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融合時,將美學素養(yǎng)融入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包括美術素養(yǎng)對于信息學科的重要性及基本的融入途徑、信息技術老師提高自身美術素養(yǎng)的可能性和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美術素養(yǎng);融合
近年來,人們在研究有關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方案時,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是指如何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那么,作為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老師,如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呢?本文就本人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實踐,談談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融入美術素養(yǎng)的心得和體會。
一、美術素養(yǎng)對于信息學科的重要性
信息是指以聲音、語言、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方式所表示的實際內容,其中后面三者的設計和制作都與美術密切相關。
融入美術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美的意境激發(fā)學生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愛和享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內在涵養(yǎng),可以讓學生修身養(yǎng)性,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學生身心的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隨著電腦設計的運用領域越來越廣,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美術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電腦設計作品是美術基礎和創(chuàng)意的統(tǒng)一。學生需要有美術基礎中物體形態(tài)、結構、明暗、透視的基本知識,需要掌握美術構圖的形式與法則,需要掌握美術中色彩的基礎知識及其運用原理,這樣才能讓電腦設計作品形體準確、結構合理、色調協(xié)調。
二、信息技術老師有條件提高自身美術素養(yǎng)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在大學學習信息技術的學生都是理科生,在大學學習美術的學生都是藝術生,他們的研究范疇是不同的,所謂“隔行如隔山”。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習美術的學生開始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設計,產(chǎn)生了“電腦美術設計班”;同理,信息技術老師也能夠憑借自身的條件提升美術素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都研究相同的色彩理論,都研究過光的原色、補色、色系,都研究過光的色相、明度、純度,都知道色相對比,具有相通的色彩基礎知識。
(二)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借助軟件的強大的功能進行作品設計,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而使自己變得非常強大。例如,Photoshop軟件就廣泛應用于平面設計、廣告攝影、影像創(chuàng)意、藝術文字、網(wǎng)頁制作、繪畫、繪制或處理三維帖圖、視覺創(chuàng)意、圖標制作、界面設計等多個方面。
(三)信息技術老師善于從網(wǎng)上尋找資源。他們可以查找到合適的素材供自己創(chuàng)作使用、可以查找到可借鑒的作品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可以查找到專業(yè)的教程以解決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信息技術老師提高自身美術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
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認識到自己必須成為既能準確傳遞知識,又能跨界融合、引導學生去動手、理解和感悟的教育人員。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p>
其次,要利用信息技術老師自身的特長來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我們可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找到學習的圖文教程、視頻教程、練習素材,還可以找到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解剖,通過逆向工程進行分析及研究,從而演繹出該作品的組織結構、功能特性等設計要素,使自己體會到優(yōu)秀作品的設計之美。
另外,要在實踐中學習。抓好“實踐”的環(huán)節(jié)?!皩嵺`”是“學”和“思”的目的和落腳點。說多了都是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假把戲,自己要多在實踐中找問題,最后熟能生巧,所以運用很重要。
四、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美術素養(yǎng)的途徑
(一)影視欣賞:例如在機器人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向學生談及機器人技術的發(fā)展與未來,如果這些事情剛靠老師口述的話,就顯得非常空洞。但是,如果老師在此時適度引入反映未來機器人發(fā)展的科幻電影《超能陸戰(zhàn)隊》,那么電影中讓人心潮澎湃、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美輪美奐的畫面、惟妙惟肖的對話,不僅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認識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二)多媒體課件: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充分考慮到了人的視覺特性,有著非常優(yōu)美的教學界面,能充分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些課件操作簡便、內容簡潔、布局合理、前后一致、色彩搭配協(xié)調、界面轉換流暢,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獲得感觀享受。
(三)特色獎狀:我們都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激勵,他們內心的源動力就會被驅動,他們就會自覺地學習。但是,在一般情況下,一個老師除了給學生口頭表揚,就缺乏更好的辦法,基本上是“手無寸鐵”。但如果你是一個具有美術素養(yǎng)的信息技術老師,設計、制作出一張張各具特色的個性化獎狀,就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有些學生雖然讀了很多年的書,卻從來得不到學校的獎狀;但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就可以在任何時候給他們發(fā)獎狀。通過這個辦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美術素養(yǎng)很重要,融入的手段也多種多樣。但唯有信息技術老師先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才能影響到學生。信息技術老師要想提高自身的美術素是完全可行的,有很多辦法。
作者簡介:李偉東(1968-),男,漢族,籍貫: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研究方向:教育技術 職稱:中學一級 職位 教師。
參考文獻:
[1]李敏.信息融合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改革[G].美與時代(中).2017(12)
[2]楊慧.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優(yōu)勢[J].華夏教師.2016(09)