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青
摘要:豐富的言語積累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言語積累的最初階段便是識字,而識字教學則成了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新課程標準要求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形象識字,多樣識字,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為孩子將來的閱讀和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識字;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24-01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促使學生提前邁人閱讀和習作的大門,新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識字量做了大幅度的調(diào)整。這固然為學生提前閱讀奠定了基礎(chǔ),同時,在大量識字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教學得當,不但能使學生有效識字,還能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詞語的積累和運用過程中,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比較消極和被動。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教學中,應(yīng)讓學生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象形字、會意字等。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能將學生帶人學習漢字的意境之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漢字的強烈欲望。如在教學“藏”這個復雜字時,我就編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個大臣(寫“臣”)發(fā)現(xiàn)敵人在后面追他,他就趕快跑到一個賣兵器的地方,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墻角有一團草,他就馬上把草拿來放在自己的頭上(草字頭),他又看見旁邊有一大堆木柴,他連忙把木柴搬過來,放在自己的左邊(寫),這時,他又發(fā)現(xiàn)自己右邊還露在外面,他又趕緊去拿幾件兵器放在自己右邊(寫“戈”)。這時,黑板上出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藏”字。教師接著說:“敵人追來了,看了看就走開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回答:“因為大臣藏起來了呀!”在次過程中,學生不但輕輕松松地記住了字形,還理解了字義。再如,在學“哭”字時,我根據(jù)字形編成了一首兒歌:“小弟弟,逗人愛,一不如意哭起來,兩眼瞪著你,嘴巴大張開,一滴眼淚掉下來?!苯處熣f得形象,學生學得有趣,記得牢固。
就這樣,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印刻在學生心里。學生不但有效地記住了字形,理解了字義,還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欲望。在教師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們也很快學會了仔細觀察字形,大膽想象,把一個個漢字變成一段故事或一幅畫。如我在教學“呆”時,有個學生說:“一個人,大嘴巴(口),像根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是在發(fā)呆呀?!痹偃?,學“察”時,一個學生提醒大家說:“察的左下部分有兩點,就像小朋友的兩只眼睛,因為在仔細觀察的時候我們是一定要睜大兩只眼睛的,大家可千萬別漏掉一點,要知道一只眼睛可是看不清楚事物的?!?/p>
其次要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郵遞員送信”“找朋友”等,將這些兒童生活中的游戲引人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的識字興趣也會大增。
2.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級新教材要求認的字,與以前所理解的識字任務(wù)有所不同,學習方法也有所不同。有要求認的字,有要求寫的字。寫的字,筆畫有一定的規(guī)律,要求認的字只要兒童能夠把所學的漢字運用于閱讀就可以了,教師不必對認字提出過高的要求,不要做繁瑣的字形、結(jié)構(gòu)分析,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反復讓學生見面,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
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尤為重要。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指導學生學習最常見的偏旁,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同時,教材的識字安排重視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采用象形字、會意字,按事物歸類識字的形式,這樣的編排特點有利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從而去自主地識字。在教學中,每出現(xiàn)一個新字,教師可以問問學生:“你們誰有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以此來啟發(fā)學生展開想像,用各種方法來識字。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學生就能在已有的基礎(chǔ)上自發(fā)地創(chuàng)造出許多識字方法。識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與認識事物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fā)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中呈現(xiàn)的生字,或是在生動的畫面中,或是在有趣的故事中,或是在優(yōu)美的兒歌中,這些生字小學生易學、樂學,效果非常好。
學習生字,既要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又要讓學生“有法可依”。例如在學某一課的生字時可這樣引導:(1)誰能借助畫面或聲音的提示讀出這些詞語?(2)離開圖畫你能讀出來嗎?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3)去掉拼音你會讀嗎?試試看。(4)現(xiàn)在我們要帶生字出門了,千萬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呀!(把生字當作小朋友一樣親切、可愛,孩子就易接受。)(5)你能給這些生率再找一找朋友嗎?(組詞)(6)同桌討論交流,和同桌說說你早已認識了哪個字?是怎么認識的?想想可以怎樣記住其他的字?(7)交流匯報。例如有的學生說,我認識“好”,我是這樣記住的:媽媽對我好,所以我記住了“女”和“子”組合到一起就是“好”字。學習“河”字時,一名學生說:河里有水(氵),可是小學生不直單獨去游泳,“氵”加上一個“可”字就組成了“河”。我贊揚了他的識字方法,并讓全班小朋友學習他的安全意識。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新字和已學過的字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識字的方法。當學生把識字方法告訴老師時,老師一定要鼓勵學生,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更加主動地尋找更多的識字方法。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