關于中國傳統的影像短片,通過聲像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我國民間藝術圖案及其特色,同時從圖案中體會當時的民風、民情。而且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能快速增加學生的信息量,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最多的相關信息,另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還能幫助學生從大量信息進行中進行快速篩選,將學生從開始的盲目臨摹轉化為有目的性的學習和閱讀,使學生對傳統圖案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從而更加立體、鮮活,相關知識點也隨之擴展。而學生只有對傳統圖案的理解更加透徹,在進行課題實踐時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和要求,在明確理解設計任務的同時,更好地把握傳統圖案藝術的精神,便于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此外,圖片、影像資料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可反復進行觀看,在豐富教學型的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設備能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以往枯燥單一的聽講式教學中解脫出來,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的同時,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緩解疲勞。學生還可以用手機、電腦等先進設備自主查閱相關圖案資料,在快速掌握相關內容的同時,為學生以后自主學習和設計提供資料保證。
3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學校應加強與合作單位間的交流,定期組織師生到合作單位進行參觀和學習,同時,大力鼓勵優(yōu)秀教師前往合作單位進行調研。如此,教師即在調研過程中對本校學生見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敦促,又能及時聽取合作單位教師職工對本校學生的建議和指導,及時獲得相關反饋信息,并對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做出適當的調整,在保證學生見習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使學生所掌握的理論內容更加切近日常實際工作;同時,教師經常不能對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進行及時更新,這時學校教師可利用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通過開展現場交流會、專題講座、短期或專項培訓等方式,對合作單位教師和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科學的指導。
在新時期的圖案設計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找到最佳創(chuàng)意。如,在創(chuàng)新思維課題訓練中,教師可將創(chuàng)意思維的求異性、靈動性、突發(fā)性、獨創(chuàng)性等融入課題訓練,利用頭腦風暴法、循環(huán)聯想法等方法,引導學生手腦并用,自由尋找解決方案,動手繪制出具有創(chuàng)意與個性的圖案設計作品。通過各種不同途徑的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圖形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4 結語
隨著我國進一步修訂教學標準,對于辦學要求持續(xù)細化,深化改革考試大綱,使得圖案設計課程教學面臨新機遇與挑戰(zhàn)。聯系專業(yè)教學實際情況,結合人才需求現狀,提出針對性的專業(yè)改革措施,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葛鴻鵠.項目化課程在“紡織品圖案設計”課程中應用的初探[J].高考,2018(20):264+266.
[2] 梁秀慧.高職教育商業(yè)化裝飾圖案設計教學改革探討[J].知識文庫,2018(09):186.
[3] 唐穎.服裝設計專業(yè)圖案課程教學中的非線性思維建構[J].紡織服裝教育,2018,33(02):133-1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