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潔
摘要:在以前的教學模式當中,由于應(yīng)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初中階段的生物只是讓學生們進行簡單的了解,不納入中考的范圍當中,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生物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些學校直接在臨近中考時將生物課取消為其它課程的學習,這種形式導致學生們在初中階段沒有了解到足夠的生物知識,為高中階段打下基礎(chǔ),而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頒布,初中生物也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
關(guān)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運用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進步的過程中,教育事業(yè)也緊跟時代腳步,迎來屬于自己的轉(zhuǎn)變,尤其是在一些邊緣學科上,人們也開始注重其為學生們帶來的能力提升和知識基礎(chǔ),在生物教學中,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始尋求使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獲得生物方面的能力提升,其中實驗教學法由于能夠?qū)⒅R更加直觀的通過感官上的刺激傳達給學生受到教師和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如何讓實驗教學法更加高效的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運用也成為主要問題質(zhì)疑。
一、實驗教學法的簡單敘述
(一)實驗教學法的概念
實驗教學法在生物教學當中由來已久,但是在初中階段由于生物在初中教學當中的地位,一直很少使用實驗教學法來幫助學生們學習,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進,人們也開始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使用實驗教學法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實驗教學法是指,教師們通過利用現(xiàn)有的生物教學資源,包括儀器設(shè)備,如顯微鏡等,或者是生物類藥品或材料,結(jié)合教材當中提到的實驗條件,嚴格按照標準開展相關(guān)的生物實驗來探究生物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們親自展開操作,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開展生物學習,提升教學效率,生物知識在文字敘述的過程中過于抽象,學生們對于很多部分的理解不能透徹,通過實驗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直觀的感受文字敘述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們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掌握相關(guān)的生物知識[1]。
(二)實驗方式
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在內(nèi)容上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涉及的范圍相對廣泛,力求幫助學生們?nèi)媪私饣A(chǔ)生物知識,從而產(chǎn)生生物學習興趣,所以在實驗使用的方式上也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現(xiàn)象。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當中,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實驗方式:第一種,就是傳統(tǒng)的演示實驗法,演示實驗的開展條件較為寬泛,而且更加適合學生們操控,所以也是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最為常見的實驗方式,演示實驗法對于教師們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而且教師應(yīng)該能夠熟練掌握教材當中的內(nèi)容,從而保證演示實驗的成功率,演示實驗法主要是為了展示某個生物知識點而開展的,通過演示實驗能夠更加直觀的將知識點展示給學生,所以如果失敗的話會對學生們產(chǎn)生理解上的影響,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自顧自開展實驗,而應(yīng)該在實驗過程中不斷通過敘述和提問來引導學生們理解每一個步驟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們正確的認知演示實驗所要證明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和引導能力能夠符合要求;第二種,就是課堂實驗,在三種實驗方式當中,課堂實驗是最為簡單的一種實驗方式,同時給學生們帶來的實驗體驗也是最為深刻的一種,因為使用的實驗用具比較簡單,操作流程也不是特別復雜,并且是在課堂上隨時開展的,所以學生們能夠充分的參與到其中,能夠給學生們帶來較強的實驗體驗,實驗的最終目的通暢是為了驗證某個理論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不需要分析具體的實驗過程,所以比較簡單,在課堂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也能從中感受到生物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生物實踐能力,感受到生物的魅力;第三種就是課外實驗,通過教師或者其他人的引導在課外開展生物實驗,由于在不是在課堂當中開展,在此不多做贅述[2]。
二、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運用實驗教學法
(一)抓住實驗重點,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使用實驗教學法,一定要注意明確實驗的目的,并且對實驗當中的重點內(nèi)容一定要要求學生們熟練掌握,所以,在正式開展實驗階段,教師一定要保證實驗的內(nèi)容和教材內(nèi)容相關(guān),并且實驗的過程沒有多余過程或是與教學無關(guān)緊要的過程,讓學生們的知識體系產(chǎn)生混亂,通過個人能力簡化實驗步驟,盡量讓每一個步驟都能展現(xiàn)出教材內(nèi)容當中的教學點,讓學生們能夠反復思考實驗過程,得出結(jié)論,并且一定要確保實驗結(jié)果的正確性,從而幫助學生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提升學習效率[3]。比如,在教學學生們淀粉與唾液之間的消化關(guān)系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反復實驗來幫助學生們加深記憶,抓住實驗重點,在這個實驗當中,實驗的重點就是震蕩,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們明白,淀粉會與唾液融合在一起并被消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震蕩,從而保證學生們能夠正確的理解實驗結(jié)果。由于實驗內(nèi)容較為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并且實驗結(jié)束后,對于實驗失敗的學生們教師應(yīng)該仔細觀察并再次觀察學生們的實驗過程,找到實驗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予以糾正,讓學生們能夠掌握實驗重點,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生物問題理解能力。
(二)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幫助學生們理解
在實驗過程中,應(yīng)該讓學生們知道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體現(xiàn)生活和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在教學學生們學習植物的呼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各拿一個蘋果,并咬下一口,然后各自使用自己所熟悉的保鮮方式,結(jié)合自己在教材當中學習到的內(nèi)容,保證蘋果的腐爛速度減緩,之后學生們通過觀察,看誰的保鮮方式讓蘋果被咬掉的地方腐爛的最慢,從而讓學生們發(fā)現(xiàn)不同保鮮方式下蘋果所能夠獲得的保鮮效果,提升自己的生物知識在生活當中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們的生物學習興趣[4]。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當中,只要教師們予以重視,就可以很輕松的開展實驗教學法,幫助學生們感受到生物真正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生物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學習基礎(chǔ),在以后真正接觸到生物知識時能夠迅速的開展學習,并明白如何學習生物。
參考文獻:
[1]余方梅.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6(35):53
[2]田竹青.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5(20):418-418,420
[3]萬寅.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34
[4]姜皓.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